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囊式浮动加载机构,属于桥梁实验装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气囊式浮动加载机构包括:加载主体、加载轮、碾压轮、气囊和压力传感器;加载轮设置于加载主体的上表面;加载轮的第一中心轴与上表面平行、与加载主体的长度方向垂直;加载轮包括第一加载轮和第二加载轮,第一加载轮位于上表面的左部,第二加载轮位于上表面的右部;碾压轮设置于下表面;碾压轮的第二中心轴与第一中心轴平行;气囊设置于第一加载轮和上表面之间;压力传感器连接于第二加载轮与上表面之间。该气囊式浮动加载机构用于桥梁耐久性轮荷实验设备中,加载轮与轨道浮动均力接触运行,多个碾压轮与桥面浮动均力接触运行;扩大了加载车的适应范围。围。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囊式浮动加载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囊式浮动加载机构,属于桥梁实验装备
技术介绍
[0002]桥梁耐久性轮荷实验是试验、检测不同长度的实体桥梁和路面材料与结构耐久性。在桥梁耐久性轮荷实验过程中,需要模拟车辆反复碾压桥梁和路面的过程。目前,现有技术中尚未存在用于桥梁耐久性轮荷实验的实验装置,现有技术更没有公开用于桥梁耐久性轮荷实验装置、模拟车辆对桥梁和路面进行反复碾压的加载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桥梁耐久性轮荷实验装置的加载机构,气囊式浮动加载机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气囊式浮动加载机构,包括:加载主体、加载轮、碾压轮、气囊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加载主体包括上表面、下表面,所述加载主体具有长度方向;所述加载轮设置于上表面;所述加载轮包括第一中心轴,所述第一中心轴与上表面平行、与长度方向垂直,加载轮以第一中心轴为轴转动;所述加载轮包括第一加载轮和第二加载轮,第一加载轮位于上表面的左部,第二加载轮位于上表面的右部;所述碾压轮设置于下表面;所述碾压轮包括第二中心轴,所述第二中心轴与第一中心轴平行,碾压轮以第二中心轴为轴转动;所述气囊设置于第一加载轮和上表面之间;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于第二加载轮与上表面之间。
[0005]本专利技术的气囊式浮动加载机构用于桥梁耐久性轮荷实验装置中,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对实验桥梁往返碾压。
[000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气囊式浮动加载机构的顶部设置加载轮,气囊式浮动加载机构通过加载轮与桥梁耐久性轮荷实验设备的其他机构(以下简称其他机构)接触;加载轮的运动方式为滚动,使得气囊式浮动加载机构与其他机构之间的摩擦方式为滚动摩擦,从而大大降低了气囊式浮动加载机构与其他机构之间的运行阻力;2)碾压轮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左右两端的碾压轮采用悬架连接,悬架和加载主体之间采用悬架轴连接,悬架轴与加载主体之间动连接。使得悬架带动碾压轮与加载主体之间能够相对运动、二者之间的距离能发生变化,实现多个碾压轮与桥面浮动均力接触运行;3)碾压轮和加载主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使得只需要在气囊式浮动加载机构其中一端的加载轮处设置采用轴销式传感器即可监测到整个气囊式浮动加载机构的加载力;而且,只需要在气囊式浮动加载机构其中一端设置气囊即可完成整个气囊式浮动加载机构减震缓冲;而且,气囊可增加加载小车的弹性,适应实验桥面的不平;4)同轴(第二中心轴位于同一直线)的碾压轮的数量为2以上,即,碾压轮采用双排轮的设计,使得气囊式浮动加载机构对桥梁和路面的碾压情况更加接近于真实情况,使得
实验数据更加真实;5)加载轮的数量为2个以上,采用连杆和加载轮销轴铰接作为加载轮与加载主体的连接结构;这既简化了结构又减轻了自重,确保了加载轮与轨道浮动均力接触运行。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气囊式浮动加载机构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A
‑
A视图的示意图;图3是图1的B
‑
B视图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气囊式浮动加载机构的加载主体的示意图;图5是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公开的气囊式浮动加载机构的加载轮座箱的示意图;图中,1、加载主体,101、上表面,102、下表面,2、气囊,201、气囊底板,3、加载轮,301、第一加载轮,302、第二加载轮,303、第一中心轴,4、加载轮箱座,401、第一加载轮箱座,402、第二加载轮箱座,5、加载轮销轴,6、连杆,7、轴销式传感器,8、碾压轮,801、第二中心轴,9、悬架轴,10、刚性悬架,11、碾压轮轴,12、气囊限位件,13、实验桥梁,14、驱动机构,15、水平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09]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10]如图所示,气囊2式浮动加载机构包括:加载主体1、加载轮3、碾压轮8、气囊2和压力传感器;加载主体1包括上表面101、下表面102,加载主体1具有长度方向;加载轮3设置于上表面101;加载轮3包括第一中心轴303,加载轮3以第一中心轴303为轴转动;第一中心轴303与上表面101平行、与长度方向垂直;加载轮3包括第一加载轮301和第二加载轮302,第一加载轮301位于上表面101的左部,第二加载轮302位于上表面101的右部;碾压轮8设置于下表面102;碾压轮8包括第二中心轴801,碾压轮8以第二中心轴801为轴转动;第二中心轴801与第一中心轴303平行;气囊2设置于第一加载轮301和上表面101之间;压力传感器连接于第二加载轮302与上表面101之间。
[0011]加载轮3设置于加载主体1上表面101,碾压轮8设置于加载主体1下表面102;加载轮3与碾压轮8的运动方向一致;具体来说,加载轮3转动时,其水平切线沿加载主体1的长度方向;碾压轮8转动时,其水平切线沿加载主体1的长度方向;使用过程中,加载轮3与位于其上方的轨道接触、沿轨道运动,加载轮3沿轨道的运动方向与加载主体1的长度方向一致;碾压轮8与位于其下方的实验桥梁13接触、对实验桥梁13碾压、沿实验桥梁13运动,碾压轮8沿桥梁的运动方向与加载主体1的长度方向一致。加载主体1的作用在于安装加载轮3、碾压轮
8、气囊2和压力传感器,可以设计为任意形状,具体的,可以设计为车体形状;此时,以加载轮3为车轮、以加载主体1为车体形成整车结构,同时,以碾压轮8为车轮、以加载主体1为车体形成整车结构;整个加载机构形成以双面车结构。
[0012]其中,加载轮3和碾压轮8均可以采用现有车轮结构;加载主体1可以采用现有的车体的主要结构,能实现加载轮3、碾压轮8、气囊2的安装及加载轮3和碾压轮8安装后能转动即可。通常情况下,加载主体1的上表面101具有安装位置,安装位置为凹陷结构;安装位置包括第一安装位置和第二安装位置,第一安装位置用于安装第一加载轮301,第二安装位置用于安装第二加载轮302;为了保证气囊2的安装,加载主体1采用不对称结构,第一安装位置的凹陷程度要大于第二位置的凹陷程度,可以的是,第一安装位置安装气囊2之后其上表面101与第二安装位置的上表面101持平。气囊2可以是近似扁平的长方体结构,其底面固定于加载主体1的上表面101的第一安装位置,其上面与第一加载轮301连接;气囊2可以通过连接部件与第一加载轮301连接,连接部件的一端与加载轮3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气囊式浮动加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加载主体,所述加载主体包括上表面、下表面,所述加载主体具有长度方向;加载轮,所述加载轮设置于上表面;所述加载轮包括第一中心轴,所述第一中心轴与上表面平行、与长度方向垂直,加载轮以第一中心轴为轴转动;所述加载轮包括第一加载轮和第二加载轮,第一加载轮位于上表面的左部,第二加载轮位于上表面的右部;碾压轮,所述碾压轮设置于下表面;所述碾压轮包括第二中心轴,所述第二中心轴与第一中心轴平行,碾压轮以第二中心轴为轴转动;气囊,所述气囊设置于第一加载轮和上表面之间;以及,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于第二加载轮与上表面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载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悬架和悬架轴,所述碾压轮的数量为2的倍数,左右分布;所述悬架连接于左右两边的碾压轮之间;悬架轴的一端与悬架连接、另一端与下表面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悬架轴的与下表面铰接,悬架轴转动轨迹的水平切线沿加载主体的长度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碾压轮的数量为4的倍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冰,张鹏,阮久宏,贾倩,管志光,张吉卫,杨福广,王刚,吴清珍,国兴玉,冯晋祥,韩鹰,王慧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交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