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生物絮凝剂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8334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复合型生物絮凝剂及制备方法,是由聚合氯化铝、CaCl2和生物聚合物制成,其中,聚合氯化铝:CaCl2:生物聚合物的重量比为5~15:15~30:25~4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复合型生物絮凝剂配方的其制备方法,其投药顺序为先加入聚合氯化铝,再按顺序依次加入CaCl2和生物聚合物,利用生物发酵法获得的生物聚合物与化学合成絮凝剂/助凝剂复配使用,有效降低化学絮凝剂/助凝剂用量,减少由于化学絮凝剂降解产物/单体大量残留对环境和水体的危害,由于生物聚合物是由微生物代谢产生,能够克服大多数合成絮凝剂生物降解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型生物絮凝剂产生的絮体体型大且絮体结构密实,易于水体分离且对处理水的pH基本无影响。离且对处理水的pH基本无影响。离且对处理水的pH基本无影响。

A compound bioflocculan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生物絮凝剂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是一种复合型生物絮凝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絮凝是废水处理的重要方法之一,絮凝剂的品种目前约有二三百种。通常将其分成三大类:无机絮凝剂,主要是铝和铁的盐类及其水解聚合产物;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等;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如海藻钠、有壳聚糖等。有研究报道,无机絮凝剂处理污水形成的污泥因其含铝量高而存在处理问题,长期接触这样的水,可能使人得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几率大大增加。有机合成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衍生物及其降解的丙烯酰胺单体,不仅具有神经毒性和致癌性,而且是不可生物降解的。由于这些化学合成絮凝剂长期使用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因此,开发无毒、无害、高效、环保的絮凝剂已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生物絮凝剂因其可生物降解性好、性质温和、降解的中间体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受到了水体处理和生物
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复合型生物絮凝剂及制备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复合型生物絮凝剂,是由聚合氯化铝、CaCl2和生物聚合物制成,其中,聚合氯化铝:CaCl2:生物聚合物的重量比为5~15:15~30:25~40。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聚合氯化铝:CaCl2:生物聚合物的重量比为8~12:20~25:30~35。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生物聚合物是由鞘氨醇单胞菌代谢产生,代谢产物获得过程:挑取1环斜面菌种,接种入100ml种子培养基中,25~30℃培养16

18小时,待种子培养成熟,将生长完成的种子液再按照10~15%的接种量接种到200ml发酵培养液中,在25

30℃条件下培养,经发酵72

75小时后代谢产生,最后经95%酒精粗提取发酵液获得。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种子培养基是由下列组份按重量份数制成:蛋白胨 4.5g/L、蔗糖25g/L、K2HPO
4 1.2g/L、MgSO4·
7H2O 0.45g/L、KCl 0.25g/L、FeSO4·
7H2O 0.05g/L,其余为水,pH 6.5~7.5。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发酵培养基是由下列组份按重量份数制成:蔗糖30g/L、NaNO
3 3.5g/L、K2HPO
4 2.5g/L、MgSO4·
7H2O 0.25g/L、KCl 0.3g/L、FeSO4·
7H2O 0.06g/L,其余为水,pH 6.5~7.5。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复合型生物絮凝剂配方的其制备方法,其投药顺序为先加入聚合氯化铝,再按顺序依次加入CaCl2和生物聚合物。
[0010]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复合型生物絮凝剂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利用生物发酵法获得的生物聚合物与化学合成絮凝剂/助凝剂复配使用,有效降低化学絮凝剂/助凝剂用量,减少由于化学絮凝剂降解产物/单体大量残留对环境和水体的危害。同时,由于生物聚合物是由微生物代谢产生,能够克服大多数合成絮凝剂生物降解性较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型生物絮
凝剂产生的絮体体型大且絮体结构密实,易于水体分离,且对处理水的pH基本无影响。本专利技术不但可以降低化学合成絮凝剂的药剂用量、环境友好,而且对市政废水、低温低浊度污水在浊度、总磷、悬浮物、COD及BOD5去除上都表现出了较好的去除效果。
附图说明
[0011]图1原水静止30分钟情况;图2 市政污水经过复合生物絮凝剂处理后静止30分钟情况;图3 是低温低浊污水静止30分钟情况;图4低温低浊污水经过复合生物絮凝剂处理后静止30分钟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0012]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的种子培养基是由下列组份制成:蛋白胨 4.5g/L、蔗糖25g/L、K2HPO
4 1.2g/L、MgSO4·
7H2O 0.45g/L、KCl 0.25g/L、FeSO4·
7H2O 0.05g/L,其余为水,pH 6.5~7.5。
[0013]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的酵培养基是由下列组份制成:蔗糖30g/L、NaNO
3 3.5g/L、K2HPO
4 2.5g/L、MgSO4·
7H2O 0.25g/L、KCl 0.3g/L、FeSO4·
7H2O 0.06g/L,其余为水,pH 6.5~7.5。
[0014]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复合型生物絮凝剂,是由聚合氯化铝、CaCl2和生物聚合物制成,其中,聚合氯化铝:CaCl2:生物聚合物的重量比为5:15:25。
[0015]其中,生物聚合物是由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代谢产生,代谢产物获得过程:挑取1环斜面菌种,接种入100ml种子培养基中,25℃培养18小时,待种子培养成熟,将生长完成的种子液再按照10%的接种量接种到200ml发酵培养液中,在25℃条件下培养,经发酵72小时后代谢产生,最后经95%酒精粗提取发酵液获得。
[0016]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复合型生物絮凝剂,是由聚合氯化铝、CaCl2和生物聚合物制成,其中,聚合氯化铝:CaCl2:生物聚合物的重量比为15: 30: 40。
[0017]其中,生物聚合物是由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代谢产生,代谢产物获得过程:挑取1环斜面菌种,接种入100ml种子培养基中,30℃培养16小时,待种子培养成熟,将生长完成的种子液再按照15%的接种量接种到200ml发酵培养液中,在30℃条件下培养,经发酵75小时后代谢产生,最后经95%酒精粗提取发酵液获得。
[0018]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复合型生物絮凝剂,是由聚合氯化铝、CaCl2和生物聚合物制成,其中,聚合氯化铝:CaCl2:生物聚合物的重量比为8:20:30。
[0019]其中,生物聚合物是由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代谢产生,代谢产物获得过程:挑取1环斜面菌种,接种入100ml种子培养基中,30℃培养16

18小时,待种子培养成熟,将生长完成的种子液再按照10~15%的接种量接种到200ml发酵培养液中,在25

30℃条件下培养,经发酵74小时后代谢产生,最后经95%酒精粗提取发酵液获得。
[0020]实施例4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复合型生物絮凝剂,是由聚合氯化铝、CaCl2和生物聚合物制成,其中,聚合氯化铝:CaCl2:生物聚合物的重量比为12: 25 35。
[0021]生物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3。
[0022]实施例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复合型生物絮凝剂,是由聚合氯化铝、CaCl2和生物聚合物制成,其中,聚合氯化铝:CaCl2:生物聚合物的重量比为10:22:30。
[0023]生物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24]实施例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生物絮凝剂,其特征在于是由聚合氯化铝、CaCl2和生物聚合物制成,其中,聚合氯化铝:CaCl2:生物聚合物的重量比为5~15:15~30:25~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生物絮凝剂,其特征在于聚合氯化铝:CaCl2:生物聚合物的重量比为8~12:20~25:30~3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复合型生物絮凝剂,其特征在于生物聚合物是由鞘氨醇单胞菌代谢产生,代谢产物获得过程:挑取1环斜面菌种,接种入100ml种子培养基中,25~30℃培养16

18小时,待种子培养成熟,将生长完成的种子液再按照10~15%的接种量接种到200ml发酵培养液中,在25

30℃条件下培养,经发酵72

75小时后代谢产生,最后经95%酒精粗提取发酵液获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型生物絮凝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桂娜郭嘉丰沈玉江李国军赵婉琪王柱高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华理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