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机结构及其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414244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机结构,主要包括有内支架组件、主板组件、固定支架和发热体组件,通过内支架组件、主板组件、固定支架和发热体组件之间的互相配合,使得主机结构的结构简单,装配简单,可避免使用螺栓固定,固定和装配过程简单,各部件结构安装紧凑、不松动,解决了空间占比达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主机结构的装配方法,配合主机结构,能够减少装配工艺步骤,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组装后的主机结构稳定、不松动,且结构紧凑、空间占比小。空间占比小。空间占比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机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熔胶生成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主机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热熔胶生成装置中,主机结构由多个部件装配而成,多个部件的装配需要考虑各个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和连接关系,不仅过程繁琐、组装效率低、容易松动,且使得结构不够紧凑、空间占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主机结构及其装配方法,能够解决现有的主机结构装配复杂、组装效率低、容易松动、空间占比较大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主机结构,包括有:内支架组件,其包括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有第一安装座、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下方的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向下延伸形成有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并围设形成放置电池的电池仓,且所述第一侧壁的侧面具有敞口以使得所述电池仓具有用以供所述电池进出的仓口;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上设置有电路板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座设有第三安装槽;主板组件,其包括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的电路板安装槽内且所述电路板遮挡所述电池仓的仓口以能够阻挡电池从电池仓内出来;固定支架,其与所述第二安装座装配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具有位于所述第三安装槽下方的第四安装槽;发热体组件,其一端装配于所述第三安装槽内,另一端装配于所述第四安装槽内。
[0005]可选的,所述电路板安装槽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底部的第一安装槽、开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并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相对设置的第二安装槽、以及开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并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相连通的第五安装槽;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装配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上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下端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第二电路板位于第五安装槽内,且所述第一电路板遮挡所述电池仓的仓口以阻挡所述电池从电池仓内出来。
[0006]可选的,所述第二安装座具有第四侧壁,所述第四侧壁上设有第二扣合部;所述固定支架具有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整体为环形并形成所述第四安装槽,所述第三侧壁围设于所述第二侧壁外侧且所述第三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形成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内设有第一扣合部;所述第四侧壁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内,且所述第一扣合部与第二扣合部扣合连接。
[0007]可选的,主机结构还包括有外壳和底盖;
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内支架组件、主板组件、固定支架和发热体组件的外围并与所述内支架组件装配连接;所述底盖盖设在所述外壳的底部并与所述固定支架装配连接。
[0008]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主机结构的装配方法,所述主机结构包括有内支架组件、主板组件、固定支架和发热体组件;所述内支架组件包括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有第一安装座、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下方的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向下延伸形成有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并围设形成放置电池的电池仓,且所述第一侧壁的侧面具有敞口以使得所述电池仓具有用以所述供电池进出的仓口;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上设置有电路板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座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主板组件包括有电路板;所述固定支架设有第四安装槽;所述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先组装好所述内支架组件、主板组件、固定支架和发热体组件;将所述电池安装到电池仓内,再将所述电路板安装到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的电路板安装槽内,此时所述电路板遮挡所述电池仓的仓口以能够阻挡电池从电池仓内出来;将所述发热体组件的一端装配于所述第三安装槽内;将所述固定支架装配到所述第二安装座上,此时所述发热体组件的另一端装配于所述固定支架的第四安装槽内。
[0009]可选的,所述主机结构还包括有外壳和底盖;所述内支架组件、主板组件、固定支架和发热体组件装配好后,整体套入所述外壳内,且所述内支架组件与所述外壳装配连接;将所述底盖从下往上盖设在所述外壳的底部并与所述固定支架装配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底盖上设置有定位卡块或定位卡槽,所述固定支架上对应设置有定位卡槽或定位卡块,所述底盖与所述固定支架通过所述定位卡块与定位卡槽相卡接。
[0011]优选的,所述内支架组件的外周凸伸设置有第一凸肋;所述外壳的内壁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内支架组件安装到所述外壳内时,所述第一凸肋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并向下抵接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所述底盖从下往上盖设在所述外壳的底部并与所述内支架组件装配连接时,向上抵接所述外壳的底端。
[0012]可选的,所述电路板安装槽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底部的第一安装槽、开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并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相对设置的第二安装槽、以及开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并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相连通的第五安装槽;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装配连接后,将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上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下端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并将所述第二电路板位于第五安装槽内,此时所述第一电路板遮挡所述电池仓的仓口以阻挡所述电池从电池仓内出来。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电路板开设有插槽,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印刷电路,所述第二电路板的端部延伸有插脚,所述插脚设有导电端子,所述插脚插接于插槽内,且所述插脚上
的导电端子贴合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印刷电路。
[0014]优选的,所述第二电路板横向设置并位于所述电池仓的下方;所述第一电路板竖向设置并位于所述电池仓与发热体组件之间。
[0015]可选的,所述第二安装座具有第四侧壁,所述第四侧壁上设有第二扣合部;所述固定支架具有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整体为环形并形成所述第四安装槽,所述第三侧壁围设于所述第二侧壁外侧且所述第三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形成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内设有第一扣合部;所述第四侧壁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内,且所述第一扣合部与第二扣合部扣合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第二侧壁上开设有装配槽;所述第四侧壁上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装配槽装配连接。
[0017]可选的,所述发热体组件包括有下密封套、发热管下支架、真空管下支架、发热管、发热管上支架、上密封套和真空管;所述发热管上支架套设在所述发热管的上端外,所述上密封套套设在所述发热管上支架上,所述发热管下支架套设在所述发热管的下端外,所述真空管下支架套设在所述发热管下支架上,所述下密封套套设在所述真空管下支架靠近发热管下支架的一端上,所述真空管围设在所述发热管的外围,且所述真空管的上端套设在所述上密封套的外周上、下端套设在所述下密封套的外周上。
[0018]优选的,所述发热体组件的组装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发热管下支架插接到所述真空管下支架;将所述发热管插接到所述发热管下支架;将所述下密封套套设到所述真空管下支架靠近发热管下支架的一端,再将所述真空管套设到发热管的外围,所述真空管的端部套设在所述下密封套的外周上;将所述上密封套套设到所述发热管上支架的一端,所述发热管上支架的另外一端套设到所述发热管的上端部外,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内支架组件(10),其包括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有第一安装座(111)、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11)下方的第二安装座(112),所述第一安装座(111)向下延伸形成有第一侧壁(1111),所述第一侧壁(1111)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112)并围设形成放置电池(13)的电池仓(12),且所述第一侧壁(1111)的侧面具有敞口以使得所述电池仓(12)具有用以供所述电池(13)进出的仓口;所述第一安装座(111)和第二安装座(112)上设置有电路板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座(111)设有第三安装槽(1113);主板组件(20),其包括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11)和第二安装座(112)的电路板安装槽内且所述电路板遮挡所述电池仓(12)的仓口以能够阻挡电池从电池仓(12)内出来;固定支架(30),其与所述第二安装座(112)装配连接,所述固定支架(30)具有位于所述第三安装槽(1113)下方的第四安装槽(31);发热体组件(40),其一端装配于所述第三安装槽(1113)内,另一端装配于所述第四安装槽(3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安装槽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座(111)的底部的第一安装槽(1112)、开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座(112)上并与所述第一安装槽(1112)相对设置的第二安装槽(1121)、以及开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座(112)上并与所述第二安装槽(1121)相连通的第五安装槽(1122);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电路板(21)和第二电路板(22),所述第一电路板(21)与第二电路板(22)装配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21)的上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112)内、下端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1121)内,所述第二电路板(22)位于第五安装槽(1122)内,且所述第一电路板(21)遮挡所述电池仓(12)的仓口以阻挡所述电池(13)从电池仓(12)内出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座(112)具有第四侧壁(1123),所述第四侧壁上设有第二扣合部(1124);所述固定支架(30)具有第二侧壁(32)和第三侧壁(33),所述第二侧壁(32)整体为环形并形成所述第四安装槽(31),所述第三侧壁(33)围设于所述第二侧壁(32)外侧且所述第三侧壁(33)与第二侧壁(32)之间形成卡接槽(34),所述卡接槽(34)内设有第一扣合部(35);所述第四侧壁(1123)插接于所述插接槽(34)内,且所述第一扣合部(35)与第二扣合部(1124)扣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外壳(50)和底盖(60);所述外壳(50)套设在所述内支架组件(10)、主板组件(20)、固定支架(30)和发热体组件(40)的外围并与所述内支架组件(10)装配连接;所述底盖(60)盖设在所述外壳(50)的底部并与所述固定支架(30)装配连接。5.一种主机结构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结构包括有内支架组件(10)、主板组件(20)、固定支架(30)和发热体组件(40);所述内支架组件(10)包括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有第一安装座(111)、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11)下方的第二安装座(112),所述第一安装座(111)向下延伸形成有第一侧
壁(1111),所述第一侧壁(1111)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座(112)并围设形成放置电池(13)的电池仓(12),且所述第一侧壁(1111)的侧面具有敞口以使得所述电池仓(12)具有用以所述供电池(13)进出的仓口;所述第一安装座(111)和第二安装座(112)上设置有电路板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座(111)设有第三安装槽(1113);所述主板组件(20)包括有电路板;所述固定支架(30)设有第四安装槽(31);所述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先组装好所述内支架组件(10)、主板组件(20)、固定支架(30)和发热体组件(40);将所述电池(10)安装到电池仓(12)内,再将所述电路板安装到所述第一安装座(111)和第二安装座(112)的电路板安装槽内,此时所述电路板遮挡所述电池仓(12)的仓口以能够阻挡电池从电池仓(12)内出来;将所述发热体组件(40)的一端装配于所述第三安装槽(1113)内;将所述固定支架(30)装配到所述第二安装座(112)上,此时所述发热体组件(40)的另一端装配于所述固定支架(30)的第四安装槽(31)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机结构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结构还包括有外壳(50)和底盖(60);所述内支架组件(10)、主板组件(20)、固定支架(30)和发热体组件(40)装配好后,整体套入所述外壳(50)内,且所述内支架组件(10)与所述外壳(50)装配连接;将所述底盖(60)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温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