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身前纵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5493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2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车身前纵梁结构,包括前梁体,所述前梁体正面的两侧设置有侧块,所述前梁体正面远离侧块的一侧设置有侧板,所述前梁体外侧的周围设置有侧杠,所述侧杠的内侧设置有内槽,所述侧杠的一侧设置有抗撞结构,所述前梁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续梁杠,所述前梁体顶端的中间处设置有顶块,所述前梁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续梁杠,所述续梁杠正面的一侧设置有挂板,所述续梁杠的一侧设置有辅助结构。该汽车车身前纵梁结构,撞板受到挤压,并且撞板带动套筒进行移动,同时套筒在顶杠的外侧进行滑动,并且卡板与凸板在侧杠的内侧进行活动,这样前梁体在受到挤压时,就不会快速弯曲,解决了纵梁被撞击时过度弯曲的问题。弯曲的问题。弯曲的问题。

A front longitudinal beam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车身前纵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为一种汽车车身前纵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作为日常中较为常见的出行用具,对于我们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的情况下都需要汽车来代步,关于汽车组成部分有很多,比如底盘、发动机等于,但是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较为重要的就是前后纵梁了,车身前纵梁在汽车发生正碰时承受50%

70%的冲击动能,是汽车车身的重要吸能部件。
[0003]现在的纵梁在进行使用时,经常会因为高速碰撞造成弯曲和断裂,而造成弯曲后的纵梁去汽修厂恢复是非常的麻烦的,不仅要进行拉直,还要进行修补和除锈,所以前纵梁的抗撞效果是非常重要的,鉴于此,经过研究,我们得出一种汽车车身前纵梁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车身前纵梁结构,具备抗撞等优点,解决了纵梁被撞击时过度弯曲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车身前纵梁结构,包括前梁体,所述前梁体正面的两侧设置有侧块,所述前梁体正面远离侧块的一侧设置有侧板,所述前梁体外侧的周围设置有侧杠,所述侧杠的内侧设置有内槽,所述侧杠的一侧设置有抗撞结构。
[0006]所述前梁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续梁杠,所述前梁体顶端的中间处设置有顶块,所述前梁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续梁杠,所述续梁杠正面的一侧设置有挂板,所述续梁杠的一侧设置有辅助结构。
[0007]进一步,所述抗撞结构包括顶杠,所述顶杠外侧的一侧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两端设置有卡槽,且卡槽的内侧竖直设置有撞板,所述撞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的顶端设置有凸板,所述凸板与内槽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凸板与内槽之间为卡合连接。
[0008]进一步,所述顶杠外侧的直径等于套筒内侧的直径,且顶杠与前梁体之间为焊接连接。
[0009]进一步,所述卡板与撞板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卡槽与撞板之间为卡合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侧板的宽度等于前梁体的宽度,且侧板与前梁体之间为焊接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辅助结构包括中心轴杆,所述中心轴杆的两端设置有护杠,所述中心轴杆的另一侧设置有滑块,且滑块的一侧设置有竖槽,所述竖槽的外侧设置有卡块,所述竖槽与滑块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竖槽的高度等于卡块内侧的高度。
[0012]进一步,所述卡块与续梁杠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护杠与续梁杠之间为焊接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护杠的长度等于中心轴杆的长度,且中心轴杆与滑块之间为固定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汽车车身前纵梁结构,通过顶杠、套筒、撞板、卡板、凸板、卡槽,能够撞板受到挤压,并且撞板带动套筒进行移动,同时套筒在顶杠的外侧进行滑动,并且卡板与凸板在侧杠的内侧进行活动,这样前梁体在受到挤压时,就不会快速弯曲,解决了纵梁被撞击时过度弯曲的问题。
[0016]2、该汽车车身前纵梁结构,通过护杠、中心轴杆、卡块、竖槽、滑块,能够使得滑块带动中心轴杆进行移动,并且卡块内侧的竖槽帮助滑块进行滑动,然后工作人员就可以根据中心轴杆的位置来拉直前梁体,同时护杠保护中心轴杆不受到损坏,解决了前纵梁在进行拉直时,没有办法确定直线力线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卡板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套筒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卡块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侧杠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前梁体;2、侧杠;3、抗撞结构;301、顶杠;302、套筒;303、撞板;304、卡板;305、凸板;306、卡槽;4、辅助结构;401、护杠;402、中心轴杆;403、卡块;404、竖槽;405、滑块;5、续梁杠;6、侧块;7、侧板;8、顶块;9、挂板;10、内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6,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汽车车身前纵梁结构,包括前梁体1,前梁体1正面的两侧设置有侧块6,前梁体1正面远离侧块6的一侧设置有侧板7,前梁体1外侧的周围设置有侧杠2,侧杠2的内侧设置有内槽10,侧杠 2的一侧设置有抗撞结构3。
[0026]前梁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续梁杠5,前梁体1顶端的中间处设置有顶块8,前梁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续梁杠5,续梁杠5正面的一侧设置有挂板9,续梁杠5的一侧设置有辅助结构4。
[0027]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6,本实施例中的,抗撞结构3包括顶杠301,顶杠301外侧的一侧设置有套筒302,套筒302的两端设置有卡槽306,且卡槽306的内侧竖直设置有撞板303,撞板303的另一侧设置有卡板304,卡板304的顶端设置有凸板305,凸板305与内槽10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凸板305与内槽10之间为卡合连接。
[0028]需要说明的是,撞板303被撞击,并且撞板303与套筒302向后移动,然后套筒302则在顶杠301的外侧滑动,同时卡板304被撞板303挤压并且移动,并且卡板304上的凸板305在内槽10的内侧进行活动,这样卡板304 就会减少套筒302与撞板303的移动速率,同时卡板304跟随凸板305进行移动,当卡板304停止后,此时套筒302停止。
[0029]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6,本实施例中的,顶杠301外侧的直径等于套筒302内侧的直径,且顶杠301与前梁体1之间为焊接连接。
[0030]需要说明的是,顶杠301与前梁体1之间为焊接连接,防止顶杠301发生脱落。
[0031]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6,本实施例中的,卡板304与撞板 303之间为固定连接,且卡槽306与撞板303之间为卡合连接。
[0032]需要说明的是,卡板304与撞板303之间为固定连接,这样防止卡板304 发生脱落。
[0033]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6,本实施例中的,侧板7的宽度等于前梁体1的宽度,且侧板7与前梁体1之间为焊接连接。
[0034]需要说明的是,侧板7与前梁体1之间为焊接连接,防止侧板7发生脱落。
[0035]请参阅图1、图2、图5,本实施例中的,辅助结构4包括中心轴杆402,中心轴杆402的两端设置有护杠401,中心轴杆402的另一侧设置有滑块405,且滑块405的一侧设置有竖槽404,竖槽404的外侧设置有卡块403,竖槽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身前纵梁结构,包括前梁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梁体(1)正面的两侧设置有侧块(6),所述前梁体(1)正面远离侧块(6)的一侧设置有侧板(7),所述前梁体(1)外侧的周围设置有侧杠(2),所述侧杠(2)的内侧设置有内槽(10),所述侧杠(2)的一侧设置有抗撞结构(3);所述前梁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续梁杠(5),所述前梁体(1)顶端的中间处设置有顶块(8),所述前梁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续梁杠(5),所述续梁杠(5)正面的一侧设置有挂板(9),所述续梁杠(5)的一侧设置有辅助结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撞结构(3)包括顶杠(301),所述顶杠(301)外侧的一侧设置有套筒(302),所述套筒(302)的两端设置有卡槽(306),且卡槽(306)的内侧竖直设置有撞板(303),所述撞板(303)的另一侧设置有卡板(304),所述卡板(304)的顶端设置有凸板(305),所述凸板(305)与内槽(10)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凸板(305)与内槽(10)之间为卡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前纵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杠(301)外侧的直径等于套筒(302)内侧的直径,且顶杠(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宁管恩成纪晓秀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富兴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