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用轴端光电转速传感器及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4949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用轴端光电转速传感器及制造方法,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包括:载体,包括器座,和与器座通过紧固件相连的外罩,其中,由器座和外罩拼接形成空腔;机械转动模块,一端伸入该空腔内,另一端贯穿器座,并与列车车轴插接配合;信号采集模块,至少包括一个信号采集单元,其中,该信号采集单元包括连接于器座上的信号采集外壳,并在信号采集外壳内安装有两个信号采集器,且两个信号采集器的输出端伸出信号采集外壳,并对准光栅片;信号传输模块,通过紧固件连接于器座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信号采集模块中设置两个信号采集器,实现双通道信号的输出。实现双通道信号的输出。实现双通道信号的输出。

A shaft end photoelectric speed sensor for rail transit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用轴端光电转速传感器及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
,涉及一种光电转速传感器,特别是一种轨道交通用轴端光电转速传感器及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光电转速传感器安装于各种类型机车轴端,为机车提供运行速度及运动方向,是机车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感器输入轴与被测轮轴相连接,被测轮轴带动传感器输入轴旋转,被测轮轴转速与输入轴转速相等,利用光电模块的光电效应,产生与车轮转速成比例的电脉冲信号,从而实现测速。
[0003]中国专利(CN202204824U)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用光电转速传感器,包括由罩与器座构成的外壳、轴组件、光栅、光电模块,所述轴组件包括轴、单列深沟球轴承、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联轴器及方榫组件,双列角接触轴承套在轴上,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内挡圈一端用轴的轴肩固定,另一端内挡圈用轴承定位套固定,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外挡圈由器座固定,双列角接触轴承上方设置单列深沟球轴承,单列深沟球轴承内挡圈一端用轴的另一轴肩固定,另一端内挡圈用轮芯固定,轴下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方榫组件;所述光栅直接固定在轴上,并与光电模块配套;所述光电模块的光电元器件为光电编码器。该光电转速传感器更加可靠、稳定、精确和寿命长。
[0004]但是,上述所述的光电转速传感器仅能实现单通道的信号输出,而无法实现双通道,甚至多通道的信号输出,从而导致光电转速传感器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双通道或者多通道信号输出的光电转速传感器。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轨道交通用轴端光电转速传感器,包括:载体,包括器座,和与器座通过紧固件相连的外罩,其中,由器座和外罩拼接形成空腔;机械转动模块,一端伸入该空腔内,另一端贯穿器座,并与列车车轴插接配合,其中,机械转动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转动单元和输出单元,且该转动单元包括主轴,并沿主轴的轴线方向由上至下依次嵌套有锁紧件、压板、光栅片、轮芯、定位套、双列角接触轴承以及端盖,通过锁紧件与主轴之间的螺纹配合,以及端盖与器座之间的紧固配合,实现对压板、光栅片、轮芯、定位套、双列角接触轴承在主轴上的固定;输出单元包括联轴器组件和方榫组件,且联轴器组件通过紧固件与主轴相连,方榫组件通过紧固件与联轴器组件相连;信号采集模块,至少包括一个信号采集单元,其中,该信号采集单元包括连接于器座上的信号采集外壳,并在信号采集外壳内安装有两个信号采集器,且两个信号采集器的输出端伸出信号采集外壳,并对准光栅片;
信号传输模块,通过紧固件连接于器座上。
[0007]在上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轴端光电转速传感器中,信号采集单元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信号采集单元沿主轴的轴线方向呈环形设置。
[0008]在上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轴端光电转速传感器中,器座上沿主轴的轴线方向设置有环形凸台,并在环形凸台上设置有与信号传输模块位置相对应的避让槽,其中,信号采集单元连接于环形凸台上。
[0009]在上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轴端光电转速传感器中,器座上设置有与外罩相连的安装平面,且沿安装平面下凹形成第一凹腔,其中,环形凸台设置于第一凹腔的腔底,且环形凸台的外侧边缘与第一凹腔的腔壁之间形成第一环形凹槽,该第一环形凹槽作为信号传输模块中电缆的走线通道。
[0010]在上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轴端光电转速传感器中,外罩内设置有第二凹腔,当外罩连接于器座上时,第一凹腔与第二凹腔拼接形成空腔,且锁紧件、压板、光栅片、轮芯、定位套以及双列角接触轴承位于该空腔内,其中,外罩上与器座相连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环形凹槽,且在第二环形凹槽内嵌装有密封圈。
[0011]在上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轴端光电转速传感器中,端盖内设置有密封垫和油封,其中,端盖与器座之间形成静密封,端盖与主轴之间形成动密封。
[0012]在上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轴端光电转速传感器中,联轴器组件的外围设置有联轴器护套,并在联轴器护套内填充有润滑油脂。
[0013]在上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轴端光电转速传感器中,信号传输模块采用多重密封结构,与器座之间采用端面密封,并在电缆的外围通过设置护套管,其中,在护套管的两端通过波纹管接头与电缆形成扣压配合。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用轴端光电转速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S1:拼接信号采集单元;S2:拼接转动单元;S3:拼接输出单元;S4:拼接信号传输模块S5:将S2中的转动单元安装于器座上,并通过端盖完成转动单元与器座之间的连接;S6:将S3中的输出单元连接于S5中的结构上,完成机械传动模块在器座上的安装;S7:通过紧固件将S1中的信号采集单元与S4中的信号传输模块连接于器座上,并完成信号采集单元与信号传输模块之间的电连;S8:将外罩连接于器座上,完成光电转速传感器的装配。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轨道交通用轴端光电转速传感器,通过在信号采集模块中设置两个信号采集器,实现双通道信号的输出,另外,由于集成了两个电子元器件的信号采集单元通过紧固件连接于器座上,并通过计算调整两个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相对相位差,从而实现两个电子元器件之间相位差的恒定,以及信号的稳定输出;(2)、在器座上设置下凹式的第一凹腔,且信号采集单元安装于第一凹腔腔底的环形凸台上,使得信号采集单元中的部分结构位于器座内部,从而缩短了光电转速传感器在
主轴轴线方向上的高度,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安装平面呈一体式的平面结构,并结合信号采集单元安装于第一凹腔内,从而解决了安装平面发生渗漏的现象,提高电子元器件使用的可靠性。进而实现电子元器件的微小化、轻量化;(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轨道交通用轴端光电转速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将各个零散的部件形成对应的模块化结构,而后再将模块化结构进行拼装,以此完成光电转速传感器的装配,从而提高了光电转速传感器的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轨道交通用轴端光电转速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所示光电转速传感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图2所示的剖视图A

A。
[0019]图4是图2所示光电转速传感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图4所示光电转速传感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器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00、载体;110、器座;111、环形凸台;112、避让槽;113、安装平面;114、第一凹腔;115、第一环形凹槽;120、外罩;121、第二凹腔;122、第二环形凹槽;200、转动单元;210、主轴;220、锁紧件;221、动垫片;222、螺母;230、压板;240、光栅片;250、轮芯;260、定位套;270、双列角接触轴承;280、端盖;281、密封垫;282、油封;300、输出单元;310、联轴器组件;311、联轴器护套;320、方榫组件;400、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用轴端光电转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包括器座,和与器座通过紧固件相连的外罩,其中,由器座和外罩拼接形成空腔;机械转动模块,一端伸入该空腔内,另一端贯穿器座,并与列车车轴插接配合,其中,机械转动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转动单元和输出单元,且该转动单元包括主轴,并沿主轴的轴线方向由上至下依次嵌套有锁紧件、压板、光栅片、轮芯、定位套、双列角接触轴承以及端盖,通过锁紧件与主轴之间的螺纹配合,以及端盖与器座之间的紧固配合,实现对压板、光栅片、轮芯、定位套、双列角接触轴承在主轴上的固定;输出单元包括联轴器组件和方榫组件,且联轴器组件通过紧固件与主轴相连,方榫组件通过紧固件与联轴器组件相连;信号采集模块,至少包括一个信号采集单元,其中,该信号采集单元包括连接于器座上的信号采集外壳,并在信号采集外壳内安装有两个信号采集器,且两个信号采集器的输出端伸出信号采集外壳,并对准光栅片;信号传输模块,通过紧固件连接于器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轴端光电转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信号采集单元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信号采集单元沿主轴的轴线方向呈环形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轴端光电转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器座上沿主轴的轴线方向设置有环形凸台,并在环形凸台上设置有与信号传输模块位置相对应的避让槽,其中,信号采集单元连接于环形凸台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轴端光电转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器座上设置有与外罩相连的安装平面,且沿安装平面下凹形成第一凹腔,其中,环形凸台设置于第一凹腔的腔底,且环形凸台的外侧边缘与第一凹腔的腔壁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承书吕阳刘丹张燕亮郑华雄郑良广吴丽萍庞宇龙杨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