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装的电子产品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4491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组装的电子产品散热器,装置主体包含有固定外壳和安装底座,固定外壳的表面设置有散热口,安装底座的顶端安装有插口,其安装底座的一端设置有循环管,循环管的中部设置有水泵,水泵的一端安装有固定杆,安装底座的内侧中部安装有底板,底板的表面设置有散热板,散热板一侧表面设置有制冷片,制冷片的表面安装有冷却管,其冷却管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储水槽,底板的两端中部设置有连接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对应可便于拆装的电子产品散热结构,仅吸附于表面即可构成简单的换热效应,在接入外接电源后即可大幅度降低电子产品的温度,避免因温度过高导致电子产品的寿命降低。寿命降低。寿命降低。

An electronic product radiator convenient for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组装的电子产品散热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产品散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组装的电子产品散热器。

技术介绍

[0002]电子产品的性能越来越强大,而集成度和组装密度不断提高,导致其工作功耗和发热量的急剧增大。据统计,电子元器件因热量集中引起的材料失效占总失效率的65%

80%,热管理技术是电子产品考虑的关键因素,在面对原装散热功能较差的情况下,通常会加装其它的辅助散热结构,以实现电子产品的进一步散热效果。
[0003]然而现有的辅助散热产品通常仅为风冷散热结构,仅针对于笔记本等无显卡自带散热的结构可形成降温效应,而在炎热天气下,无论是笔记本或手机以及电子控制模块等物体,在长时间情况下其内部的热量仅由自然散热或简单的风冷散热均无法达到良好的散热效应,因此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电子产品散热器。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组装的电子产品散热器,包括装置主体,其装置主体包含有控制模块,所述装置主体包含有固定外壳和安装底座,所述固定外壳的表面设置有散热口,其固定外壳的两侧表面设置有持握槽,持握槽内侧设置有长螺钉,所述安装底座的顶端安装有插口,其安装底座的一端设置有循环管,循环管的中部设置有水泵,水泵的一端安装有固定杆,所述散热口的内侧设置有风扇,所述安装底座的内侧中部安装有底板,底板的表面设置有散热板,散热板一侧表面设置有制冷片,制冷片的表面安装有冷却管,其冷却管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储水槽,所述底板的两端中部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表面设置有螺栓孔,所述储水槽包含有上水槽和下水槽,其中上水槽的一端设置有出水口,下水槽的一端设置有入水口,所述上水槽和下水槽之间设置有连接板,其连接板内侧安装有回型板,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有伸缩弹簧杆,伸缩弹簧杆的一端设置有伸缩板。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却管和制冷片均设置于远离循环管一侧,所述循环管分别与出水口和入水口为固定连接,其中水泵和底板之间通过固定杆为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和连接板通过连接杆为固定连接,所述回型板和安装底座通过连接板为固定连接,回型板的内侧设置有水包,水包分别与上水槽和下水槽通过柔性管相连接,且水包设置于伸缩板的外侧,与回型板呈镶嵌设置。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包是由橡胶材料制作而成,所述柔性管为波纹管或PVC管材料构成,其中水包和下水槽之间的连接结构设置有出口单向阀,水包和上水槽之间的连接结构设置有入口单向阀。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长螺钉的贯穿于螺栓孔至安装底座的外表
面,其中长螺钉的表面设置有旋转螺纹,长螺钉的一端安装有轴承座,轴承座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的表面设置有外吸盘,其固定块的一端设置有内吸盘。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制冷片的表面设置有框架结构,其框架结构内侧设置有不少于两个制冷片,所述冷却管在制冷片表面呈弯曲状设置。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模块包含有MCU微控芯片、时钟芯片、温度感应触头和电源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水泵、风扇和制冷片为电性连接,其中电源模块和制冷片呈单独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长螺钉和轴承座为可拆卸连接,所述轴承座和固定块呈固定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对应可便于拆装的电子产品散热结构,仅吸附于表面即可构成简单的换热效应,在接入外接电源后即可大幅度降低电子产品的温度,避免因温度过高导致电子产品的寿命降低,特别是所设置的独特吸附结构,能够在手持的情况下同步将电子产品本体固定于手上。
[0013]2:本专利技术可在基于风冷散热的基础上设计结合对应的水冷散热效应,特别是可针对于对应的电子产品具体的机构,如GPU、CPU或手机的中心散热以及四周散热效应,在面对模块化的电子产品下可具有针对性的按照单独水冷或水冷加上风冷的策略进行调节。
[0014]3:本专利技术还能够进一步根据散热的效率针对水冷的散热效率调节,以单个制冷片的功率大小可达到整体装置在内部散热的同时,降低因内外温差过大导致的结露现象,尤其是在面对更细致化的散热策略调节中,能够使散热装置完全契合需要散热的电子产品。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储水槽结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安装底座结构仰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伸缩板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制冷片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长螺钉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主体;2、固定外壳;201、散热口;202、持握槽;203、风扇;3、安装底座;301、插口;302、循环管;303、水泵;304、固定杆;4、长螺钉;401、轴承座;402、固定块;403、外吸盘;404、内吸盘;5、底板;501、散热板;502、制冷片;503、冷却管;504、连接杆;505、螺栓孔;506、伸缩弹簧杆;507、伸缩板;6、储水槽;601、上水槽;602、下水槽;603、出水口;604、入水口;605、柔性管;7、连接板;701、回型板;8、水包。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
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7]实施例1如图1

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电子产品散热器,包括装置主体1,其装置主体1包含有控制模块,所述装置主体1包含有固定外壳2和安装底座3,所述固定外壳2的表面设置有散热口201,其固定外壳2的两侧表面设置有持握槽202,持握槽202内侧设置有长螺钉4,所述安装底座3的顶端安装有插口301,其安装底座3的一端设置有循环管302,循环管302的中部设置有水泵303,水泵303的一端安装有固定杆304,所述散热口201的内侧设置有风扇203,所述安装底座3的内侧中部安装有底板5,底板5的表面设置有散热板501,散热板501一侧表面设置有制冷片502,制冷片502的表面安装有冷却管503,其冷却管503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储水槽6,所述底板5的两端中部设置有连接杆504,连接杆504的表面设置有螺栓孔505,所述储水槽6包含有上水槽601和下水槽602,其中上水槽601的一端设置有出水口603,下水槽602的一端设置有入水口604,所述上水槽601和下水槽602之间设置有连接板7,其连接板7内侧安装有回型板701,所述底板5的一端设置有伸缩弹簧杆506,伸缩弹簧杆506的一端设置有伸缩板507。
[0018]进一步的,冷却管503和制冷片502均设置于远离循环管3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组装的电子产品散热器,包括装置主体(1),其装置主体(1)包含有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包含有固定外壳(2)和安装底座(3),所述固定外壳(2)的表面设置有散热口(201),其固定外壳(2)的两侧表面设置有持握槽(202),持握槽(202)内侧设置有长螺钉(4),所述安装底座(3)的顶端安装有插口(301),其安装底座(3)的一端设置有循环管(302),循环管(302)的中部设置有水泵(303),水泵(303)的一端安装有固定杆(304),所述散热口(201)的内侧设置有风扇(203),所述安装底座(3)的内侧中部安装有底板(5),底板(5)的表面设置有散热板(501),散热板(501)一侧表面设置有制冷片(502),制冷片(502)的表面安装有冷却管(503),其冷却管(503)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储水槽(6),所述底板(5)的两端中部设置有连接杆(504),连接杆(504)的表面设置有螺栓孔(505),所述储水槽(6)包含有上水槽(601)和下水槽(602),其中上水槽(601)的一端设置有出水口(603),下水槽(602)的一端设置有入水口(604),所述上水槽(601)和下水槽(602)之间设置有连接板(7),其连接板(7)内侧安装有回型板(701),所述底板(5)的一端设置有伸缩弹簧杆(506),伸缩弹簧杆(506)的一端设置有伸缩板(5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电子产品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503)和制冷片(502)均设置于远离循环管(302)一侧,所述循环管(302)分别与出水口(603)和入水口(604)为固定连接,其中水泵(303)和底板(5)之间通过固定杆(304)为固定连接,所述底板(5)和连接板(7)通过连接杆(504)为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
申请(专利权)人:沛县朗润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