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延安大学专利>正文

煤焦油沥青基片层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7717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煤焦油沥青基片层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称取煤焦油沥青进行预氧化处理,得到氧化沥青;步骤2、称取步骤1制得的氧化沥青作为碳源,添加活化剂,加热活化后洗涤干燥,制得到煤焦油沥青基片层多孔碳;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出的具有超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隙结构,有效提高煤焦油沥青基片层多孔碳材料作为吸附剂的吸附性能,解决了现有煤焦油沥青制备工艺流程复杂,成本高的问题。高的问题。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焦油沥青基片层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吸附剂
,具体涉及煤焦油沥青基片层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具有丰富的煤碳资源,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相对较少,创新发展煤碳液化技术是缓解我国石油资源短缺、石油资源供需紧张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提高煤碳资源利用率,高效利用煤碳工业副产物,促进能源、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煤焦油沥青是煤焦油蒸馏提取馏分后的残留物,主要成分为多环芳烃,具有芳香度高、碳含量高,易于聚合或交联的特点,是公认的制备煤基碳材料的优良前驱体。
[0003]大多数活性碳材料采用煤、木材、果壳、椰壳、核桃壳、杏壳、枣壳等为原料,用KOH活化剂活化制得。目前,直接用煤焦油沥青经过高温热解活化改性制备活性碳的报道研究较少。目前利用沥青类物质制备活性碳的办法中,中国专利《一种超级活性碳、及其制备方法》(申请日:20170420;申请号:CN201710264734.4;公开日:20170728;公开号:CN106986340A)公开了一种超级活性碳、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氧化过程:将煤直接液化沥青在微波作用下进行预氧化反应,得到预氧化沥青;碳化过程:将预氧化沥青与活化剂混合,微波作用下进行碳化反应,得到碳化沥青;活化过程:将碳化沥青在微波作用下进行升温活化,得到活化产物;除杂过程:将活化产物进行除杂,得到超级活性碳。该制备方法由煤直接液化沥青制备活性碳材料的办法,要经历预氧化过程、碳化过程、活化过程、除杂过程,且每个过程操作步骤繁多,工艺复杂,不利于工业化生产推广。
[0004]中国专利《一种煤沥青基片状中孔碳的制备及应用》(申请日:20180524;申请号:CN201810507710.1;公开日:20180928;公开号:CN108584949A)公开了一种煤沥青基片状中孔碳的制备及应用;该制备是以煤沥青为碳源,镁铝水滑石为导向模板,氢氧化钾为造孔剂,将氢氧化钾、合成的镁铝水滑石粉末研磨混合后再与煤沥青粉末混匀,随后转移至刚玉舟中,置于管式炉内进行加热,最后自然降温至室温;将得到的产物取出,经洗涤和干燥后得到煤沥青基片状中孔碳。该制备方法以镁铝水滑石为模板,KOH活化制备煤沥青基片状中孔碳的办法,采用模板法

化学活化法,后续去除模板,不仅工艺复杂且不环保,且所用表活剂价格高昂,极大限制了该方法的实际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煤焦油沥青基片层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煤焦油沥青制备工艺流程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煤焦油沥青基片层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0007]步骤1、称取煤焦油沥青进行预氧化处理,得到氧化沥青;
[0008]步骤2、称取步骤1制得的氧化沥青作为碳源,添加活化剂,加热活化后洗涤干燥,
制得到煤焦油沥青基片层多孔碳。
[0009]本专利技术的特点还在于,
[0010]步骤1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0011]步骤1.1、称取3g煤焦油沥青置于管式炉内,以3~5℃
·
min
‑1的升温速度加热至300℃,空气氧化2h~4h后降至室温;
[0012]步骤1.2、将管式炉的样品取出,粉碎筛分后,得到氧化沥青。
[0013]步骤2具体按照以下实施:
[0014]步骤2.1,称取步骤1得到的氧化沥青1g,加入2~5g活化剂,在研钵中充分研磨后置于管式炉内,在氩气的保护下以5℃
·
min
‑1的升温速率加热至650~850℃,其中氩气流速为100mL
·
min
‑1,活化后降至室温;
[0015]步骤2.2,将步骤2.1制得到的样品放入烧杯内,先后用3MHCl、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并真空干燥至恒重,制得煤焦油沥青基多孔碳。
[0016]步骤2.1中活化剂采用氢氧化钾。
[0017]步骤1.1中空气流速为200~300mL
·
min
‑1。
[0018]步骤1.2中筛分粒径不大于200目。
[0019]步骤2.1中活化时间为40min~80min。
[0020]步骤2.2中真空干燥处理的温度为60℃

100℃,时间为6h

12h。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煤焦油沥青基片层多孔碳材料,具有超大的比表面积,具有良好的孔隙结构,其中微孔结构占比较大,小中孔次之,大微孔最少,有效调控沥青基碳材料的形貌和孔结构,本专利技术成本低且制备工艺简单,条件温和,可控性好,操作方便,便于实际工业化应用,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煤焦油沥青基片层多孔碳材料作为极具实际应用价值的吸附剂。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制备该沥青基层状多孔碳材料的流程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5个实施例制得的煤焦油沥青基片层多孔碳材料的Raman图;
[0024]图3(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制备的煤焦油沥青基片层多孔碳材料的扫描电镜图;
[0025]图3(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煤焦油沥青基片层多孔碳材料的扫描电镜图;
[0026]图3(c)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制备的煤焦油沥青基片层多孔碳材料的扫描电镜图;
[0027]图3(d)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制备的煤焦油沥青基片层多孔碳材料的扫描电镜图;
[0028]图3(e)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制备的煤焦油沥青基片层多孔碳材料的扫描电镜图;
[0029]图3(f)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制备的煤焦油沥青基片层多孔碳材料的局部孔隙扫描电镜图;
[0030]图3(g)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制备的煤焦油沥青基片层多孔碳材料片层状结构的扫描电镜图;
[0031]图3(h)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制备的煤焦油沥青基片层多孔碳材料透射电镜图;
[0032]图3(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制备的煤焦油沥青基片层多孔碳材料的元素分析图;
[0033]图3(j)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制备的煤焦油沥青基片层多孔碳材料C元素分布图;
[0034]图3(k)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制备的煤焦油沥青基片层多孔碳材料的N元素分布图;
[0035]图3(l)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例制备的煤焦油沥青基片层多孔碳材料的O元素分布图;
[0036]图4(a)是本专利技术5个实施例制备的煤焦油沥青基片层多孔碳材料的N2吸附

脱附等温线图;
[0037]图4(b)是本专利技术5个实施例制备的煤焦油沥青基片层多孔碳材料的孔径分布曲线图;
[0038]图4(c)是本专利技术5个实施例制备的煤焦油沥青基片层多孔碳材料比表面积、微孔占比统计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40]本专利技术煤焦油沥青基片层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煤焦油沥青基片层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称取煤焦油沥青进行预氧化处理,得到氧化沥青;步骤2、称取步骤1制得的氧化沥青作为碳源,添加活化剂,加热活化后洗涤干燥,制得到煤焦油沥青基片层多孔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焦油沥青基片层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1、称取3g煤焦油沥青置于管式炉内,以3~5℃
·
min
‑1的升温速度加热至300℃,空气氧化2h~4h后降至室温;步骤1.2、将管式炉的样品取出,粉碎筛分后,得到氧化沥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焦油沥青基片层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按照以下实施:步骤2.1,称取步骤1得到的氧化沥青1g,加入2~5g活化剂,在研钵中充分研磨后置于管式炉内,在氩气的保护下以5℃
·
min
‑1的升温速率加热至650~850℃,其中氩气流速为100mL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峰高飞甄延忠杨晓霞张壮壮杨春明王建伟申会东
申请(专利权)人:延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