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破障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8126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下破障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水下破障清堵技术领域。该水下破障装置包括壳体(1)、点火器(2),壳体(1)内从头到尾依次设有密封帽(11)、喷嘴(12)、药柱(3)、盖板(4)、压板(5)和隔火器(6);药柱(3)的中心沿轴线方向开设有圆形通孔;壳体(1)与喷嘴(12)、药柱(3)和盖板(4)之间设有隔热层(8);隔火器(6)为圆盘结构,所述隔火器(6)靠近点火器(2)的一端设有点火头(7)。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在水下对钢筋等部件进行切割熔断,并且使用时不需要辅助设备和外部能源。解决了现有水下破障装置携带不便、难以精准破障的技术问题。难以精准破障的技术问题。难以精准破障的技术问题。

An underwater barrier breaking device and its applic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破障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破障清堵
,具体涉及一种水下破障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在清理堰塞湖时,常常发现有钢筋、金属残骸堵住水口,一些大型爆破装置虽可对此类障碍物进行清理,但其破坏范围较大,容易造成山体的二次崩塌。因此,在多数情况下,一种可在水下使用的切割装置更为有效。
[0003]目前,水下使用的切割装置主要分为热切割和冷切割两大类。其中,热切割占到水下切割方法的90%以上。热切割里又以燃料火焰切割(例如乙炔火焰切割、汽油火焰切割、天然气火焰切割)和电弧切割为主。冷切割以机械切割、爆炸切割、高压水切割为主。
[0004]上述水下切割装置各有侧重、优势不同,但是都存在共同的局限性,即能源、装备依赖度高。使用上述装备时往往需要配合沉重的设备和能源供给装置,限制了其在复杂水下环境和紧急情况下(大型设备难以及时运抵)的使用。此外,热切割器材需要操作人员背负燃料瓶现场操作,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0005]在专利CN201310079253.8中公开了一种水下聚能爆破装置及爆破方法,该专利旨在提高水下爆破时爆炸能量的利用率,同时避免聚能药包在水流作用下漂移或倾倒。该专利的技术方案是:水下聚能爆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聚能药包结构体,以及与该聚能药包结构体刚性连接、用于提高整体结构稳定性的支架;其中聚能药包结构体包括筒形侧壁、位于该侧壁顶端的顶板,以及位于侧壁底端的密封底座;所述侧壁、顶板、底座围成的空腔底部设置半球形药型罩,与底座之间形成半球形聚能穴;所述空腔内、聚能穴外填充有炸药,同时在顶板上开设有雷管孔。该专利适用于清除海洋复杂水下环境中的坚硬礁石等障碍物。
[0006]在专利CN201710554050.8中公开了一种水下爆破聚能弹及布设方法,包括外壳,在外壳底部嵌入垫板,在垫板正上方的外壳内安装药型罩,在药型罩上方的外壳内填充主装药,起爆点位于外壳上端且该起爆点与主装药连通,在起爆点处设置密封板实现外壳的密封,在垫板与药型罩之间设置密封的塑料泡沫实现外壳下端隔水,在主装药内设置隔板,该专利施工方便、快捷、初始投入低,相比普通裸露药包水下爆破能 更好的满足水下施工的需要,降低水下爆破工程成本,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0007]在专利CN201910248500.X中,公开了一种水下爆炸聚能切割装置,包括点火具和切割单元,所述切割单元包含一面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设有缺口,壳体内放置有炸药,炸药通过第一药型罩固定在壳体内,第一药型罩的两端位于缺口处,第一药型罩通过炸高板安装在壳体内,炸高板通过橡胶磁连接,橡胶磁与炸高板之间通过填充剂连接;在壳体的两侧设有雷管孔,雷管孔内设置有与点火具连接的雷管,雷管与壳体内的炸药连接,雷管与壳体之间通过第一橡胶圈密封。该专利的一种水下爆炸聚能切割装置,通过对切割器进
行密封、减小爆破影响、与弹药的紧密贴合和炸高设计,使炸药利用率提高,节约销毁成本,较小药量达到预期目标,使用安全可靠,销毁效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水下破障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设置壳体、呈空心圆柱体的药柱、盖板和隔火器等部件,使得该水下破障装置能在水下对钢筋等部件进行切割熔断,并且使用时不需要辅助设备和外部能源。解决了现有水下破障装置携带不便、难以精准破障的技术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下破障装置,包括壳体、点火器、药柱、盖板、压板、隔火器、点火头、隔热层、过渡药、点火药、密封帽、喷嘴和布设机构,其中:所述壳体为圆筒结构;所述壳体的头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壳体的尾部为圆筒开口;所述壳体的尾部与点火器相连,所述壳体的头部端面外设有布设机构;所述壳体内从头到尾依次设有密封帽、喷嘴、药柱、盖板、压板和隔火器;所述药柱为圆柱体结构,所述药柱的中心沿轴线方向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药柱的圆形通孔内靠近盖板的一端设有过渡药;所述盖板为圆盘结构,所述盖板的中心沿轴线方向开设有台阶孔,所述盖板的台阶孔内靠近药柱的一端设有点火药;所述壳体与喷嘴、药柱和盖板之间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通过压板安装固定在壳体内;所述压板的中心设有开设有通孔;所述隔火器为圆盘结构,所述隔火器靠近点火器的一端设有点火头。
[0010]可选或优选地,所述药柱为铝热剂。
[0011]可选或优选地,所述药柱由铝粉、氧化铜粉、二氧化锰粉和钨粉混合均匀后压制而成。
[0012]可选或优选地,所述隔热层为玻璃纤维管。
[0013]可选或优选地,所述隔火器包括上盖、滑块、下盖和滚珠弹簧;所述上盖为圆盘结构,所述上盖的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下盖为圆柱形结构,所述下盖的中心也开设有通孔,该通孔与上盖上的通孔轴线重合;所述下盖靠近上盖的一端开设有条形凹槽和隔火器侧孔;所述条形凹槽和隔火器侧孔相连通;所述条形凹槽位于下盖的中心,所述隔火器侧孔从条形凹槽的长端延伸至下盖外;所述下盖远离上盖的一端设有凸台;所述滑块为板条结构,所述滑块设置在下盖的条形凹槽内,所述滑块可在条形凹槽内滑动;所述滚珠弹簧设置在下盖和滑块之间,位于远离隔火器侧孔的一侧;
所述滑块靠近下盖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弹簧定位孔;所述弹簧定位孔可与滚珠弹簧相配合。
[0014]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可产生如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小巧轻便,便于水下作业人员随身携行;(2)本专利技术无须辅助设备和外部能源即可使用,便于复杂水下环境中的灵活应用;(3)本专利技术安全可靠,能防止意外点火,且能够定时触发。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水下破障装置的使用方法,基于如上述水下破障装置,包括以下步骤:S1、将该水下破障装置布设于待破拆位置;S2、使用配备的顶针插入隔火器的侧孔,打开隔火器;S3、旋转点火器底部旋钮,设置触发时间;S4、操作人员离开布设位置。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水下破障装置的使用方法,使用时操作简单,实施方便,点火后无须人员出现在破拆现场,没有安全隐患,效率高,灵活性好。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 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图2 为本专利技术的隔火器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隔火器的结构示意图(仰视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

壳体,2

点火器,3

药柱,4

盖板,5

压板,6

隔火器,7

点火头,8

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破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点火器(2),其中:所述壳体(1)为圆筒结构;所述壳体(1)的头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壳体(1)的尾部为圆筒开口;所述壳体(1)的尾部与点火器(2)相连,所述壳体(1)的头部端面外设有布设机构(13);所述壳体(1)内从头到尾依次设有密封帽(11)、喷嘴(12)、药柱(3)、盖板(4)、压板(5)和隔火器(6);所述药柱(3)为圆柱体结构,所述药柱(3)的中心沿轴线方向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药柱(3)的圆形通孔内靠近盖板(4)的一端设有过渡药(9);所述盖板(4)为圆盘结构,所述盖板(4)的中心沿轴线方向开设有台阶孔,所述盖板(4)的台阶孔内靠近药柱(3)的一端设有点火药(10);所述壳体(1)与喷嘴(12)、药柱(3)和盖板(4)之间设有隔热层(8);所述隔热层(8)通过压板(5)安装固定在壳体(1)内;所述压板(5)的中心设有开设有通孔;所述隔火器(6)为圆盘结构,所述隔火器(6)靠近点火器(2)的一端设有点火头(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破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柱(3)为铝热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下破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柱(3)由铝粉、氧化铜粉、二氧化锰粉和钨粉混合均匀后压制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破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8)为玻璃纤维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破障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相森高霆肖亚东郭奇王长军赵鹏山王洪健姜甲第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银河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