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室平流式污水处理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4110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室平流式污水处理池,所述污水处理池包括池本体,所述池本体设有入流室和沉淀池,所述入流室一侧的上部与所述沉淀池相同,所述入流室的另一侧的下部设有进水口,池本体远离所述进水口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沉淀池的内部设置有浮渣室,沉淀室的上部设置有刮渣机构;污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入流室,入流室的污水经过沉淀池后通过所述出水口流出池本体,漂浮在沉淀室污水表面的浮渣通过所述刮渣机构排放至所述浮渣室内。该装置以解决人工清理需时间长,费用高,且为高温室外作业和高处作业、带水作业,危险性较大的问题。危险性较大的问题。危险性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室平流式污水处理池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双室平流式污水处理池。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厂的初沉池浮渣井主要清除污水中漂浮的无法过滤掉的细小杂质,初沉池内的浮渣通过刮板收集后输送到浮渣井内,再通过浮渣井的进一步过滤,将浮渣与污水分离,分离后的污水顺着污水管道排放,浮渣则留在浮渣井内。以往情况下,浮渣井内的浮渣需通过人工清理的方式,先从水中打捞到地面上,干化后再人工装进垃圾箱内运输,一般每周需要人工清理1次,每次需要人工先清理到地面,隔天再装进垃圾箱内,占用两天时间。而且清理到地面上的浮渣干化后会对周边的环境卫生影响较大,较难清理,且人工清理时,较为脏臭,对人员的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0003]而且不考虑浮渣量大的情况,请专人清理的年费用约4万元。人工清理需时间长,费用高,且为高温室外作业和高处作业、带水作业,危险性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室平流式污水处理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人工清理需时间长,费用高,且为高温室外作业和高处作业、带水作业,危险性较大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室平流式污水处理池,所述污水处理池包括池本体,所述池本体设有入流室和沉淀池,所述入流室一侧的上部与所述沉淀池相通,所述入流室的另一侧的下部设有进水口,池本体远离所述进水口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沉淀池的内部设置有浮渣室,沉淀室的上部设置有刮渣机构;
[0006]污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入流室,入流室的污水经过沉淀池后通过所述出水口流出池本体,漂浮在沉淀室污水表面的浮渣通过所述刮渣机构排放至所述浮渣室内。
[0007]优选的,刮渣机构包括驱动轮和从动轮,所述驱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同步带的表面安装有若干横向排布的刮渣板。
[0008]优选的,刮渣机构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板,驱动轮和从动轮转动连接在两所述安装板之间,两安装板靠近沉淀池侧壁的一侧设置有滑块和驱动块,所述驱动块设置有螺纹孔;
[0009]沉淀池的侧壁设置有滑槽和驱动槽,所述驱动槽的上部安装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的上端安装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穿过驱动板且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能够与所述螺纹孔匹配。
[0010]优选的,入流室内还安装有电极组和整流栅。
[0011]优选的,沉淀池的底部设置为“V”字型,沉淀池底部的最低处设置有污泥排出口。
[0012]优选的,浮渣室的底部设置有浮渣排出口,所述浮渣排出口安装有浮渣排出管。
[0013]优选的,所述浮渣排出管设置有排渣阀。
[0014]优选的,出水口安装有排水阀。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一方面,该技术的驱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同步带的表面安装有若干横向排布的刮渣板,驱动轮通过同步带带动同步带上的刮渣板转动,刮渣板能够将浮渣清理至浮渣室内,节约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0017]另一方面,本技术通过驱动件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通过与驱动块上的螺纹孔配合,在螺纹杆转动的过程中,实现刮渣机构的上升或下降,以适应对不同高度水面上的浮渣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池本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刮渣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00、池本体;101、进水口;102、出水口;103、滑槽;104、驱动槽;105、驱动板;106、污泥排出口;107、浮渣排出口;108、浮渣排出管;109、排渣阀;110、排水阀;200、入流室;300、沉淀池;400、浮渣室;500、刮渣机构;501、驱动轮;502、从动轮;503、同步带;504、刮渣板;505、驱动件;506、安装板;507、滑块;508、驱动块;509、螺纹孔;510、螺杆;600、电极组;700、整流栅。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参照附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室平流式污水处理池,所述污水处理池包括池本体100,所述池本体100设有入流室200和沉淀池300,所述入流室200一侧的上部与所述沉淀池300相通,所述入流室200的另一侧的下部设有进水口101,池本体100远离所述进水口101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102,沉淀池300的内部设置有浮渣室400,沉淀室的上部设置有刮渣机构500;
[0024]污水通过进水口101进入入流室200,入流室200的污水经过沉淀池300后通过所述出水口102流出池本体100,漂浮在沉淀室污水表面的浮渣通过所述刮渣机构500排放至所述浮渣室400内。
[0025]进一步地说,参照图3所示,刮渣机构500包括驱动轮501和从动轮502,所述驱动轮501和所述从动轮502之间通过同步带503连接,所述同步带503的表面安装有若干横向排布的刮渣板504。驱动轮501通过同步带503带动同步带503上的刮渣板504转动,刮渣板504能够将浮渣清理至浮渣室400内,节约人力,提高工作效率。
[0026]刮渣机构500参照图3所示,刮渣机构500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板506,驱动轮501和从动轮502转动连接在两所述安装板506之间,两安装板506靠近沉淀池300侧壁的一侧设置有滑块507和驱动块508,所述驱动块508设置有螺纹孔509;
[0027]参照图2所示,沉淀池300的侧壁设置有滑槽103和驱动槽104,所述滑块507能够置于所述滑槽103内滑动,所述驱动块508能够置于所述驱动槽104内滑动,所述驱动槽104的上部安装有驱动板105,所述驱动板105的上端安装有驱动件505,所述驱动件505的输出端
穿过驱动板105且连接有螺杆510,所述螺杆510能够与所述螺纹孔509匹配。
[0028]驱动件505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通过与驱动块508上的螺纹孔509配合,在螺纹杆转动的过程中,实现刮渣机构500的上升或下降,以适应对不同高度水面上的浮渣进行清理。
[0029]实施例中,入流室200内还安装有电极组600和整流栅700。污水在进过入流室200时,采用电解法对污水进行电解处理,另外,入流室200内安装有整流栅700能够实现对入流室200内污水流向的控制。
[0030]沉淀池300的底部设置为“V”字型,沉淀池300底部的最低处设置有污泥排出口106。“V”字型的沉淀池300底部方便污泥流向最低处,从而方便污泥的排放。
[0031]浮渣室400的底部设置有浮渣排出口107,所述浮渣排出口107安装有浮渣排出管108,所述浮渣排出管108设置有排渣阀109,出水口1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室平流式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池包括池本体,所述池本体设有入流室和沉淀池,所述入流室一侧的上部与所述沉淀池相通,所述入流室的另一侧的下部设有进水口,池本体远离所述进水口的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沉淀池的内部设置有浮渣室,沉淀室的上部设置有刮渣机构;污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入流室,入流室的污水经过沉淀池后通过所述出水口流出池本体,漂浮在沉淀室污水表面的浮渣通过所述刮渣机构排放至所述浮渣室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室平流式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刮渣机构包括驱动轮和从动轮,所述驱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同步带的表面安装有若干横向排布的刮渣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室平流式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刮渣机构的两侧设置有安装板,驱动轮和从动轮转动连接在两所述安装板之间,两安装板靠近沉淀池侧壁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伟李新新王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鼎联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