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通过性低噪音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3958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通过性低噪音轮胎,包括:第一周向主槽、第二周向主槽、横向主槽和横向副槽;周向主槽沿轮胎周向连续角形弯曲延伸,两条周向主槽关于行驶面中心线的点中心对称;横向主槽沿轮胎槽宽方向连续角形弯曲延伸与周向主槽连通,横向主槽沿轮胎周向非均匀排布,相邻横向主槽之间的周向距离为70~140mm;横向副槽自周向主槽连续角形弯曲延伸至胎侧,且设置在两条相邻的横向主槽之间;周向主槽和两条相邻的横向主槽之间形成梭形花纹块;梭形花纹块设置有交叉延伸的第一支槽和第二支槽,支槽连续角形弯曲延伸将梭形花纹块分割成中心对称图形,第一支槽连通周向主槽,第二支槽连通横向主槽。兼具高通过性和低噪音。通过性和低噪音。通过性和低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通过性低噪音轮胎


[0001]本技术涉及轮胎
,尤其涉及一种高通过性低噪音轮胎。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车辆越野运动的兴起,车辆的越野性能成为了继安全性、行驶舒适性之后的车辆选购衡量指标,而越野性能和行驶舒适性与轮胎有重大联系。
[0003]现有的全地型轮胎行驶时产生的噪音较小,但容易被异物覆盖,或轮胎花纹沟槽容易被泥石沙子等填充,使得轮胎与路面的接触面积骤降而失去应有的抓地能力,导致车辆的安全性和操控性大大下降,致使车辆无法在较粗糙、崎岖的山地、非铺装路面正常行驶,通过性较低。而现有的专用越野轮胎,可为车辆在非铺装路面行驶提供强大的抓地力,但强大的抓地力作用在铺装路面会产生高噪音,降低行驶舒适性。可见,现有的全地型轮胎或越野轮胎均无法同时实现高通过性和低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通过性低噪音轮胎,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轮胎无法兼具高通过性和低噪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通过性低噪音轮胎,包括:
[0006]第一周向主槽、第二周向主槽、横向主槽和横向副槽;
[0007]周向主槽沿轮胎周向连续角形弯曲延伸,该第一周向主槽和该第二周向主槽关于行驶面中心线的点中心对称;
[0008]该横向主槽沿轮胎方向连续角形弯曲延伸与所述周向主槽连通,所述横向主槽沿所述轮胎周向非均匀排布,相邻所述横向主槽之间的周向距离为70~140mm;该横向副槽自该周向主槽连续角形弯曲延伸至胎侧,且设置在两条相邻的该横向主槽之间;
[0009]该周向主槽和两条相邻的该横向主槽之间形成梭形花纹块;
[0010]该梭形花纹块设置有交叉延伸的第一支槽和第二支槽,支槽连续角形弯曲延伸将该梭形花纹块分割成中心对称图形,该第一支槽连通该周向主槽,该第二支槽连通该横向主槽。
[0011]在第一种可能实现的结构中,该周向主槽、该横向主槽和该横向副槽的第一槽壁向外倾斜;
[0012]该第一槽壁的倾斜角度的取值范围为98
°
~115
°

[0013]该第一支槽和该第二支槽的第二槽壁向外倾斜;
[0014]该第二槽壁的倾斜角度的取值范围为为95
°
~97
°

[0015]在第二种可能实现的结构中,该横向主槽和该横向副槽之间形成胎肩花纹块;
[0016]该胎肩花纹块交替设置有齿形花纹和第一锥形凸起。
[0017]在第三种可能实现的结构中,该周向主槽、该横向主槽和该横向副槽设置有弹石条;
[0018]该弹石条的高度为槽深的10%~40%;
[0019]该弹石条的宽度为槽宽的10%~50%。
[0020]该第一支槽和该第二支槽设置有齿形加强筋。
[0021]在第五种可能实现的结构中,该横向主槽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锥形凸起。
[0022]在第六种可能实现的结构中,还包括:
[0023]设置在胎侧的保护花纹;
[0024]该保护花纹包括交替设置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
[0025]在第七种可能实现的结构中,该梭形花纹块和该胎肩花纹块设置有钢片。
[0026]在第八种可能实现的结构中,一节距该周向主槽包括两次弯曲角度为20
°
~30
°
的角形弯曲;
[0027]该第一周向主槽和该第二周向主槽之间的该横向主槽包括两次角形弯曲;
[0028]该第一支槽包括四次弯曲角度为30
°
~60
°
的角形弯曲;
[0029]该第二支槽包括两次弯曲角度为30
°
~60
°
的角形弯曲。
[0030]在第九种可能实现的结构中,该周向主槽、该横向主槽以及该横向副槽的槽宽和槽深相等;
[0031]该周向主槽的槽宽为11~15mm,槽深为10~16mm;
[0032]该第一周向主槽和该第二周向主槽之间的距离为行驶面宽度的50%~70%;
[0033]该横向主槽从一侧胎侧延伸至另一侧胎侧;
[0034]该横向主槽在胎肩的弯曲角度为20
°
~40
°

[0035]该横向主槽两端的周向距离为30~100mm;
[0036]该支槽的槽宽为该周向主槽的槽宽的45%~55%,槽深为该周向主槽的槽深的75%~85%;
[0037]该第一支槽和该第二支槽的相交夹角大小为70
°
~110
°

[0038]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39]本技术提供的轮胎花纹结构包括第一周向主槽、第二周向主槽、横向主槽和横向副槽;周向主槽沿轮胎周向连续弯曲延伸,第一周向主槽和第二周向主槽关于行驶面中心线的点中心对称;横向主槽沿轮胎方向连续角形弯曲延伸与所述周向主槽连通,所述横向主槽沿所述轮胎周向非均匀排布,相邻所述横向主槽之间的周向距离为70~140mm;横向副槽自周向主槽连续角形弯曲延伸至胎侧,且设置在两条相邻的横向主槽之间;周向主槽和两条相邻的横向主槽之间形成梭形花纹块;梭形花纹块设置有交叉延伸的第一支槽和第二支槽,支槽连续角形弯曲延伸将梭形花纹块分割成中心对称图形,第一支槽连通周向主槽,第二支槽连通横向主槽。通过两条周向主槽对轮胎行驶面进行宽度分割,并通过多条横向主槽对轮胎行驶面进行周向分割,因周向主槽数量较少,且横向主槽之间的间隔较大,从而形成摩擦面积较大的梭形花纹块,形成强大的抓地力,且较少数量的槽,降低了异物嵌入轮胎的概率,从而降低了异物嵌入槽中撑起轮胎而导致摩擦面积骤降的概率,提高了抓地力的稳定性,稳定而强大的抓地力确保轮胎可通过各种类型的路面,使轮胎具备高通过性;再通过交叉延伸的第一支槽和第二支槽优化梭形花纹块与地面接触时的切入角,使空气、水和泥可沿支槽快速通过,同时,将噪音向不同方向引导,使长短音频的波峰波谷优化叠加,降低噪音,即兼具了高通过性和低噪音。
附图说明
[004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4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高通过性低噪音轮胎的平面展开示意图;
[0042]其中:10

第一周向主槽、11

第二周向主槽、12

横向主槽、13

横向副槽、14

第一支槽、15

第二支槽、16

梭形花纹块、17

胎肩花纹块、18

齿形花纹、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通过性低噪音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周向主槽、第二周向主槽、横向主槽和横向副槽;周向主槽沿轮胎周向连续角形弯曲延伸,所述第一周向主槽和所述第二周向主槽关于行驶面中心线的点中心对称;所述横向主槽沿轮胎宽度方向连续角形弯曲延伸与所述周向主槽连通,所述横向主槽沿所述轮胎周向非均匀排布,相邻所述横向主槽之间的周向距离为70~140mm;所述横向副槽自所述周向主槽连续角形弯曲延伸至胎侧,且设置在两条相邻的所述横向主槽之间;所述周向主槽和两条相邻的所述横向主槽之间形成梭形花纹块;所述梭形花纹块设置有交叉延伸的第一支槽和第二支槽,支槽连续角形弯曲延伸将所述梭形花纹块分割成中心对称图形,所述第一支槽连通所述周向主槽,所述第二支槽连通所述横向主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通过性低噪音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主槽、所述横向主槽和所述横向副槽的第一槽壁向外倾斜;所述第一槽壁的倾斜角度为98
°
~115
°
;所述第一支槽和所述第二支槽的第二槽壁向外倾斜;所述第二槽壁的倾斜角度为95
°
~97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通过性低噪音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主槽和所述横向副槽之间形成胎肩花纹块;所述胎肩花纹块交替设置有齿形花纹和第一锥形凸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通过性低噪音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主槽、所述横向主槽和所述横向副槽设置有弹石条;所述弹石条的高度为槽深的10%~40%;所述弹石条的宽度为槽宽的10%~5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通过性低噪音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槽和所述第二支槽设置有齿形加强筋。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海龙陈晓娜官声欣黄俊奇林晓昱曹限东
申请(专利权)人:万力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