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3631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导光件,一端设有出光口;灯罩,在一侧设有安装开口与出光口连接,以使导光件固定于灯罩内部,且导光件与灯罩之间形成一空腔;主照明组件,设于导光件内部,包括向出光口方向一侧进行照射的第一光源;以及辅助照明组件,设于空腔内,且位于导光件的一端,包括第二光源;其中,导光件外表面具有反射层,灯罩内表面具有用于对部分光线进行折反射的折反射层;第二光源向反射层及折反射层进行照射,并经反射层及折反射层的折反射后,通过灯罩进行透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起到如下技术效果:1、折反射层使氛围光光线能充分且均匀地扩散,可以提高灯具的氛围照明效果。2、有效改善空间光环境。有效改善空间光环境。有效改善空间光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照明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照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灯具为单方性出光,功能较单一,只能满足基本的照明需求或者基本的装饰需求,且灯具与使用环境的匹配度要求较高,使得灯具产品的适用性较低。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及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灯具已经不是单纯为了照明而陪伴着人们,根据运用的场景与环境的不同,在一些公共场所,例如:广场、公园、庭院等环境,既需要一定的照明也需要营造一些主题氛围的装饰需求。
[0003]现有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有采用功能照明与氛围照明结合于一体的灯具,包括功能照明模块、氛围灯模块。氛围灯模块包括氛围灯板、氛围灯导光圈,氛围灯板与氛围灯导光圈之间设置有氛围发光装置,氛围发光装置产生的光经过氛围灯导光圈扩散以产生氛围光。该灯具虽然能将功能照明与氛围照明结合于一体,但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所形成的氛围光光线扩散效果相对不佳,相对集中的氛围光所营造的氛围效果不足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照明装置,可以通过提高氛围光的扩散效果,从而提升灯具的整体的装饰及照明效果。
[0005]本技术中的一种照明装置,包括:
[0006]导光件,一端设有出光口;
[0007]灯罩,在一侧设有安装开口,所述安装开口与所述导光件出光口连接,以使所述导光件固定于所述灯罩内部,且所述导光件与所述灯罩之间形成一空腔;
[0008]主照明组件,设于所述导光件内部,包括第一光源,所述第一光源向出光口方向一侧进行照射;以及
[0009]辅助照明组件,设于所述空腔内,且位于所述导光件的一端,包括第二光源;
[0010]其中,所述导光件的外表面具有反射层,所述灯罩的内表面具有用于对至少部分光线进行折反射的折反射层;所述第二光源向所述反射层及所述折反射层进行照射,并经所述反射层及所述折反射层的折反射后,通过所述灯罩进行透光。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光件的外表面以及所述灯罩的内表面均为曲面。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照明组件还包括蜂窝网以及透镜;
[0013]所述蜂窝网设于所述透镜的出光一侧,并与所述透镜固定连接形成主照明扩散件,所述主照明扩散件置于所述第一光源出光口方向一侧。
[00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外环,所述主照明扩散件固定于所述外环之上,所述灯罩的安装开口穿过所述主照明扩散件与所述外环固定连接。
[00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照明组件还包括散热器,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安装支架以
及电源组件;
[0016]所述散热器采用扣件与所述第一光源固定连接;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灯罩连接,所述安装支架设于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散热器之间,并与所述散热器进行固定。
[00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安装支架之间通过可插拔接头实现可拆卸连接。
[00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可插拔接头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接头以及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连接。
[001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设有走线通道;
[0020]所述电源组件延伸出导线,所述导线经过所述安装支架以及所述走线通道,并与所述第一光源以及所述第二光源电性连接。
[002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光源包括PCB板以及均匀分布在所述PCB板上的若干LED灯,所述PCB板呈环状;
[0022]所述导光件一端周缘向外侧延伸出一环状凸台,所述第二光源固定于所述环状凸台上。
[002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环状凸台位于所述出光口一侧。
[0024]本技术的照明装置,通过将照明装置的主照明与辅助照明相结合,有效改善空间光环境,利用导光件外侧的反射层以及灯罩内侧的折反射层的导光配合,从而使氛围光光线能够充分且均匀地扩散,可以提高灯具的氛围照明效果。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结构爆炸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实施例的照明装置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7]图3为本专利实施例的电源组件与磁吸线盒装置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8]其中附图标记为:
[0029]导光件

1,出光口

11,反射层

12,凸台

13;灯罩

2,安装开口

21,折反射层

22;主照明组件

3,第一光源

31,主照明扩散件

32,蜂窝网

321,透镜

322,散热器

33,走线通道

331,扣件

34;辅助照明组件

4,PCB板

41,第二光源

42;外环

5;电源组件

6,第一接头

61,连接公头611,锁母612,第二接头

62;连接母头621,螺纹622;安装支架

7;磁吸线盒组件

8,导轨接线盒

81,电线

82。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0031]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
和特征更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的界定。
[0033]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包括导光件1,一端设有出光口11。灯罩2,在灯罩2一侧设有安装开口21与出光口11连接,以使导光件1固定于灯罩2内部,且导光件1与灯罩2之间形成一空腔,该空腔可以为密闭的空腔,以防止光线从缝隙中漏出。
[0034]该主照明组件3,设于导光件1内部,包括向出光口11方向一侧进行照射的第一光源31。该第一光源31可以为COB光源,也可以采用其他制造工艺的光源。该第一光源31作为灯具的主照明光源,以满足基本照明需求,具体的参数规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用。
[0035]该辅助照明组件4,设于空腔内,且位于导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件,一端设有出光口;灯罩,在一侧设有安装开口,所述安装开口与所述导光件出光口连接,以使所述导光件固定于所述灯罩内部,且所述导光件与所述灯罩之间形成一空腔;主照明组件,设于所述导光件内部,包括第一光源,所述第一光源向出光口方向一侧进行照射;以及辅助照明组件,设于所述空腔内,且位于所述导光件的一端,包括第二光源;其中,所述导光件的外表面具有反射层,所述灯罩的内表面具有用于对至少部分光线进行折反射的折反射层;所述第二光源向所述反射层及所述折反射层进行照射,并经所述反射层及所述折反射层的折反射后,通过所述灯罩进行透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的外表面以及所述灯罩的内表面均为曲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照明组件还包括蜂窝网以及透镜;所述蜂窝网设于所述透镜的出光一侧,并与所述透镜固定连接形成主照明扩散件,所述主照明扩散件置于所述第一光源出光口方向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外环,所述主照明扩散件固定于所述外环之上,所述灯罩的安装开口穿过所述主照明扩散件与所述外环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淑军徐晓东钟亮亮黄燕雄段豪飞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