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转矩限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6780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10:01
提供了一种新型双向转矩限制器,其中,能够将已从驱动侧输入旋转时的滑动转矩设定为小于已从从动侧输入旋转时的滑动转矩。外螺旋弹簧42夹持外圈8的力被设定为小于内螺旋弹簧48夹持内圈10的力,并且当从驱动侧施加旋转转矩时,外螺旋弹簧42的直径增大,使其相对于外圈8滑动,当从从动侧施加旋转转矩时,内螺旋弹簧48的直径增大,使其相对于内圈10滑动。使其相对于内圈10滑动。使其相对于内圈10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双向转矩限制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备有两个螺旋弹簧的双向转矩限制器。

技术介绍

[0002]一些安装于诸如旅行车或厢式货车等的车辆后端的弹跳式掀背门能够通过电动机打开和关闭。下面的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通过电动机致动以在全开位置和全闭位置之间切换(打开/关闭)的掀背门。当该掀背门停在全开位置或全开位置与全闭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处时,掀背门由电磁离合器保持。在该开闭设备中,如果作为输入侧装置的电动机的驱动停止,则作为输出侧装置的掀背门被电磁离合器保持,这防止了掀背门因其自重而下落。
[0003]双向转矩限制器能够用作不依赖于任何电动手段地将诸如掀背门的从动构件(输出侧装置)保持在任何适当的角位置的部件。以下专利文献2公开了双向转矩限制器的一个示例,其配备有共享中央轴线的外圈和内圈。在本示例中,外圈的外周面和内周面上分别安装有外螺旋弹簧和内螺旋弹簧。(这里,“外圈”和“内圈”分别对应于专利文献2中的“内环2”和“外环1的圆筒褶层1m”。)外螺旋弹簧在自由状态下的内径比外圈的外径小。在静止状态下,外螺旋弹簧的内周面与外圈的外周面紧密接触。外螺旋弹簧具有外钩部,并且外钩部固定于与内圈一体化的壳体。同时,内螺旋弹簧在自由状态下的外径比外圈的内径大,并且内螺旋弹簧在静止状态下的外周面与外圈的内周面紧密接触。内螺旋弹簧具有内钩部,并且内钩部联接至可相对于壳体旋转的辅助构件。在这种情况下,当从轴向观察时,外螺旋弹簧和内螺旋弹簧的绕线方向相同。即,当从轴向观察时,沿周向推内钩部以使内螺旋弹簧的夹持力松弛的方向与沿周向推外钩部以使外螺旋弹簧的夹持力松弛的方向相同。
[0004]当从一个轴向观察时,在对辅助构件施加向前或向后的旋转转矩并且对壳体施加另一旋转转矩的情况下,将观察到以下操作。具体地,内螺旋弹簧的内钩部被辅助构件沿减小内螺旋弹簧直径的方向推动。外螺旋弹簧的外钩部被壳体沿减小外螺旋弹簧直径的方向推动。以这种方式,内螺旋弹簧与外圈之间的摩擦力减小,而外螺旋弹簧与外圈之间的摩擦力增大。结果,在旋转转矩大于第一预定转矩的情况下,内螺旋弹簧相对于外圈旋转(滑动),从而不传递旋转转矩。在旋转转矩小于第一预定转矩的情况下,辅助构件和壳体一体地旋转,即,传递旋转转矩。
[0005]当对辅助构件施加沿相反方向的旋转转矩、即向后或向前方向的旋转转矩并且对壳体施加沿另一个方向的旋转转矩时,将观察到不同的操作。具体地,内螺旋弹簧的内钩部被辅助构件沿增大内螺旋弹簧直径的方向推动,而外螺旋弹簧的外钩部被壳体沿增大外螺旋弹簧直径的方向推动。以这种方式,内螺旋弹簧与外圈之间的摩擦力增大,而外螺旋弹簧与外圈之间的摩擦力减小。结果,在旋转转矩大于第二预定转矩的情况下,外螺旋弹簧相对于外圈旋转(滑动),从而不传递旋转转矩。在旋转转矩小于第二预定转矩的情况下,辅助构件和壳体一体地旋转,即,传递旋转转矩。
[0006]在将上述双向转矩限制器用作掀背门的角位置保持机构部件的情况下,壳体固定
于车辆,并且辅助构件与诸如电动机的驱动构件连接。结果,电动机将大于第一预定转矩和第二预定转矩的旋转转矩施加到辅助构件,使得电动机能够打开/关闭掀背门。当电动马达在掀背门处于全开位置或中间位置的状态下停止时,由于掀背门的重量而对辅助构件施加预定的负载转矩。在负载转矩小于第一预定转矩和第二预定转矩的情况下,掀背门被保持在停止位置。
[0007]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例如从降低生产成本的观点出发,双向转矩限制器即使在电动机处于轻负载模式时也能够打开或关闭掀背门,并且双向转矩限制器能够将相对较重的掀背门可靠地保持在全开位置或中间位置。因此,优选的是,与从从动部分输入旋转的情况相比,从驱动部分输入旋转的情况下的滑动转矩被设定得较小。这里,滑动转矩是指在连接至驱动部分的构件和连接至从动部分的构件开始相对旋转时的转矩。
[0008]现有技术文献
[0009]专利文献
[0010]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

265982号公报
[0011]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

15597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3]如上所述,在专利文献2公开的双向转矩限制器中,当从一个轴向观察时,能够通过从驱动部分输入沿向前方向或向后方向中的任意一个方向的旋转或者通过从从动部分输入沿另一方向的旋转来施加旋转转矩。在任何情况下,所施加的旋转转矩都作用于同一螺旋弹簧。因此,如果将来自驱动部分的用于沿所述一个方向旋转的滑动转矩设定得小,则不可避免地会将来自从动部分的用于沿另一方向旋转的滑动转矩也设定得小。
[0014]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上述事实而完成的,并且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并且改进的双向转矩限制器,其能够将针对从驱动部分输入旋转的情况的滑动转矩设定为小于针对从从动部分输入旋转的情况的滑动转矩。
[0015]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6]经过深入研究,本专利技术人发现通过将外螺旋弹簧夹持外圈的力设定为小于内螺旋弹簧夹持内圈的力能够解决上述主要技术问题。因此,当从驱动部分施加旋转转矩时,外螺旋弹簧的直径增大,使得允许外螺旋弹簧相对于外圈滑动。当从从动部分施加旋转转矩时,内螺旋弹簧的直径增大,使得允许内螺旋弹簧相对于内圈滑动。
[0017]具体地,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主要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双向转矩限制器,其包括共享中央轴线的输入构件、输出构件、外圈和内圈,其中,
[0018]在所述输入构件处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输入锁定件,并且在所述输出构件处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输出锁定件,所述输入锁定件和所述输出锁定件组合配置以在周向上形成两个间隙,
[0019]所述外圈的外周面上安装有外螺旋弹簧,所述外螺旋弹簧在自由状态下的内径小于所述外圈的外径,并且所述外螺旋弹簧以相对较小的夹持力夹持所述外圈,
[0020]所述外螺旋弹簧在周向上彼此不同的角位置处具有两个外钩部,并且所述两个外钩部中的每一个均插入所述两个间隙中的每一个中,
[0021]所述内圈的外周面上安装有内螺旋弹簧,所述内螺旋弹簧在自由状态下的内径小于所述内圈的外径,并且所述内螺旋弹簧以相对较大的夹持力夹持所述内圈,
[0022]所述内螺旋弹簧在周向上彼此不同的角位置处具有两个内钩部,并且所述两个内钩部中的每一个均插入形成在所述外圈的内周面上的钩槽中,或者所述两个内钩部中的每一个均配置在形成于所述外圈的内周面上的钩脊的两侧,
[0023]当将旋转转矩施加于所述输入构件时,所述输入锁定件推动所述两个外钩部中的一个以增大所述外螺旋弹簧的直径,并且
[0024]当将旋转转矩施加于所述输出构件时,所述输出锁定件推动所述两个外钩部中的一个以减小所述外螺旋弹簧的直径并夹持所述外圈,所述外圈推动另一个内钩部以增大所述内螺旋弹簧的直径。
[0025]优选地,所述输入构件、所述输出构件、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容纳在壳体内,并且所述内圈固定于所述壳体。在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双向转矩限制器,其包括共享中央轴线的输入构件、输出构件、外圈和内圈,其中,在所述输入构件处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输入锁定件,并且在所述输出构件处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输出锁定件,所述输入锁定件和所述输出锁定件组合配置以在周向上形成两个间隙,所述外圈的外周面上安装有外螺旋弹簧,所述外螺旋弹簧在自由状态下的内径小于所述外圈的外径,并且所述外螺旋弹簧以相对较小的夹持力夹持所述外圈,所述外螺旋弹簧在周向上彼此不同的角位置处具有两个外钩部,并且所述两个外钩部中的每一个均插入所述两个间隙中的每一个中,所述内圈的外周面上安装有内螺旋弹簧,所述内螺旋弹簧在自由状态下的内径小于所述内圈的外径,并且所述内螺旋弹簧以相对较大的夹持力夹持所述内圈,所述内螺旋弹簧在周向上彼此不同的角位置处具有两个内钩部,并且所述两个内钩部中的每一个均插入形成在所述外圈的内周面上的钩槽中,或者所述两个内钩部中的每一个均配置在形成于所述外圈的内周面上的钩脊的两侧,当将旋转转矩施加于所述输入构件时,所述输入锁定件推动所述两个外钩部中的一个以增大所述外螺旋弹簧的直径,并且当将旋转转矩施加于所述输出构件时,所述输出锁定件推动所述两个外钩部中的一个以减小所述外螺旋弹簧的直径并夹持所述外圈,所述外圈推动另一个内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矶部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欧利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