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软岩浅埋隧道的支护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6109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5 0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软岩浅埋隧道的支护加固结构,包括钢架、钢筋网、多对混凝土墩、多根锁链、多根拉杆和多个锁链连接扣。钢筋网和钢架依次设在隧道的内表面上;钢架由多榀拱形钢架钢板构成;多对混凝土墩轴向间隔地半埋在隧道的两侧上方地面上的土坑内;多根锁链的两端一一对应地连接在多对混凝土墩的内侧面上的锁链挂钩上;多根拉杆均沿隧道中线方向一一对应地从多榀钢架钢板上的拉杆穿孔中依次插入钢筋网和隧道围岩直到多根拉杆的顶部露出地面,每根拉杆的底部各自通过螺母固定在钢架钢板的内表面上;多个锁链连接扣各自通过螺纹套一一对应地连接在多根拉杆的顶部并连接在多根锁链的中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控制软岩隧道的沉降变形。制软岩隧道的沉降变形。制软岩隧道的沉降变形。

A support and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for shallow buried tunnels in soft r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软岩浅埋隧道的支护加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软岩浅埋隧道的支护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软岩受构造和风化严重影响,节理裂隙发育强,抗压强度低,胶结程度差,或者围岩含有大量泥质和砂质,具有膨胀性的黏土的松、散、软、弱岩层,此类岩石中以页岩、泥岩等抗压强度低于25MPa的岩石居多。从工程实践上把承载为差、围岩松散破碎,稍微施加工程荷载下就出现明显的变形的岩体称作工程软岩。因此在一定埋深和地应力条件下,软弱围岩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易产生大的变形。在隧道实际修建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中,最棘手的就是隧道在软弱围岩中开挖造成的大变形问题,隧道产生大变形易导致围岩失稳。
[0003]目前,软弱围岩大变形的防治及控制技术已然成为地下工程与岩土工程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在治理隧道围岩大变形问题上,除了复杂的支护措施外,确定合理的预留变形量,让围岩释放适当的变形和应力,以保证二次衬砌的安全储备也是一种方法。但这些方法支护的软岩隧道容易产生大变形,软岩和支护结构失去稳定,导致隧道坍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软岩浅埋隧道的支护加固结构,它能够有效的控制软岩隧道的沉降变形,排除施工安全隐患,保证隧道的整体稳定性,从而为隧道的整体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软岩浅埋隧道的支护加固结构,包括钢架、钢筋网、多对混凝土墩、多根锁链、多根拉杆和多个锁链连接扣;其中,
[0006]所述钢筋网和钢架依次设在隧道的内表面上;所述钢架由多榀沿隧道轴向间隔设置且与隧道的洞壁形状适配的拱形钢架钢板构成,每榀钢架钢板的顶部中央均开设一个拉杆穿孔;
[0007]多对混凝土墩沿隧道的轴向间隔地半埋在隧道的两侧上方地面上挖掘的土坑内,每对混凝土墩的内侧面上部各自预埋一个锁链挂钩;
[0008]所述锁链的长度大于等于每对混凝土墩的间距;多根锁链的两端一一对应地连接在多对混凝土墩的内侧面上的锁链挂钩上;
[0009]所述拉杆的底部和顶部各自设有外螺纹,每根拉杆的长度与隧道的顶部埋深适配;多根拉杆均沿隧道中线方向一一对应地从多榀钢架钢板上的拉杆穿孔中依次插入钢筋网和隧道围岩直到多根拉杆的顶部露出地面,且多根拉杆的底部一一对应地遗留在多榀钢架钢板的内表面,使每根拉杆的底部各自通过螺母固定在钢架钢板的内表面上;
[0010]每个锁链连接扣上均带有螺纹套,多个锁链连接扣各自通过螺纹套一一对应地连接在多根拉杆的顶部,使多根拉杆的顶部通过锁链连接扣一一对应地连接在多根锁链的中部。
[0011]上述的用于软岩浅埋隧道的支护加固结构,其中,所述钢架钢板的宽度为 8cm,厚
度为0.5cm,钢架钢板的间距为50cm。
[0012]上述的用于软岩浅埋隧道的支护加固结构,其中,所述钢筋网采用直径为 3.3mm的钢筋制作,网孔呈边长为5cm的正方形。
[0013]上述的用于软岩浅埋隧道的支护加固结构,其中,每对混凝土墩的间距为隧道半径的两倍。
[0014]本技术的用于软岩浅埋隧道的支护结构具有以下特点:将支撑隧道的钢架通过拉杆与地面上的锁链和混凝土墩连接为一体,能够加强对钢架的锚固,能够有效的控制软岩隧道的沉降变形,防止掌子面和拱顶位置出现塌方情况,排除施工安全隐患,保证隧道的整体稳定性,排除安全隐患,从而为隧道的整体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用于软岩浅埋隧道的支护结构的断面图;
[0016]图2是图1中的A

A向视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用于软岩浅埋隧道的支护加固结构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的用于软岩浅埋隧道的支护加固结构,包括钢架1、钢筋网2、多对混凝土墩3、多根锁链4、多根拉杆5和多个锁链连接扣6;其中,
[0020]钢筋网2采用直径为3.3mm的钢筋制作,网孔呈边长为5cm的正方形;
[0021]钢架1由多榀间隔设置且与隧道的洞壁形状适配的钢架钢板10构成,钢架钢板10的宽度为8cm,厚度为0.5cm,钢架钢板10的间距为50cm,每榀钢架钢板10的顶部中央均开设一个拉杆穿孔;
[0022]钢筋网2和钢架1依次设在隧道100的内表面上;
[0023]多对混凝土墩3沿隧道100的轴向间隔地半埋在隧道100的两侧上方地面上挖掘的土坑内,多对混凝土墩3的间距与多榀钢架钢板10的间距相同;每对混凝土墩3的间距最好为隧道半径的两倍;每对混凝土墩3的内侧面上各自预埋一个链条挂钩30;
[0024]锁链4由依次扣接的椭圆形铁环组成,锁链4的长度大于等于每对混凝土墩3的间距;多根锁链4的两端一一对应地连接在多对混凝土墩3的内侧面上的锁链挂钩30上;
[0025]拉杆5的底部和顶部各自设有外螺纹,每根拉杆5的长度与隧道的顶部埋深适配;多根拉杆5均沿隧道中线方向一一对应地从多榀钢架钢板10上的拉杆穿孔中依次插入钢筋网2和隧道围岩直到多根拉杆5的顶部露出地面,且拉杆5的底部遗留在钢架钢板10的内表面,使每根拉杆5的底部各自通过螺母 50固定在钢架钢板10的内表面上;
[0026]每个锁链连接扣6上均带有螺纹套60,多个锁链连接扣6各自通过螺纹套 60一一对应地连接在多根拉杆5的顶部,使多根拉杆5的顶部通过锁链连接扣 6一一对应地连接在多根锁链4的中部。
[0027]本技术的用于软岩浅埋隧道的支护加固结构的施工流程为:进行隧道 100开挖

在隧道100的两侧上方地面上挖坑并现浇混凝土墩3

从隧道内打入拉杆5

铺设铁丝网2

架设钢架1

将钢架钢板10与拉杆5的底部用螺母 50固定

将锁链连接扣6与拉杆5
的顶部连接

将锁链4固定在混凝土墩3上

将锁链连接扣6与锁链4连接。
[0028]本技术的用于软岩浅埋隧道的支护加固结构,将支撑隧道的钢架通过拉杆与地面上的锁链和混凝土墩连接为一体,能够加强对钢架的锚固,能够有效的控制软岩隧道的沉降变形,防止掌子面和拱顶位置出现塌方情况,排除施工安全隐患,保证隧道的整体稳定性,排除安全隐患,从而为隧道的整体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0029]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技术之用,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技术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软岩浅埋隧道的支护加固结构,包括钢架、钢筋网、多对混凝土墩、多根锁链、多根拉杆和多个锁链连接扣;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和钢架依次设在隧道的内表面上;所述钢架由多榀沿隧道轴向间隔设置且与隧道的洞壁形状适配的拱形钢架钢板构成,每榀钢架钢板的顶部中央均开设一个拉杆穿孔;多对混凝土墩沿隧道的轴向间隔地半埋在隧道的两侧上方地面上挖掘的土坑内,每对混凝土墩的内侧面上部各自预埋一个锁链挂钩;所述锁链的长度大于等于每对混凝土墩的间距;多根锁链的两端一一对应地连接在多对混凝土墩的内侧面上的锁链挂钩上;所述拉杆的底部和顶部各自设有外螺纹,每根拉杆的长度与隧道的顶部埋深适配;多根拉杆均沿隧道中线方向一一对应地从多榀钢架钢板上的拉杆穿孔中依次插入钢筋网和隧道围岩直到多根拉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贤宇张晓辉吴维莉曹小林戴国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