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3778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7: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包括椅体,在椅体下端对称设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和滑轨,滑轨上开设有第一卡孔和第二卡孔,在支撑板上设有脚踏,在支撑板靠近滑轨处还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连接有卡块,卡块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且卡块能够卡接在所述第一卡孔或第二卡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当儿童坐在该安全座椅上时,儿童可以直接将腿部放在支撑板上,脚部可以直接放在脚踏上,以实现对儿童腿部的支撑效果,避免了儿童腿部长期处于悬空状态而造成的腿部血液流通不畅的情况,大大提高了安全座椅的乘坐舒适性,同时在不使用时还能方便进行收纳。方便进行收纳。方便进行收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座椅
,具体涉及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汽车服务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的交通法规也在不断完善,当车辆上载有小孩时,法规要求儿童必须坐在儿童安全座椅上。儿童安全座椅就是一种专为不同体重(或年龄段)的儿童设计,将孩子束缚在安全座椅内,能有效提高儿童乘车安全的座椅。根据交通事故数据统计,每年大约有18000多名儿童死于交通事故,发生车祸时,车辆内未安装儿童安全座椅的婴童死亡率是安装了儿童安全座椅的8倍,受伤率是3倍。
[0003]如公开号为CN111770854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儿童安全座椅组件,该儿童安全座椅组件包括:儿童安全座椅,以及基座部分,该基座部分要被放置在车辆座椅上并用于固持所述儿童安全座椅,其中,所述基座部分包括至少一个轨道,一对ISOFIX锁扣,这对锁扣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轨道并且用于将所述基座部分连接到该车辆座椅上,以及滑架,该滑架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轨道上并用于固持所述儿童安全座椅,其中,所述滑架与安装在其上的所述儿童安全座椅一起可沿着所述至少一个轨道移动,使得当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组件连接到该车辆座椅上时,所述儿童安全座椅的位置是可调节的。该安全座椅通过基座部分安装在车辆上进行使用,但该安全座椅在使用时存在下面的问题:当儿童坐在该安全座椅上时,儿童腿部是处于长时间的悬空状态的,安全座椅对儿童的腿部没有一个支撑效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腿部的血液流通,进而出现腿麻现象,大大降低了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当儿童坐在该安全座椅上时能够对儿童的腿部进行支撑,以提高安全座椅使用的舒适性的车用儿童安全座椅。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包括椅体,在所述椅体下端的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以及安装在所述椅体下表面的滑轨,所述滑轨上沿其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第一卡孔和第二卡孔,在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用于对脚部进行支撑的脚踏,在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滑轨处还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其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且所述卡块能够卡接在所述第一卡孔或第二卡孔内。
[0006]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专利技术的儿童安全座椅在使用时,先将椅体固定在车辆(如旅游大巴等)的普通座椅上,然后拉动支撑板,使支撑板通过第一弹簧将卡块从第二卡孔内伸出,然后通过支撑板进一步带动卡块沿滑轨滑动,当卡块滑动到第一卡孔位置时,松开支撑板,在第一弹簧的作用力下,卡块卡接在第一卡孔内,由此利用第一卡孔对支撑板的位置
进行限定,此时脚踏位于椅体前侧的位置,当儿童坐在该安全座椅上时,儿童可以直接将腿部放在支撑板上,脚部可以直接放在脚踏上,以实现对儿童腿部的支撑效果,避免了儿童腿部长期处于悬空状态而造成的腿部血液流通不畅的情况,大大提高了安全座椅的乘坐舒适性。
[0007]当不需要使用该安全座椅时,拉动支撑板,使支撑板通过第一弹簧将卡块从第一卡孔内伸出,然后通过支撑板进一步带动卡块沿滑轨滑动,当卡块滑动到第二卡孔位置时,松开支撑板,在第一弹簧的作用力下,卡块卡接在第二卡孔内,由此利用第二卡孔对支撑板的位置进行限定,此时脚踏位于椅体内侧的位置,从而实现不使用时将该支撑机构进行收纳的效果,提高对空间的利用率。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椅体上的三角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滑轨和所述三角板之间,所述三角板上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通过连接件连接有卡爪,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卡爪的端面开设有圆孔,所述卡爪能够伸入所述圆孔内。
[0009]这样,当需要调节支撑板的转动角度时,先正向转动螺杆,使得螺杆通过连接件带动卡爪向远离支撑板的方向移动,直到卡爪从支撑板的圆孔内伸出,然后转动支撑板,支撑板借助卡块与滑轨之间产生转动,当支撑板转动到适合的角度后,反向转动螺杆,使得螺杆通过连接件带动卡爪向靠近支撑板的方向移动,直到卡爪卡接在支撑板的圆孔内,由此实现了固定支撑板角度的效果,此时儿童可以直接将腿部放在支撑板上,脚部可以直接放在脚踏上,因此本方案可以根据儿童的使用习惯调节支撑板的角度,进一步提高乘坐的舒适性。
[0010]优选的,所述卡爪呈圆弧状结构,在所述卡爪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有若干个卡杆,所述卡杆在所述支撑板转动到对应位置时能够伸入所述支撑板的所述圆孔内。
[0011]这样,通过在卡爪靠近支撑板的一侧设置若干个卡杆,当支撑板转动的不同角度时,卡爪上对应位置的卡杆伸入到支撑板的圆孔内对支撑板的角度进行固定。
[0012]优选的,在所述三角板上还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包括限位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件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杆的连接部上,且所述连接件滑动到所述限位部时与所述限位部相抵,以通过所述限位部对所述连接件的移动进行限位。
[0013]这样,通过设置限位杆,当螺杆带动卡爪移动时,限位杆的连接部可以对卡爪的移动方向进行限位和导向,从而保证卡爪能够正确的伸入到支撑板的圆孔内;同时在卡爪移动过程中,限位杆的限位部还能限制卡爪的进一步向外移动,进而对卡爪的移动进行限位。
[0014]优选的,所述脚踏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且在所述脚踏的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的防滑条纹,在所述脚踏上的下端设有第二弹簧,且所述第二弹簧远离其连接所述脚踏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下端面。
[0015]这样,若干个防滑条纹均匀分布在脚踏的表面,达到了增大脚踏与儿童脚部之间摩擦力的效果,进而避免发生踩滑对儿童造成损害的情况出现;脚踏滑动连接在支撑板上,且在脚踏和支撑板的下端面间设置第二弹簧,当不需要使用该安全座椅需要进行收纳时,整个支撑机构均向椅体的内侧移动,此时椅体的下端面对脚踏施加向下的作用力,由此避免了脚踏向外凸出导致无法进行收纳的问题;同时当需要使用该安全座椅时,在向外拉动支撑板时,椅体对脚踏的作用力消失,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脚踏自动沿支撑板向上滑动并伸出,以提供对儿童脚部的支撑效果。
[0016]优选的,在所述椅体上还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在所述椅体上开设的两个预留孔,在所述椅体上与所述预留孔对应的位置还转动连接有转轮,在所述预留孔处滑动连接有束带,所述束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轮上,所述束带远离其连接所述转轮的一端穿过所述预留孔并固定在所述椅体的另一侧,在两个所述转轮之间还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转轮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杆还上设有防止所述连接杆转动的锁止组件。
[0017]这样,由于儿童座椅使用的对象为儿童,当使用该儿童座椅的儿童年龄较小时,往往需要在座椅上放置尿垫,当需要放置尿垫时,将尿垫放置在两个束带和座椅的座垫之间,然后转动连接杆,通过连接杆带动两侧的转轮向收紧束带的方向转动,当转动到位后,锁止组件对连接杆的转动进行锁止,由此利用两个束带将尿垫固定在椅体上;当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包括椅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椅体下端的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以及安装在所述椅体下表面的滑轨,所述滑轨上沿其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第一卡孔和第二卡孔,在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用于对脚部进行支撑的脚踏,在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滑轨处还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其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且所述卡块能够卡接在所述第一卡孔或第二卡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椅体上的三角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滑轨和所述三角板之间,所述三角板上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通过连接件连接有卡爪,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卡爪的端面开设有圆孔,所述卡爪能够伸入所述圆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呈圆弧状结构,在所述卡爪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有若干个卡杆,所述卡杆在所述支撑板转动到对应位置时能够伸入所述支撑板的所述圆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三角板上还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包括限位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件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杆的连接部上,且所述连接件滑动到所述限位部时与所述限位部相抵,以通过所述限位部对所述连接件的移动进行限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且在所述脚踏的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的防滑条纹,在所述脚踏上的下端设有第二弹簧,且所述第二弹簧远离其连接所述脚踏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下端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椅体上还设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在所述椅体上开设的两个预留孔,在所述椅体上与所述预留孔对应的位置还转动连接有转轮,在所述预留孔处滑动连接有束带,所述束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轮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丹黎娇刘玉丽董媛刘洪林左太安杨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