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载带定位驱动调节装置,其包括固定座、第一燕尾座和电机前固定座,第一燕尾座固定在固定座上,第一燕尾座上设置有第一燕尾,第一燕尾座的背面设置有第二燕尾座,第二燕尾座上设置有第二燕尾,第二燕尾的一端垂直固定在第一燕尾上,电机前固定座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电机,第二燕尾的另一端固定在电机前固定座的另一侧面上,第一燕尾座上的第一偏心轴的一端插入第一燕尾上的第一腰型孔,第二燕尾座上的第二偏心轴的一端插入第二燕尾上的第二腰型孔,第二燕尾座的外侧设置有棘轮,棘轮与电机的工作轴的外端固定连接,棘轮的轮齿与牵引孔相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载带定位驱动调节装置可以实现驱动载带的定位棘轮快速精确的位置调整。速精确的位置调整。速精确的位置调整。
A belt positioning drive adjus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带定位驱动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载带定位驱动调节装置,属于电子产品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电阻、电感、电容等电子产品的生产以及检测中,有时候要将产品置入到载带中以进行相应的生产工序,对载带的定位精度要求很高,直接会影响到产品的生产品质和效率,因此涉及到载带的定位驱动调节,使载带处于正确的位置来进行载带的驱动。之前载带的驱动定位装置需要通过千分表进行XYZ三向调整,通常松任一方向的安装螺栓都会导致其它零件产生变位,组装调整困难,精度低;原来用U型槽的方式定XY方向,固定螺栓松开时整个机构易产生倾斜,造成千分表打表不准;原来Y向调节采用双边螺栓调节机构,千分表打表难度大,难保证调节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载带定位驱动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载带的位置并驱动所述载带,所述载带上设置有牵引孔,所述载带定位驱动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座、第一燕尾座和电机前固定座,所述第一燕尾座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一燕尾座上设置有第一燕尾,所述第一燕尾座的背面垂直设置有第二燕尾座,所述第二燕尾座上设置有第二燕尾,所述第二燕尾的一端垂直固定在第一燕尾上,所述电机前固定座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第二燕尾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电机前固定座的另一侧面上,所述第一燕尾座上设置有第一偏心轴,所述第一燕尾上设置有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一偏心轴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燕尾座并插入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二燕尾座上设置有第二偏心轴,所述第二燕尾上设置有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二偏心轴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燕尾座并插入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二燕尾座的外侧设置有棘轮,所述棘轮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电机的工作轴的外端固定连接,所述棘轮的轮齿与所述牵引孔相配。
[0004]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两处调节螺栓,所述两处调节螺栓从所述第一燕尾座的两侧顶住所述第一燕尾座。
[0005]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两处调节片,所述两处调节片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燕尾座的两侧,所述两处调节螺栓各自分别穿过一处所述调节片顶住所述第一燕尾座。
[0006]优选的,所述电机前固定座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外侧设置有后固定座,所述电机前固定座与后固定座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机前固定座和后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后固定座的外侧设置有电机运行监测编码器安装座,所述后固定座与电机运行监测编码器安装座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后固定座和电机运行监测编码器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运行监测编码器安装座的一侧面上安装有电机运行监测编码器。
[0007]优选的,所述电机运行监测编码器安装座的另一侧面上安装有调节手轮,所述调节手轮位于所述后固定座与电机运行监测编码器安装座之间。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载带定位驱动调节装置通过利用简单的燕尾槽稳定导向结构实现了用于驱动载带的定位棘轮快速精确的XYZ方向位置调整,使调节装置保持高的调节位置精度,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调节的快捷性和精度,XZ向通过偏心轴与腰型孔精密配合的模式替代螺栓调节,消除了原用螺栓调节的螺丝与螺母间隙产生的精度偏差,提高了调节精度。
附图说明
[000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0]图1至图3是本技术载带定位驱动调节装置不同视图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4是本技术载带定位驱动调节装置在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5是本技术载带定位驱动调节装置实施例中所述的XYZ方向的示意图;
[0013]图6是本技术载带定位驱动调节装置中第二燕尾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7是本技术载带定位驱动调节装置实施例中第一偏心轴(第二偏心轴)与第一腰型孔(第二腰型孔)的位置示意图。
[0015]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电机前固定座,2、第一连接杆,3、后固定座,4、调节片,5、第二燕尾座,6、固定座,7、第一燕尾座,8、第二燕尾,9、第一燕尾,10、载带,10X、牵引孔,11、电机,12、调节手轮,13、棘轮,14、第二连接杆,15、调节螺栓,16、第二偏心轴,17、第一螺栓,18、第一偏心轴,19、第二螺栓,20、第一腰型孔,21、台板,22、第二腰型孔,23、电机运行监测编码器,24、分度盘,25、第三螺栓,26、电机运行监测编码器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本技术实施例:
[0018]请参阅图1至图7,本技术的载带定位驱动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座6、第一燕尾座7和电机前固定座1,所述第一燕尾座7固定在固定座6上,所述第一燕尾座7上设置有第一燕尾9,所述第一燕尾座7的背面垂直设置有第二燕尾座5,所述第二燕尾座5上设置有第二燕尾8,所述第二燕尾8的一端垂直固定在第一燕尾9上,所述电机前固定座1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电机11,所述第二燕尾8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电机前固定座1的另一侧面上,所述第一燕尾座7上设置有第一偏心轴18,所述第一燕尾9上设置有第一腰型孔20,所述第一偏心轴18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燕尾座7并插入第一腰型孔20,所述第二燕尾座5上设置有第二偏心轴16,所述第二燕尾8上设置有第二腰型孔22,所述第二偏心轴16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燕尾座5并插入第二腰型孔22,所述第二燕尾座5的外侧设置有棘轮13,所述棘轮13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电机11的工作轴的外端固定连接,所述棘轮13上的轮齿与载带10上的牵引孔10X相配,
棘轮13上的轮齿插入牵引孔10X内,棘轮13转动时带动载带10移动。
[0019]优选的,所述固定座6上设置有两处调节螺栓15,所述两处调节螺栓15从所述第一燕尾座7的两侧顶住所述第一燕尾座7。
[0020]优选的,所述固定座6上设置有两处调节片4,所述两处调节片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燕尾座7的两侧,所述两处调节螺栓15各自分别穿过一处所述调节片4顶住所述第一燕尾座7。
[0021]优选的,所述电机前固定座1远离所述固定座6的一侧外侧设置有后固定座3,所述电机前固定座1与后固定座3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2,所述第一连接杆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机前固定座1和后固定座3固定连接,所述后固定座3的外侧设置有电机运行监测编码器安装座26,所述后固定座3与电机运行监测编码器安装座26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4,所述第二连接杆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后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带定位驱动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载带的位置并驱动所述载带,所述载带上设置有牵引孔,所述载带定位驱动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座、第一燕尾座和电机前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燕尾座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一燕尾座上设置有第一燕尾,所述第一燕尾座的背面垂直设置有第二燕尾座,所述第二燕尾座上设置有第二燕尾,所述第二燕尾的一端垂直固定在第一燕尾上,所述电机前固定座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第二燕尾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电机前固定座的另一侧面上,所述第一燕尾座上设置有第一偏心轴,所述第一燕尾上设置有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一偏心轴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燕尾座并插入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二燕尾座上设置有第二偏心轴,所述第二燕尾上设置有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二偏心轴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燕尾座并插入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二燕尾座的外侧设置有棘轮,所述棘轮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电机的工作轴的外端固定连接,所述棘轮的轮齿与所述牵引孔相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带定位驱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两处调节螺栓,所述两处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友良,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世诠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