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挂石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15577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挂石材系统,包括石材板、干挂系统,所述干挂系统包括锚接在混凝土结构墙上的锚板、第一挂件、第二挂件,第一挂件和第二挂件分别固定在石材板的上下两侧上,第一挂件还固定在锚板上,在第一挂件上设有承托槽,第二挂件插入承托槽中。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混凝土结构墙上设置锚板,用于对第一挂件进行固定,使石材板的上端被固定,石材板的下端通过第二挂件插接在第一挂件上,从而在不使用钢材的前提下,实现石材板的干挂,不仅减少钢材使用的同时,还缩短了施工工期,而且结构简单。而且结构简单。而且结构简单。

Dry hanging ston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干挂石材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干挂石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建筑有很多采用石材作为装饰,传统做法可分为湿贴或干挂。当楼层较高时,由于石材的自重较大,一般采用干挂。传统的干挂采用钢材作为龙骨,通过挂件连接,需采用大量的钢材,不利于施工操作及成本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挂石材系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减少钢材的使用,缩短施工工期,而且结构简单。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干挂石材系统,包括石材板、干挂系统,所述干挂系统包括锚接在混凝土结构墙上的锚板、第一挂件、第二挂件,第一挂件和第二挂件分别固定在石材板的上下两侧上,第一挂件还固定在锚板上,在第一挂件上设有承托槽,第二挂件插入承托槽中。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挂件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之间设有朝锚板方向延伸的第一倾斜部,承托槽设于第二连接端上,在第一连接端与石材板相对的一端面上设有第一插接件,在石材板上设有第一转接件,第一转接件上设有与第一插接件相适配的第一卡槽,以使第一转接件通过第一卡槽与第一插接件卡接,实现将石材板与第一挂件连接固定,第一挂件通过第二连接端与锚板连接固定。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端的长度小于第一连接端的长度。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挂件包括第三连接端、插接部,第三连接端与插接部之间设有朝锚板方向延伸的第二倾斜部,第二挂件通过插接部插入承托槽中,以将石材板的下侧固定在对应的第一挂件上;在第三连接端上设有第二插接件,在石材板上设有第二转接件,第二转接件上设有与第二插接件相适配的第二卡槽,以使第二转接件通过第二卡槽与第二插接件卡接,实现将石材板与第二挂件连接固定。
[0008]进一步地,所述锚板通过锚栓和/或膨胀螺栓连接固定在混凝土结构墙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挂件通过锚栓连接固定在锚板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锚栓与混凝土结构墙之间填充有结构胶。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混凝土结构墙上设置锚板,用于对第一挂件进行固定,使石材板的上端被固定,石材板的下端通过第二挂件插接在第一挂件上,从而在不使用钢材的前提下,实现石材板的干挂,不仅减少钢材使用的同时,还缩短了施工工期,而且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剖面图。
[0013]图2是图1中标示A的局部放大图。
[0014]图3是图1中标示B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干挂石材系统,包括石材板1、干挂系统2,所述干挂系统2包括锚接在混凝土结构墙上的锚板3、第一挂件4、第二挂件5,第一挂件4和第二挂件5分别固定在石材板1的上下两侧上,第一挂件4还固定在锚板3上,在第一挂件4上设有承托槽41,第二挂件5插入承托槽41中。
[0017]如图2所示,第一挂件4包括第一连接端42、第二连接端43,第一连接端42与第二连接端43之间设有朝锚板3方向延伸的第一倾斜部44,承托槽41设于第二连接端43远离第一倾斜部44的一端上,第一连接端42与石材板1相邻,第二连接端43与混凝土结构墙相邻,在第一连接端42与石材板1相对的一端面上设有第一插接件45,在石材板1上设有第一转接件6,第一转接件6上设有与第一插接件45相适配的第一卡槽61,以使第一转接件6通过第一卡槽61与第一插接件45卡接,实现将石材板1与第一挂件4连接固定,第一挂件4通过第二连接端43与锚板3连接固定。
[0018]如图3所示,第一插接件45与第一连接端42一体连接,当然还可以如图2所示,在第一插接件45上设有螺杆451,在第一连接端42上设有通孔,第一插接件45的螺杆451插入第一连接端42的通孔中后,通过螺帽拧紧后,将第一插接件45固定在第一连接端42上。
[0019]如图2所示,第二挂件5包括第三连接端51、插接部52,第三连接端51与插接部52之间设有朝锚板3方向延伸的第二倾斜部53,第二挂件5通过插接部52插入承托槽41中,以将石材板1的下侧固定在对应的第一挂件4上,第三连接端51与石材板1相邻,插接部52与混凝土结构墙相邻;在第三连接端51上设有第二插接件54,在石材板1上设有第二转接件7,第二转接件7上设有与第二插接件54相适配的第二卡槽71,以使第二转接件7通过第二卡槽71与第二插接件54卡接,实现将石材板1与第二挂件5连接固定。
[0020]如图3所示,第二插接件54与第三连接端51一体连接,当然还可以如图2所示,在第二插接件54上设有螺杆541,在第三连接端51上设有通孔,第二插接件54的螺杆541插入第三连接端51的通孔中后,通过螺帽拧紧后,将第二插接件54固定在第三连接端51上。
[002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连接端43的长度小于第一连接端42的长度;第三连接端51的长度大于插接部52的长度。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锚板3通过锚栓8和/或膨胀螺栓9连接固定在混凝土结构墙上;优选地,锚板3通过设于锚板3中心的锚栓8以及设于锚板3四周的膨胀螺栓9连接固定在混凝土结构墙上。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挂件4通过锚栓8连接固定在锚板3上,实现共用配件以减少配件的使用,降低施工难度。
[0024]如图1所示,在锚栓8与混凝土结构墙之间填充有结构胶,即在混凝土结构墙的用于安装锚栓8的孔中,在锚栓8与孔之间填充结构胶,从而使提高稳固度。
[0025]在本技术中,锚板3、第一挂件4、第二挂件5、第一转接件6、第二转接件7均采用钢材制成。
[0026]如图2所示,锚栓8的轴线位于两个石材板1之间的缝隙处,当第二挂挂件5与第一挂件4连接后,第一连接端42和第三连接端51的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0027]本技术在不使用钢材的前提下,实现石材板的干挂,不仅减少钢材使用的同时,还缩减了饰面层与墙面的间距,提高建筑空间的使用率,以及缩短了施工工期,而且结构简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挂石材系统,包括石材板(1)、干挂系统(2),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挂系统(2)包括锚接在混凝土结构墙上的锚板(3)、第一挂件(4)、第二挂件(5),第一挂件(4)和第二挂件(5)分别固定在石材板(1)的上下两侧上,第一挂件(4)还固定在锚板(3)上,在第一挂件(4)上设有承托槽(41),第二挂件(5)插入承托槽(41)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挂石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件(4)包括第一连接端(42)、第二连接端(43),第一连接端(42)与第二连接端(43)之间设有朝锚板(3)方向延伸的第一倾斜部(44),承托槽(41)设于第二连接端(43)上,在第一连接端(42)与石材板(1)相对的一端面上设有第一插接件(45),在石材板(1)上设有第一转接件(6),第一转接件(6)上设有与第一插接件(45)相适配的第一卡槽(61),以使第一转接件(6)通过第一卡槽(61)与第一插接件(45)卡接,实现将石材板(1)与第一挂件(4)连接固定,第一挂件(4)通过第二连接端(43)与锚板(3)连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挂石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志波周贵平曹忠情叶文况叶景文张新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宝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