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冷冻施工法的基坑智能支护桩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冻施工法与基坑支护桩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冷冻施工法的基坑智能支护桩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基坑工程向着深、密、差、频的方向发展,即开挖深度越来越大,基坑的周边建筑物越来越密集,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越来越差,基坑发生的事故越来越频繁;我国每年都会发生多起和基坑开挖有关的工程事故,而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有:锚固锚杆、支护桩等基坑支护体承载力不足;基坑降水失败,坡脚出现管涌或基底隆起而发生事故;基坑施工过程中未进行基坑监测,没有及时针对基坑变形采取相关措施等等。
[0003]在基坑防护工程中,含水的淤泥、流砂、地质破碎带等整体性差的地基土是防护的困难对象,而采用冷冻法冻结加固的土体整体性好,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和抗拉强度等力学特性有显著提高,可实现不漏水,在富水层、裂隙岩层或一些不稳定的地层中施工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若能有效地将冷冻法与基坑支护结构相结合,提高基坑支护挡土能力,并使其具有良好的止水作用,将会给基坑防护带来可观的实际应用价值。
[000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既可以冻结土又能承载的新型基坑智能支护桩,适用于深度大、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差的基坑防护,具有显著的实际应用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冷冻施工法的基坑智能支护桩系统,该装置通过相关测量仪器实时监测基坑水位与变形,由电脑端基于监测数据智能控制冷冻桩冻结厚度与液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基于冷冻施工法的基坑智能支护桩系统,包括冷冻桩、支护监测组、支护调控组、连接组件,所述支护监测组由各测量仪器组成,其监测基坑水位与变形、冻土形成厚度;所述支护调控组由冷冻智控电脑端、冻结站、液压设备组成,所述冻结站与液压设备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冷冻桩连接,所述智控电脑端可基于监测数据智能调控冻结站与液压设备,调整所述冷冻桩的冻结功率与液压强度;其中,所述冷冻桩包括长冷冻桩(11)、斜撑冷冻桩(4)、冷冻管(9),与支护排桩(1);所述长冷冻桩(11)相对支护排桩(1)平行布置,所述斜撑冷冻桩(4)斜向支撑支护排桩(1),所述冷冻管(9)设于支护排桩(1)底部;其中,所述支护监测组由水位测管(10)、土压测管(2)、测倾仪(18)、测温管(8)组成;所述水位测管(10)设在长冷冻桩(11)外侧,以监测基坑水位,所述土压测管(2)设在支护排桩(1)与长冷冻桩(11)之间,以监测支护排桩(1)的承压状态,所述侧倾仪(18)固定在支护排桩(1)上,以测量支护排桩(1)相对垂直方向的偏角,进而反映出基坑变形,所述测温管(8)布置在所述冷冻桩(11)周围,以测量冻土形成的厚度,各测量仪器的监测数据都共享至冷冻智控电脑端;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汇入支管(5)、流出支管(6)、连接管(5
‑
1)、管道放置架(7)、盐水汇入管道(12)、盐水流出管道(13)、管接构件(17
‑
1),所述汇入支管(5)通过连接管(5
‑
1)与盐水汇入管道(12)连接,所述流出支管(6)通过连接管(5
‑
1)与盐水流出管道(13);管道间通过所述管接构件(17
‑
1)实现连接,汇入支管(5)与流出支管(6)与所述斜撑冷冻桩(4)连接,以进行冷冻桩内的盐水循环,所述盐水汇入管道(12)、盐水流出管道(13)放置在管道放置架(7)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冷冻施工法的基坑智能支护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管(9)由流出管口(9
‑
1)、汇入管口(9
‑
2)、冷冻管道(9
‑
6)组成,所述冷冻管道(9
‑
6)内设有管内分隔壁(9
‑
5),将管道分隔为汇入管腔(9
‑
3)、流出管腔(9
‑
4),所述汇入管口(9
‑
2)与盐水汇入管道(12)连接,所述流出管口(9
‑
1)与盐水流出管道(1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冷冻施工法的基坑智能支护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冷冻桩(4)由方形钢板(4
‑
1)、续接桩节(4
‑
2)、冷冻桩节(4
‑
3)、斜撑冷冻桩转换头(15)构成,所述续接桩节(4
‑
2)、冷冻桩节(4
‑
3)为管桩桩节,通过与所述斜撑冷冻桩转换头(15)嵌套焊接实现连接,所述方形钢板(4
‑
1)焊接在所述续接桩节(4
‑
2)端部,所述冷冻桩节(4
‑
3)埋入地基内,所述方形钢板(4
‑
1)与混凝土横梁(3)一起浇筑,对支护排桩(1)斜向支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冷冻施工法的基坑智能支护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冷冻桩(11)包括续接管桩(11
‑
1)、锥形管桩(11
‑
2)、长冷冻桩转换头(14),续接管桩(11
‑
1)、锥形管桩(11
技术研发人员:黄挺,罗成未,戴国亮,赵仲新,彭惠,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东固建设科技有限公司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