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防菌株及其在植物病害防治中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4222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防菌ZWP15菌株,该菌株于2021年9月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331,对丁香假单胞杆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具有拮抗作用。ZWP15菌株为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生物防治提供重要的材料积累,可开发成生物菌剂以代替常规铜制剂,用于防治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病。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防菌株及其在植物病害防治中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资源利用
,涉及一种微生物菌株及其生物活性,具体涉及一种对猕猴桃溃疡病具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

技术介绍

[0002]丁香假单胞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pv. actinidiae,Psa)引起的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Kiwifruit bacterial canker)是一种严重威胁猕猴桃健康生长和其产业发展的毁灭性病害。由于该病可在短期内爆发造成大面积树体死亡,且具有适生范围广、致病性强、流行规律复杂、危害部位多等特点。多年来,我国对于该病害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但是长期盲目过量施用化学农药已经造成耐药菌株的出现,致使土壤农药残留过高,生态环境破坏、人类健康隐患等问题日益严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温饱的需求转变成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大众更青睐于健康绿色的果品,因此生物防治在病害防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中微生物杀菌剂因其对人畜无毒、对环境无污染、抑菌范围广、稳定、安全高效等特性,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所以将具有拮抗作用的有益微生物开发成微生物菌剂,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生防策略和产业界的迫切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又称为猕猴桃溃疡病)是猕猴桃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目前防治高度依赖铜制剂类化学药剂,但其长期大量使用的健康和环境风险日益受到重视;再者,市场推广使用的微生物菌剂品种有限,且对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防治效果难以满足预期。
[0004]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很多性能优良的生防菌株都是从土壤中分离获得的。戴尔福特菌(Delftia)是土壤中一类重要的资源性微生物种类,也是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且应用广泛的一种微生物。目前该菌主要应用在制备重金属吸附剂、回收水体或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或重金属污染土壤等方面。本专利技术旨在探寻生物农药的新来源,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种戴尔福特菌,首次报道其对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并预判其在农业生产中将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分离筛选、鉴定戴尔福特菌(Delftia),并测定该菌对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防效的技术思路如下。
[0006](1)从发生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猕猴桃果园中采集健康植株根际土土样,分离寻找生防菌。
[0007](2)生防菌株的拮抗效果测定:通过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出对Psa具有抑菌效果的菌株。
[0008](3)生防菌株的防效测定:利用离体枝条有伤接种、叶盘真空渗透接种等测定方法,探究生防菌株的室内防效。
[0009](4)生防菌株的鉴定:提取菌株DNA进行PCR扩增,产物经测序后将测序结果与NCBI
数据库中相关菌株的16S rDNA序列进行BLAST比对分析,利用MEGA6软件以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初步确定拮抗菌株的分类地位;然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菌株形态。
[0010]基于上述技术思路,本专利技术获得一种戴尔福特菌(Delftia)ZWP15菌株(本专利技术简称为为ZWP15菌株),采集于陕西省周至县中旺村猕猴桃园健康“秦美”猕猴桃植株的根际土,保藏信息如下。
[0011]分类命名:Delftia lacustris ZWP15保藏时间:2021年9月1日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CGMCC No.23331通过平板对峙试验获知,所述ZWP15菌株对丁香假单胞杆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具有拮抗作用。ZWP15菌株及发酵液均可对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由此,基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现有技术,可以开发出一种丁香假单胞杆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抑制剂,该抑制剂的活性成分为ZWP15菌株的菌体,或ZWP15菌株的发酵液,或ZWP15菌株的菌体和发酵液的混合物。
[0012]本专利技术首次揭示ZWP15菌株对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的拮抗活性,并通过室内抑制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得以证实。本专利技术所述ZWP15菌株生长繁殖快,适应能力强,对环境友好,对人畜无毒无害,可作为一种较好的生防资源进行挖掘。因此,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出ZWP15菌株在猕猴桃溃疡病防治中的应用,弥补ZWP15菌株用于猕猴桃病害防治的技术空白。本专利技术所述ZWP15菌株的菌体及发酵液均可用于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
[0013]鉴于所述ZWP15菌株对丁香假单胞杆菌猕猴桃致病变种显著的抑菌特性,以及在农业生产应用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生防菌剂,所述生防菌剂的活性成分为ZWP15菌株的菌体,或ZWP15菌株的发酵液,或ZWP15菌株的菌体和发酵液的混合物。该生防菌剂用于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
[0014]作为生防菌剂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生防菌剂加工成农业上可接受的制剂后施用,用于防治猕猴桃溃疡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生防菌剂通常以制剂(比如可湿性粉剂、悬浮剂、膏状涂抹剂等)的形式在农业上使用,除含有ZWP15菌株的菌体和/或发酵液外,还包括农业上可接受的载体或助剂。
[0015]示例性地,ZWP15菌株的菌体,或其发酵液干燥物(冻干粉),可以制备成常规的可湿性粉剂或粉剂,本领域技术人员很熟悉使用相应的载体或助剂完成本专利技术。可使用的分散剂如聚羧酸盐类(TERSPERSE 2700、T36、GY

D06等)、木质素磺酸盐类(Ufoxane 3A、Borresperse NA、Borresperse CA

SA等)、萘和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类(NNO、MF、Morwet D

425、Tamol NN、TERSPERSE2020等)、拉开粉BX(二丁基萘磺酸钠)、EO

PO嵌段聚醚类、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SOPA),中一种或多种;润湿剂如硫酸盐类(K

12)、磺酸盐类(ABS

Na、BX、Terwet 1004等)、复合润湿剂(Morwet EFW)中一种或多种;填料如硅藻土、高岭土、轻钙、滑石粉、白炭黑、凹凸棒土、陶土、硫酸铵、尿素、蔗糖、葡萄糖、玉米淀粉、硫酸钠、多聚磷酸钠等一种或多种。
[0016]示例性地,ZWP15菌株的发酵液或发酵液干燥物(冻干粉)可以制备成常规的悬浮
剂。制备悬浮剂可选用的分散剂如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扩散剂NNO)、TERSPERSE 2020(美国亨斯迈公司HUNTSMAN出品,烷基萘磺酸盐类)中一种或多种;乳化剂如BY(蓖麻油聚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防菌ZWP15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ZWP15菌株于2021年9月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3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防菌ZWP15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ZWP15菌株对丁香假单胞杆菌猕猴桃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具有拮抗作用。3.生防菌ZWP15菌株在猕猴桃溃疡病防治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ZWP15菌株于2021年9月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丽丽杨若兰王娜娜刘巍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