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锚杆的膨胀式锚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6592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7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锚杆的膨胀式锚头,包括锚头本体,所述锚头本体的外表面为圆台面、圆锥面或圆柱面,所述锚头本体包括位于前端的膨胀段和位于后端的套接段,所述膨胀段连接所述套接段,所述膨胀段的外表面设有若干第一止退耳,所述第一止退耳朝向所述锚头本体的后端倾斜设置;所述膨胀段的内表面为圆台形或圆锥形,所述膨胀段沿周向间隔设有若干间隙,所有所述间隙穿透所述膨胀段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所有所述间隙沿所述锚头本体的轴向设置,所述套接段内部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用于适配螺纹连接锚杆的外螺纹。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且无需设置出浆孔;且其锚固能力强,有利于与锚杆配合使用,保证锚杆的正常注浆施工的安全进行。的安全进行。的安全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锚杆的膨胀式锚头


[0001]本技术涉及锚杆
,特别是一种用于锚杆的膨胀式锚头。

技术介绍

[0002]锚杆是当代煤矿当中巷道支护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将巷道的围岩加固在一起,对地层或岩层进行加固的一种主要的形式是采用锚杆插入岩层中作支护作用。现在锚杆不仅用于矿山,也用于工程技术中,对边坡、隧道、坝体进行主体加固。随着岩土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锚杆的结构也做出了各种各样的改进,锚头位于锚杆前端,作为整个锚杆在岩层中形成支护力的重要部件。
[0003]现有的锚头如图1

2所示,包括位于后端的柱状套筒1和位于前端的锥形盖帽2,锥形盖帽2的横截面较大的一端连接柱状套筒1的一端,柱状套筒1的内壁设有与锚杆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3,且柱状套筒1的外壁上沿其径向开设有出浆孔4,柱状套筒1与锥形盖帽2连接的一端周向均匀分布设有一圈止退耳5,止退耳5与柱状套筒1的外壁之间的夹角为90
°
,且通过加劲肋6将止退耳5连接在锥形盖帽2上。
[0004]上述锚头使用时,先将柱状套筒1套设在锚杆前端,然后通过锚杆对锚头施加作用力,使得锚头和锚杆一起进入锚孔内,当锚头到达锚孔最深处时,不再对锚杆施加作用力,在止退耳5与锚孔内壁的摩擦作用下,锚杆不会向外移动。但在对锚孔进行注浆时,会产生向锚孔外的推力,上述锚头对锚杆的锚固力无法平衡注浆所产生的向外的推力,使得锚杆在注浆时会向外移动,这对锚杆的施工影响较大,且较为危险;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在注浆前对锚杆进行额外的支撑,施工较为复杂,且增加的支撑容易对注浆施工造成影响,不便于注浆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锚杆前端的锚头的锚固力不够,存在无法平衡注浆所产生的向外的推力,使得锚杆在注浆时会向外移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锚杆的膨胀式锚头。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用于锚杆的膨胀式锚头,包括锚头本体,所述锚头本体的外表面为圆台面、圆锥面或圆柱面,所述锚头本体包括位于前端的膨胀段和位于后端的套接段,所述膨胀段连接所述套接段,所述膨胀段的外表面设有若干第一止退耳,所述第一止退耳朝向所述锚头本体的后端倾斜设置;
[0008]所述膨胀段的内表面为圆台形或圆锥形,所述膨胀段沿周向间隔设有若干间隙,所有所述间隙穿透所述膨胀段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所有所述间隙沿所述锚头本体的轴向设置,所述套接段内部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用于适配螺纹连接锚杆的外螺纹。
[0009]锚头本体用于套设于锚杆的一端,通过内螺纹与锚杆的外螺纹形成螺纹连接,将锚杆锚固在锚孔内的结构,避免锚杆脱离锚孔。本方案中,锚头本体包括位于前端的膨胀段
和位于后端的套接段,膨胀段和套接段同轴设置,并将端面连接在一起,膨胀段外表面设有第一止退耳,第一止退耳与锚孔内壁形成摩擦,提供抵抗锚杆向锚孔外移动的力;第一止退耳朝向后端倾斜设置、所述锚头本体的外表面为圆台面、圆锥面或圆柱面,使得锚头能够顺利进入锚孔内,且规则形状的锚头本体,便于加工。所述膨胀段的内表面为圆台形或圆锥形,其截面面积从靠近套接段的一端向远离套接段的一端逐渐减小,使得锚杆进入所述膨胀段内部后,能够对膨胀段内壁产生挤压,而所述膨胀段沿周向间隔设有若干沿所述锚头本体的轴向设置的间隙,间隙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间隙穿透膨胀段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使得膨胀段被锚杆挤压后会膨胀为几瓣并张开;而所述膨胀段的厚度大于所述套接段的厚度,即膨胀段最小的厚度处的厚度也大于套接段的厚度,其强度更高,受力能力更好,使得其能够为第一止退耳提供受力支撑且不会与套接段断开,借助套接段形成受力,保证膨胀段的锚固能力,所述膨胀段膨胀后,在锚杆的挤压下,使得张开的膨胀段上的第一止退耳与锚孔内壁的压力更大,摩擦力也更大,锚固能力更强。且从间隙处张开的膨胀段能够从间隙处出浆,故无需单独在锚头上开设出浆孔。
[0010]本方案中的用于锚杆的膨胀式锚头,其包括膨胀段和套接段,套接段用于套接于锚杆上,膨胀段借助于锚杆的挤压而膨胀张开,使得能够增强第一止退耳对锚孔内壁的压力,进而增强锚固能力,使得锚杆在注浆时不会向锚孔外移动;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且无需单独开设出浆孔;且其锚固能力强,有利于与锚杆配合使用,保证锚杆的正常注浆施工的安全进行。
[0011]优选的,所述膨胀段沿周向均匀分为三个子段,每个所述子段均对应具有所述第一止退耳,相邻两个所述子段之间设有所述间隙。
[0012]通过在膨胀段的周向均匀设置三个间隙,使得膨胀段膨胀后张开形成三个子段。本方案中,膨胀段被挤压后能够形成三个子段,三个子段均有一端连接于套接段,形成受力;每个子段具有第一止退耳,通过这种设置,膨胀段受力更加均匀,且子段强度较高,能够更好的与锚孔内壁形成锚固。
[0013]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子段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
[0014]通过连接件将相邻两个子段连接起来,使得子段在未使用前会存在约束,减小子段的变形,使得锚头能够保存更长的时间。该连接件的强度较低,在锚杆挤压膨胀段内壁时,该连接件会被破坏,进而膨胀段会膨胀,使得膨胀段会张开分成子段。
[0015]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膨胀段远离所述套接段的一端的轴心,所有所述子段均连接所述连接件。
[0016]通过将连接件设置在远离所述套接段的一端、且位于所述膨胀段的轴心,使得所有子段能够更好的被约束,减少子段在未使用前的变形。且通过一个连接件将所有子段连接,便于加工。
[0017]优选的,每个所述子段沿其轴向间隔设有一排所述第一止退耳,每个所述第一止退耳位于对应所述子段的中部。
[0018]通过沿轴向间隔设置一排第一止退耳,能够提高锚固能力。将第一止退耳设置在所述子段的中部,即在相邻两个间隙之间的中部,即是位于每个所述子段的弧线段中部,能够提高锚固能力。
[0019]优选的,所述第一止退耳与所述膨胀段的外表面的夹角为30

60
°

[0020]采用上述角度设置第一止退耳,便于锚头本体进入锚孔的同时,且能够保证第一止退耳能够提供较大的锚固力。
[0021]优选的,所述锚头本体和所述第一止退耳均为工程塑料构件或PE构件,在能够很好的保证锚头的强度的前提下,能够节约成本。
[0022]优选的,所述锚头本体为一体成型构件,相比于连接关系,其便于加工,且能够增强锚头本体使用时的稳定性。
[0023]优选的,所述套接段外表面设有第二止退耳,所述第二止退耳朝向所述锚头本体的后端倾斜设置。
[0024]在套接段设置第二止退耳,进一步提高所述用于锚杆的膨胀式锚头对锚杆的锚固能力。
[0025]优选的,所述第二止退耳与所述套接段的外表面的夹角为30

60
°
。采用上述角度设置第二止退耳,便于锚头本体进入锚孔的同时,且能够保证第二止退耳能够提供较大的锚固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锚杆的膨胀式锚头,包括锚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头本体(1)的外表面为圆台面、圆锥面或圆柱面,所述锚头本体(1)包括位于前端的膨胀段(12)和位于后端的套接段(11),所述膨胀段(12)连接所述套接段(11),所述膨胀段(12)的厚度大于所述套接段(11)的厚度,所述膨胀段(12)的外表面设有若干第一止退耳(141),所述第一止退耳(141)朝向所述锚头本体(1)的后端倾斜设置;所述膨胀段(12)的内表面为圆台形或圆锥形,所述膨胀段(12)沿周向间隔设有若干间隙(15),所有所述间隙(15)穿透所述膨胀段(12)的内表面和外表面,所有所述间隙(15)沿所述锚头本体(1)的轴向设置,所述套接段(11)内部设有内螺纹(13),所述内螺纹(13)用于适配螺纹连接锚杆的外螺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锚杆的膨胀式锚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段(12)沿周向均匀分为三个子段(121),每个所述子段(121)均对应具有所述第一止退耳(141),相邻两个所述子段(121)之间设有所述间隙(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锚杆的膨胀式锚头,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子段(121)之间通过连接件(16)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锚杆的膨胀式锚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6)位于所述膨胀段(12)远离所述套接段(11)的一端的轴心,所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斌李晓峰苏万胜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安吉洛克锚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