一种智能搬运机器人的抱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8527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搬运机器人的抱手装置,包括安装架,安装架内对称设有两组圆弧形的滑道,每组滑道之间均滑动连接导向块,导向块一侧固定连接弧形的抱手杆,在安装架内固定连接两组限位柱,限位柱对称设置在抱手杆的两侧,安装架一侧固定连接直线导轨,直线导轨上滑动连接滑块,每个导向块一侧均铰接连杆,每个连杆的另一端均与滑块相铰接,在直线导轨上装有控制滑块沿直线导轨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搬运机器人的抱手装置抱手杆强度高,当抱手杆与外界意外碰撞时,通过限位柱能够提高抱手杆的防撞能力,防止碰撞力传导至内部,导致内部结构损坏。导致内部结构损坏。导致内部结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搬运机器人的抱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搬运机器人的抱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棉纺行业中,当棉花变成线性状态时,通常采用棉条筒来进行存放,当棉条筒装满线性状态的棉花时,需要对装满的棉条筒进行转运,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转运设备转运,CN211943571U公开了一种棉条桶搬运设备,包括全方位移动小车,全方位移动小车上装有机械手爪,在全方位移动小车或机械手爪一侧装有箱体,在箱体或全方位移动小车上装有探测雷达或/和深度相机组件;探测雷达或/和深度相机组件探测棉条桶位置,并通过控制组件控制全方位移动小车与机械手爪,机械手爪为CN110216699A公开的弧形机械手爪,包含手爪平台模块、抱闸模块、抱紧手指模块以及驱动模块。在使用过程中,抱紧手指容易与外界物品碰撞,从而使得抱紧手指折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搬运机器人的抱手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智能搬运机器人的抱手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对称设有两组圆弧形的滑道,每组所述滑道之间均滑动连接导向块,导向块一侧固定连接弧形的抱手杆,在所述安装架内固定连接两组限位柱,限位柱对称设置在抱手杆的两侧,所述安装架一侧固定连接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上滑动连接滑块,每个所述导向块一侧均铰接连杆,每个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滑块相铰接,在所述直线导轨上装有控制滑块沿直线导轨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
[0006]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两个固定在所述直线导轨两端的立板,两个立板之间转动连接丝杆,其中一个所述立板一侧装有驱动丝杆转动的电机。
[0007]优选地,所述安装架包括底板与盖板,底板与盖板之间通过一组支撑板固定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滑道由两个圆弧杆形成,圆弧杆分别固定在底板上侧与盖板下侧。
[0009]优选地,所述导向块上侧与下侧均转动连接水平设置的第一导向轮,第一导向轮位于所述滑道内。
[0010]优选地,所述导向块的两侧均装有多组第二导向轮。
[0011]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搬运机器人的抱手装置抱手杆强度高,当抱手杆与外界意外碰撞时,通过限位柱能够提高抱手杆的防撞能力,防止碰撞力传导至内部,导致内部结构损坏。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智能搬运机器人的抱手装置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0014]图3是图1的B部放大图;
[0015]图4是图1的总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7]实施例1
[0018]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搬运机器人的抱手装置,包括安装架10,所述安装架10内对称设有两组圆弧形的滑道2,每组所述滑道2之间均滑动连接导向块3,导向块3一侧固定连接弧形的抱手杆5,所述安装架10一侧固定连接直线导轨4,所述直线导轨4上滑动连接滑块41,每个所述导向块3一侧均铰接连杆44,每个所述连杆44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滑块41相铰接,在所述直线导轨4上装有控制滑块41沿直线导轨4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两个固定在所述直线导轨4两端的立板,两个立板之间转动连接丝杆42,其中一个所述立板一侧装有驱动丝杆42转动的电机43。
[0019]在使用时,电机43带动丝杆42,从而能够带动滑块41沿直线导轨4往复移动,从而通过连杆44带动导向块3沿滑道2往复滑动,从而能够控制抱手杆5的开合。
[0020]为了提高抱手杆5的防撞强度,在所述安装架10内固定连接两组限位柱12,限位柱12对称设置在抱手杆5的两侧,当抱手杆5与外界意外碰撞时,通过限位柱12能够提高抱手杆5的防撞能力,防止碰撞力传导至内部,导致内部结构损坏。
[0021]安装架10包括底板1与盖板,底板1与盖板之间通过一组支撑板13固定连接。滑道2由两个圆弧杆形成,圆弧杆分别固定在底板1上侧与盖板下侧。导向块3上侧与下侧均转动连接水平设置的第一导向轮31,第一导向轮31位于两个圆弧杆之间,能够进一步提高抱手杆5的防撞能力。导向块3的两侧均装有多组第二导向轮32,第二导向轮32分别位于两个圆弧杆的一侧,能够进一步提高抱手杆5的防撞能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搬运机器人的抱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0),所述安装架(10)内对称设有两组圆弧形的滑道(2),每组所述滑道(2)之间均滑动连接导向块(3),导向块(3)一侧固定连接弧形的抱手杆(5),在所述安装架(10)内固定连接两组限位柱(12),限位柱(12)对称设置在抱手杆(5)的两侧,所述安装架(10)一侧固定连接直线导轨(4),所述直线导轨(4)上滑动连接滑块(41),每个所述导向块(3)一侧均铰接连杆(44),每个所述连杆(44)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滑块(41)相铰接,在所述直线导轨(4)上装有控制滑块(41)沿直线导轨(4)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搬运机器人的抱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两个固定在所述直线导轨(4)两端的立板,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国能年四成杨文张庆文刘金珠罗丹孔祥然胡杰杰尚吉星吴学栋何杰崔海奎王桂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凌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