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裂缝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5822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裂缝监测装置,包括测量装置和报警装置,测量装置包括主测量尺和副测量尺,主测量尺滑动连接在副测量尺上侧或下侧,主测量尺正面上下两侧以及副测量尺与主测量尺连接侧正面设置有刻度,报警装置包括U形金属触脚、金属指针和报警器,U形金属触脚可滑动的设置在主测量尺远离副测量尺的一侧,金属指针可转动的连接在主测量尺上且其一端位于U形金属触脚内、另一端与副测量尺连接并可随所述副测量尺移动,金属指针与主测量尺转动连接,报警器与金属指针和U形金属触脚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时监测裂缝的变化情况,并且能够在裂缝变化到一定值时进行报警。并且能够在裂缝变化到一定值时进行报警。并且能够在裂缝变化到一定值时进行报警。

A crack monito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裂缝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裂缝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工程建设中基坑、深基坑系统应用广泛,数量大,工况复杂,随着基坑周边变形位移失稳引发的安全事故越来越多,既有建筑裂缝发展趋势引发纠纷,基坑施工引发裂缝增大,乃至失稳,严重威胁着基坑周边人身财产安全及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和公众对施工的不良看法。基坑施工体系作为施工中的重大危险源,对其进行有效监测和预警是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前提之一。
[0003]基坑施工体系在护壁桩、冲孔桩、旋挖桩、土方开挖,土方回填、基坑超载、现场降水等阶段,由于地基的附加应力、土的侧压力、水压力、发生变化可能发生一定的位移和沉降,体系局部位移过大可能发生开裂、坍塌事故,目前,在施工现场使用的既有建筑裂缝监测系统,普遍采用目测、专用检测仪等监测的方式,无法起到实时监测并自动引发预警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用于实时监测裂缝情况的裂缝监测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裂缝监测装置,包括测量装置和报警装置,测量装置包括主测量尺和副测量尺,主测量尺滑动连接在副测量尺上侧或下侧,主测量尺正面上下两侧以及副测量尺与主测量尺连接侧正面设置有刻度,报警装置包括U形金属触脚、金属指针和报警器,U形金属触脚可滑动的设置在主测量尺远离副测量尺的一侧,金属指针可转动的连接在主测量尺上且其一端位于U形金属触脚内、另一端与副测量尺连接并可随副测量尺移动,金属指针与主测量尺转动连接,报警器与金属指针和U形金属触脚电性连接。
[0007]此外,本技术还提供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0008]主测量尺上设置有卡槽,副测量尺上设置有与卡槽连接可沿卡槽滑动的卡块。
[0009]主测量尺和副测量尺分别固定于建筑裂缝两侧时相互连接侧的零刻度线对齐,且金属指针处于竖直状态。
[0010]U形金属触脚通过滑动表盘与主测量尺滑动连接,滑动表盘包括读数表盘和弹簧夹片,U形金属触脚固定设置有读数表盘的正面,弹簧夹片设置在读数表盘的背面用于与主测量尺连接。
[0011]金属指针其中一端间隔设置有两个连接环,主测量尺和副测量尺上分别设置有转轴,金属指针的两个连接环分别套设于主测量尺和副测量尺的转轴上并通过螺母固定。
[0012]进一步地,金属指针的总长度为60mm,两个连接环之间的间距为10mm。
[0013]进一步地,主测量尺与副测量尺连接侧的其中一端连接凸块,副测量尺上设置有
可供凸块伸入并滑动的凹槽,位于主测量尺上的转轴设置在凸块上。
[00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势在于:
[0015]本技术包括测量装置和报警装置,测量装置包括可以相对互动的主测量尺和副测量尺,将主测量尺和副测量尺固定于裂缝两侧时主测量尺远离副测量尺一侧上刻度可以测量裂缝的初始宽度,主测量尺和副测量尺相贴合侧的刻度可以测量裂缝宽度变化量,报警装置的U形金属触脚设置在主测量尺上,金属指针一端位于U形金属触脚内并处于中间位置、另一端与所述副测量尺连接并可随副测量尺移动,金属指针与主测量尺靠近副测量尺的一侧转动连接,当裂缝宽度变化量达到设定值时,金属指针接触U形金属触脚就会形成回路,报警器报警。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主测量尺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副测量尺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主测量尺和副测量尺的侧视图。
[0021]图5是本技术滑动表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U形金属触脚与读数表盘的连接示意图。
[0023]图7是本技术金属指针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是本技术金属指针的连接示意图。
[0025]图9是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
[0026]图中标号:1、主测量尺;11、卡槽;12、凸块;2、副测量尺;21、卡块;22、凹槽;3、U形金属触脚;4、金属指针;41、连接环;5、报警器;6、滑动表盘;61、读数表盘;62、弹簧夹片;7、转轴;8、螺母;9、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描述。
[0028]如图1

9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裂缝监测装置包括测量装置和报警装置,测量装置用于显示裂缝的宽度变化情况,报警装置用于在宽度变化达到设定值时进行报警。
[0029]测量装置包括主测量尺1和副测量尺2,主测量尺1滑动连接在副测量尺2上侧或下侧,在本实施例中,主测量尺1位于副测量尺2上测。
[0030]主测量尺1的左侧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上设置有固定螺栓或结构胶,使用时可以通过固定螺栓或结构胶将主测量尺1固定在裂缝的左侧。主测量尺1正面的上侧和下侧都设置有刻度,上侧的刻度用于测量裂缝的初始宽度,下侧的刻度用于与副测量尺2配合测量裂缝宽宽度变化量。主测量尺1的上侧连接有滑动表盘6,该滑动表盘6包括读数表盘61和弹簧夹片62,读数表盘61的正面设置有刻度、背面连接弹簧夹片62,弹簧夹片62与读数表盘61配
合可夹于主测量尺1上。主测量尺1的下侧设置有卡槽11,用于与副测量尺2上端连接。主测量尺1偏向右侧的下端连接有凸块12,该凸块12的下方设置有转轴7和螺纹连接在转轴7上的螺母8,转轴7包括支撑部和连接部,支撑部的正面与读数表盘61正面处于同一平面上,方便与报警装置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凸块12的设置不会影响主测量尺1和副测量尺2的滑动连接。
[0031]副测量尺2的右侧设置有连接部,该连接部的背后突出于副测量尺2的背后,突出距离与主测量尺1的厚度一致,连接部上设置有固定螺栓或结构胶,使用时可以通过固定螺栓或结构胶将副测量尺2固定在裂缝的右侧。副测量尺2上侧设置有卡块21,卡块21滑动连接在主测量尺1的卡槽11内。副测量尺2的上端设置有刻度,该刻度为正常的毫米刻度且每0.9mm进行一次数字标示。副测量尺2偏向右侧的上端设置有凹槽22,主测量尺1的滑块伸入该凹槽22内并可沿该凹槽22滑动,副测量尺2与主测量尺1连接后它们的正面处于同一平面内。副测量尺2上也设置有转轴7和螺纹连接在转轴7上的螺母8,该转轴7的结构与主测量尺1上的相同,且当主测量尺1下端的零刻度线与副测量尺2下端的零刻度线对齐时主测量尺1上的转轴7和副测量尺2上的转轴7处于同一竖直线上。
[0032]报警装置包括U形金属触脚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裂缝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装置和报警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包括主测量尺(1)和副测量尺(2),所述主测量尺(1)滑动连接在副测量尺(2)上侧或下侧,所述主测量尺(1)正面上下两侧以及副测量尺(2)与主测量尺(1)连接侧正面设置有刻度,所述报警装置包括U形金属触脚(3)、金属指针(4)和报警器(5),所述U形金属触脚(3)可滑动的设置在主测量尺(1)远离副测量尺(2)的一侧,所述金属指针(4)可转动的连接在主测量尺(1)上且其一端位于U形金属触脚(3)内、另一端与所述副测量尺(2)连接并可随所述副测量尺(2)移动,所述报警器(5)与所述金属指针(4)和U形金属触脚(3)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缝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测量尺(1)上设置有卡槽(11),所述副测量尺(2)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11)连接并可沿卡槽(11)滑动的卡块(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缝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测量尺(1)和副测量尺(2)分别固定于建筑裂缝两侧时相互连接侧的零刻度线对齐,且所述金属指针(4)处于竖直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宇红裴幸洲韦超雄韦斌罗伟伟吴廷帅杨祥勇韦伟黄晴堂徐泽健黄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建工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