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增塑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PVC软管中的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418387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增塑剂的制备方法,将活性炭和氧化石墨烯混合并加入对甲苯磺酸,经醇洗、水洗、冷冻干燥,制得复合气凝胶;将三(丙二醇)甘油醇酸二丙烯酸、1,4

Preparation method of a new plasticize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preparation of PVC ho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增塑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PVC软管中的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增塑剂制备
,具体涉及新型增塑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PVC软管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2]增塑剂是世界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塑料助剂之一。主要应用在食品包装、医疗器材、电线、电缆、汽车工业、房地产、地板、壁纸、人造革、各类食品医药包装膜等塑料制品领域,市场容量巨大。我国80%以上的塑胶企业通常使用的增塑剂是DO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等,主要用在人造革、PVC软管、薄膜、电缆等软制品中,如在人造革制造过程中,PVC和增塑剂用量通常高达1:1(质量比)。
[0003]传统的苯甲酸酯类增塑剂产品中由于增塑剂的析出,经口、呼吸道、静脉输液、皮肤吸收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对机体多个系统均有毒性作用,被认为是一种环境内分泌干扰因子。因此,开发无毒、环保型增塑剂成为研究发展的方向,目前市面上例如柠檬酸酯类、聚合物类、离子液体、环氧脂肪酸甲酯类,在国外市场占有量已经达到60%,欧盟、美国等国已经高达85%以上。当前,环保型增塑剂制备过程中有的直接采用酸催化酯化,副反应多,酯化效率不高,且催化剂不可回收,难以降解;制备得到的增塑剂增塑效率不够高,耐迁移性能不够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环保型增塑剂在酯化率、增塑效果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增塑剂的制备方法,在复合气凝胶催化剂的作用下,采用三(丙二醇)甘油醇酸二丙烯酸和1,4

丁二醇一次酯化,随后加入乳酸进行二次酯化,再同乙酸酐乙酰化反应,最终制备得到了酯化效率高、增塑效果好、耐迁移性能优良的新型增塑剂。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增塑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活性炭和氧化石墨烯溶液溶于乙醇中,超声分散25

45min,得到分散液A;向其中加入对甲苯磺酸,超声分散30

60min,得到分散液B;经醇洗、水洗,得到复合水凝胶;经冷冻干燥,制得复合气凝胶;S2:将三(丙二醇)甘油醇酸二丙烯酸和1,4

丁二醇加入反应釜中,在温度40

60℃下搅拌混合均匀,测量酸值;向其中加入步骤S1所述复合气凝胶和正丁醚,在温度150

170℃条件下,加热搅拌至分水器中第一滴水流出,随后持续反应4

8h,至酸值不再降低时停止反应,冷却至常温后,减压蒸馏脱除正丁醚和未反应的环己醇,得到产物A;S3:将步骤S1所得产物A和乳酸加入反应釜中,在温度40

60℃下搅拌混合均匀,测量酸值;再向加入步骤S1所述复合气凝胶和正丁醚,在温度130

150℃条件下,加热搅拌至分水器中第一滴水流出,随后继续反应3

6h,至酸值不再降低时停止反应,冷却至常温后,
减压蒸馏脱除正丁醚及杂质,得到产物B;S4:向步骤S3中缓慢滴加乙酸酐,控制反应温度为60

80℃,持续搅拌3

5h;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的乙酸酐,用质量分数10%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和,水洗,减压蒸馏脱水,即可得到新型增塑剂。
[0006]优选的,步骤S1的具体步骤为:将1

2份活性炭和4

6份氧化石墨烯溶液溶于40

60份乙醇中,超声分散30

40min,得到分散液A;向其中加入15

25份对甲苯磺酸,在温度60

80℃下超声分散35

45min,得到分散液B;经醇洗、水洗,得到复合水凝胶;经冷冻干燥,制得复合气凝胶。
[0007]优选的,步骤S2的具体步骤为:按摩尔量比1

1.2:1的三(丙二醇)甘油醇酸二丙烯酸和1,4

丁二醇加入反应釜中,在温度40

60℃下搅拌混合均匀,测量酸值;向其中加入步骤S1所述复合气凝胶和正丁醚,其中复合气凝胶占三(丙二醇)甘油醇酸二丙烯酸和1,4

丁二醇总质量的1

3%,正丁醚占三(丙二醇)甘油醇酸二丙烯酸和1,4

丁二醇总质量的0.5

1.5%;在温度150

170℃条件下,加热搅拌至分水器中第一滴水流出,随后持续反应4

8h,至酸值不再降低时停止反应,冷却至常温后,在

0.1至

0.05MPa下,减压蒸馏脱除正丁醚和未反应的环己醇,得到产物A。
[0008]优选的,步骤S3的具体步骤为:按摩尔量比0.8

1:2将步骤S1所得产物A和乳酸加入反应釜中,在温度40

60℃下搅拌混合均匀,测量酸值;再向加入步骤S1所述复合气凝胶和正丁醚,其中复合气凝胶占三(丙二醇)甘油醇酸二丙烯酸和1,4

丁二醇总质量的1.5

2.5%,正丁醚占三(丙二醇)甘油醇酸二丙烯酸和1,4

丁二醇总质量的0.8

1.2%;在温度130

150℃条件下,加热搅拌至分水器中第一滴水流出,随后继续反应3

6h,至酸值不再降低时停止反应,冷却至常温后,在

0.1至

0.05MPa下,减压蒸馏脱除正丁醚及杂质,得到产物B。
[0009]优选的,步骤S4的具体步骤为:按摩尔比1.2

1.5:0.6将乙酸酐滴加入步骤S3所得产物B中,在温度60

80℃下持续搅拌3

5h;反应结束后在

0.1至

0.05MPa下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的乙酸酐,用质量分数10%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和,水洗,减压蒸馏脱水,即可得到新型增塑剂。
[0010]上述任意所述新型增塑剂在PVC中的应用。
[0011]优选的,包括如下步骤,将PVC粉末、钙锌稳定剂和增塑剂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放置在160

180℃的热压机平台上压制10

20min,得到改性PVC。
[0012]优选的,包括如下步骤,将40

60份PVC粉末、1

2份钙锌稳定剂和20

30份增塑剂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放置在160

180℃的热压机平台上压制10

20min,得到改性PVC。
[0013]优选的,包括如下步骤,将50份PVC粉末、1.5份钙锌稳定剂和25份增塑剂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放置在17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增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活性炭和氧化石墨烯溶液溶于乙醇中,超声分散25

45min,得到分散液A;向其中加入对甲苯磺酸,超声分散30

60min,得到分散液B;经醇洗、水洗,得到复合水凝胶;经冷冻干燥,制得复合气凝胶;S2:将三(丙二醇)甘油醇酸二丙烯酸和1,4

丁二醇加入反应釜中,在温度40

60℃下搅拌混合均匀,测量酸值;向其中加入步骤S1所述复合气凝胶和正丁醚,在温度150

170℃条件下,加热搅拌至分水器中第一滴水流出,随后持续反应4

8h,至酸值不再降低时停止反应,冷却至常温后,减压蒸馏脱除正丁醚和未反应的环己醇,得到产物A;S3:将步骤S1所得产物A和乳酸加入反应釜中,在温度40

60℃下搅拌混合均匀,测量酸值;再向加入步骤S1所述复合气凝胶和正丁醚,在温度130

150℃条件下,加热搅拌至分水器中第一滴水流出,随后继续反应3

6h,至酸值不再降低时停止反应,冷却至常温后,减压蒸馏脱除正丁醚及杂质,得到产物B;S4:向步骤S3中缓慢滴加乙酸酐,控制反应温度为60

80℃,持续搅拌3

5h;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馏除去未反应的乙酸酐,用质量分数10%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和,水洗,减压蒸馏脱水,即可得到新型增塑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增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的具体步骤为:将1

2份活性炭和4

6份氧化石墨烯溶液溶于40

60份乙醇中,超声分散30

40min,得到分散液A;向其中加入15

25份对甲苯磺酸,超声分散35

45min,得到分散液B;经醇洗、水洗,得到复合水凝胶;经冷冻干燥,制得复合气凝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增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的具体步骤为:按摩尔量比1

1.2:1的三(丙二醇)甘油醇酸二丙烯酸和1,4

丁二醇加入反应釜中,在温度40

60℃下搅拌混合均匀,测量酸值;向其中加入步骤S1所述复合气凝胶和正丁醚,其中复合气凝胶占三(丙二醇)甘油醇酸二丙烯酸和1,4

丁二醇总质量的1

3%,正丁醚占三(丙二醇)甘油醇酸二丙烯酸和1,4

丁二醇总质量的0.5

1.5%;在温度150

170℃条件下,加热搅拌至分水器中第一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春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沪天胶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