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排炉垃圾渗滤液过滤机构,涉及渗滤液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处理池,处理池内安装有膜组件,膜组件包括外框、底座,外框安装于底座上端,外框为左右贯穿设置的方框状,外框内部下端安装有导料台,导料台与底座内部连通,导料台一侧设有沉淀池,外框顶部设有主管道,底座内安装有曝气管,处理池内活动设置有过滤分隔组件将处理池分隔成上下层,且过滤分隔组件套设于超滤膜上端,处理池外侧位于过滤分隔组件的下端安装有进水管,曝气管连接进气管,主管道以及底座内部均连接有排水管,过滤分隔组件包括拦截板,拦截板下端连接有拉簧。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超滤膜过滤,但是颗粒由于粘附的问题容易堵塞超滤膜,导致过滤效率降低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炉排炉垃圾渗滤液过滤机构及渗滤液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渗滤液处理
,更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炉排炉垃圾渗滤液过滤机构及渗滤液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垃圾渗滤液就是垃圾在填埋时收到挤压,并伴随着垃圾自身发生生物降解、化学降解,以及地下水和雨水的渗入等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无机物及悬浮物的液体;
[0003]渗滤液中含有许多有害物,通过污水处理的方式太复杂,经济成本也高,目前渗滤液在处理前需要将其中有害杂质过滤,目前采用超滤膜过滤,但是颗粒由于粘附的问题容易堵塞超滤膜,导致效率降低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炉排炉垃圾渗滤液过滤机构及渗滤液处理方法来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超滤膜过滤,但是颗粒由于粘附的问题容易堵塞超滤膜,导致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炉排炉垃圾渗滤液过滤机构及渗滤液处理方法,包括处理池,处理池内安装有膜组件,膜组件包括外框、底座,外框安装于底座上端,外框为左右贯穿设置的方框状,外框内部下端安装有导料台,导料台与底座内部连通,导料台一侧设有沉淀池,外框顶部设有主管道,导料台上端与主管道之间安装有超滤膜,超滤膜下端贯穿至导料台的内部,底座内安装有曝气管,处理池内活动设置有过滤分隔组件将处理池分隔成上下层,且过滤分隔组件套设于超滤膜上端,处理池外侧位于过滤分隔组件的下端安装有进水管,曝气管连接进气管,主管道以及底座内部均连接有排水管,过滤分隔组件包括拦截板,拦截板下端连接有拉簧。优选的,拉簧套设在超滤膜上端,拉簧的内侧设有顺着拉簧盘旋的剥离齿。优选的,拦截板包括隔板主体和滤网一,隔板主体下端安装有滤网一,隔板主体上端设有上水口、下水口,上水口与下水口内均安装有压力开关组件,隔板主体往下移动时上水口往上送水,隔板主体往上移动时下水口往下送水。优选的,上水口与下水口呈空心圆台状,上水口与下水口相对设置。优选的,压力开关组件包括滤网二、连接弹簧和活塞块,上水口下端以及下水口的上端均连接有滤网二,上水口和下水口内均设有塞块,滤网二与塞块连接有连接弹簧。优选的,导料台上端设为倾斜面,沉淀池安装在导料台下斜端一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炉排炉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其步骤在于:步骤一:将垃圾渗滤液沥出;步骤二:将渗滤液导入渗滤液储罐;
步骤三:将渗滤液导入处理池,通过膜组件过滤,超滤膜将颗粒拦截,通过过滤分隔组件将超滤膜外侧吸附颗粒剥离沉降;步骤四:将超滤膜过滤的渗滤液通过排水管抽取至渗滤液处理塔在高温850
‑
950摄氏度进行雾化喷淋处理;步骤五:沉淀的颗粒进入沉淀池,通过抽吸泵将沉淀池的颗粒抽取与木屑混合送入炉膛燃烧处理。
[0005]有益效果:1、通过曝气管曝气的过程中进而使超滤膜内外侧产生压力差,进而将水中的杂质吸附于超滤膜上端,水则通过超滤膜过滤后进入主管道,主管道与排水管之间连接上水管,通过上水管过滤后的渗滤液抽出,在曝气的过程中超滤膜摆动进而使得过滤分隔组件会上下浮动,通过拉簧环绕超滤膜起到防护作用,其次在摆动的过程中拉簧内侧与超滤膜外侧摩擦,进而将外侧的杂质剥落,杂质能够更好的进行沉淀收集,进而可以达到防止超滤膜堵塞。2、通过拦截板下移的过程中渗滤液挤压上水口,进而推动塞块向上移动,位于拦截板下端的渗滤液通过滤网一进入上水口,然后进入拦截板上端,在拦截板上移动的过程中渗滤液挤压下水口,进而推动塞块往下移动,位于拦截板上端的渗滤液受挤压通过下水口往下喷射,喷射的过程中产生的水柱对渗滤液进行扰流,扰流过程中加速杂质的剥离,并能够对滤网一进行清洁,扰流使得杂质通过重力快速下降,沉淀池更好收集杂质颗粒。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炉排炉垃圾渗滤液过滤机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底座、导料台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拉簧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膜组件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过滤分隔组件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图5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1
‑
6中:处理池1、进水管101、进气管102、排水管103、膜组件2、外框201、底座202、导料台203、超滤膜204、连接管205、主管道206、上水管3、过滤分隔组件4、拦截板41、隔板主体411、滤网一412、上水口413、下水口414、拉簧42、剥离齿421、沉淀池5、曝气管6、压力开关组件7、滤网二71、连接弹簧72、活塞块73、滑槽8。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
‑
6,一种炉排炉垃圾渗滤液过滤机构,包括处理池1,膜组件2安装在处理池1内,膜组件2可以设置多组,提高过滤的效率,膜组件2包括外框201、底座202,外框201为方框状,外框201前后侧与处理池1的壁面贴合,外框201左右侧贯穿设置,外框201固定安装于底座202的上端,外框201内部下端固定安装有导料台203,导料台203与底座202内部连通设置,导料台203顶部为倾斜面,底座202位于导料台203下斜端一侧安装有沉淀池5,沉淀池
5内设置有抽淤泵,外框201顶部设有主管道206,导料台203上端与主管道206之间安装有超滤膜204,超滤膜204呈圆柱状,且超滤膜204设置多组,纵横排列在外框201内,超滤膜204下端贯穿至导料台203的内部,底座202内安装有曝气管6,处理池1外侧设置有与曝气管6连通的进气管102,处理池1内横向滑动设置有过滤分隔组件4,在外框2的内侧设有滑槽8,过滤分隔组件4外侧对应滑槽8设置有滑块,滑块滑动设置与滑槽8内,过滤分隔组件4将处理池1分隔成上下层,且过滤膜204贯穿过滤分隔组件4,处理池1外侧位于过滤分隔组件4的下端安装有进水管101,进水管101用于抽取渗滤液储罐中的渗滤液,主管道206以及底座202内部均连接有排水管103,排水管103上端安装有抽水泵,抽水泵将过滤的渗滤液抽取至渗滤液处理塔内高温喷雾处理,过滤分隔组件4包括拦截板41,拦截板41下端连接有拉簧42,拉簧42套设在超滤膜204上端,绕着超滤膜204盘旋设置的;曝气管6曝气的过程中进而使超滤膜204内外侧产生压力差,进而将水中的杂质吸附于超滤膜204上端,水则通过超滤膜204过滤后进入主管道206,主管道206与排水管103之间连接上水管3,通过上水管3过滤后的渗滤液抽出,在曝气的过程中超滤膜204摆动进而使得过滤分隔组件4会上下浮动,通过拉簧42环绕超滤膜204起到防护作用,其次在摆动的过程中拉簧42内侧与超滤膜204外侧摩擦,进而将外侧的杂质剥落,杂质能够更好的进行沉淀收集,进而可以达到防止超滤膜204堵塞。其中,拉簧42的内侧固定有顺着拉簧42盘旋的剥离齿421,剥离齿421为柔性的橡胶材质,剥离齿421可以使得拉簧42在上下晃动以及随着超滤膜204摆动的过程中与超滤膜204表面进行摩擦,进而能够快速剥离超滤膜204上端粘附的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排炉垃圾渗滤液过滤机构,包括处理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1)内安装有膜组件(2),膜组件(2)包括外框(201)、底座(202),所述外框(201)安装于底座(202)上端,外框(201)为左右贯穿设置的方框状,外框(201)内部下端安装有导料台(203),导料台(203)与底座(202)内部连通,导料台(203)一侧设有沉淀池(5),所述外框(201)顶部设有主管道(206),所述导料台(203)上端与主管道(206)之间安装有超滤膜(204),所述超滤膜(204)下端贯穿至导料台(203)的内部,底座(202)内安装有曝气管(6),所述处理池(1)内活动设置有过滤分隔组件(4)将处理池(1)分隔成上下层,且过滤分隔组件(4)套设于超滤膜(24)上端,所述处理池(1)外侧位于过滤分隔组件(4)的下端安装有进水管(101),所述曝气管(6)连接进气管(102),所述主管道(206)以及底座(202)内部均连接有排水管(103),所述过滤分隔组件(4)包括拦截板(41),拦截板(41)下端连接有拉簧(4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排炉垃圾渗滤液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簧(42)套设在超滤膜(204)上端,拉簧(42)的内侧设有顺着拉簧(42)盘旋的剥离齿(42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排炉垃圾渗滤液过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板(41)包括隔板主体(411)和滤网一(412),所述隔板主体(411)下端安装有滤网一(412),隔板主体(411)上端设有上水口(4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春晓,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易佰顺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