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式座椅套整烫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3498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6: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式座椅套整烫设备,包括机箱、输送机构、软化机构和若干定型机构,机箱包括侧箱板、软化腔和若干定型腔,软化腔与若干定型腔依次连通而形成隧道腔,软化腔包括位于第一侧板件,定型腔包括第二侧板件,第一侧板件与若干第二侧板件排列构成隧道腔的外侧板件,输送机构包括传送结构和用于套设座椅套的多个座椅套模具,多个座椅套模具通过传送结构输送并逐步通过软化腔和若干定型腔,软化机构用于边加热边喷出蒸汽至进入软化腔的座椅套,定型机构用于将冷风进行热交换处理并输送热风至烘干定型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合理的机构设计实现座椅套的蒸汽软化、烘干定型、速冷定型,整烫定型效率高且定型效果好,填补了市场空白。空白。空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式座椅套整烫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整烫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隧道式座椅套整烫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有多种自动化整烫设备,能够很好地满足各类衣物的整烫,但对于飞机、动车等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座椅的座椅套而言,由于座椅套立体结构的限制,现有的整烫设备并不适用于座椅套的自动、高效整烫,其实目前还是主要依赖于人工熨斗熨烫,工作强度大且效率低下,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自动化座椅套专用自动化整烫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隧道式座椅套整烫设备,通过合理的机构设计实现座椅套的蒸汽软化、烘干定型、速冷定型,整烫定型效率高且定型效果好,填补了市场空白。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隧道式座椅套整烫设备,包括机箱、输送机构、分别设于机箱内的软化机构和若干定型机构,所述机箱包括侧箱板和均位于侧箱板内侧的软化腔和若干定型腔,所述软化腔与若干定型腔依次连通而形成隧道腔,所述软化腔包括位于外侧的第一侧板件,所述定型腔包括第二侧板件,所述第一侧板件与若干第二侧板件一直线依次排列构成隧道腔的外侧板件,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传送结构和用于套设座椅套的多个座椅套模具,多个所述座椅套模具通过传送结构输送并逐步通过软化腔和若干定型腔,所述软化机构用于边加热边喷出蒸汽至进入软化腔的座椅套,所述定型机构用于将冷风进行热交换处理并输送热风至烘干定型腔。
[0006]所述座椅套模具包括上下铰接的椅背架和椅座架,所述椅背架与椅座架在自然状态下均处于竖直状态。
[0007]所述侧箱板外侧壁上安装有多个推送组件,所述推送组件用于推动椅座架向外并向上旋转至椅座架与椅背架垂直。
[0008]所述传送结构包括上下两道各自围绕外侧板件和侧箱板一圈设置的传动带,所述座椅套模具还包括与椅背架固连的连接架,所述座椅套模具通过连接架固定安装至两道传动带的带体。
[0009]所述传送结构还包括两对横向滑轨,一对所述滑轨的一个设置在外侧板件面向隧道腔的侧壁,一对滑轨的另一个设置在侧箱板外侧壁上,所述传动带的带体对应滑动穿过一对滑轨下部,所述连接架呈直角状,连接架的水平部前端与椅背架固连,连接架的竖直部与两道传动带固连,所述连接架竖直部上还安装有滚轮,当座椅套模具随传动带运动至经过滑轨时,所述连接架的竖直部通过滚轮与滑轨滑动压接。
[0010]所述软化腔还包括设于第一侧板件内侧的第一隔板件,所述第一隔板件为中空结构,所述软化机构包括分别设在第一侧板件背向隧道腔的侧壁和第一隔板件内腔的喷汽管
道和加热管道,所述喷汽管道用于喷出蒸汽至软化腔,所述加热管道用于对进入软化腔的气体进行加热。
[0011]所述喷汽管道为沿第一侧板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设置,每个所述喷汽管道上均设有与软化腔连通的若干个喷嘴,所述加热管道固定在喷汽管道上。
[0012]所述定型腔还包括设于第二侧板件内侧的第二隔板件,所述定型机构包括设于第二隔板件背向定型腔侧壁上的风箱、设于风箱下部内的若干圆筒状扇叶组件、设于风箱上部内的热交换组件,所述风箱上部与定型腔上部连通。
[0013]所述定型机构还包括速冷定型组件,所述速冷定型组件用于吹送冷风至隧道腔输出端定型腔的出口段内。
[0014]所述隧道腔入口处设有可转动的挡件,所述第一侧板件与挡件之间形成供座椅套模具进入隧道腔的间隙。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座椅套模具的两部分铰接设计,通过推送组件翻折椅座架,便于套设座椅套;(2)通过连接架与传动带、滚轮与滑轨的配合设置,实现座椅套的稳定输送;(3)通过被实时加热的蒸汽软化座椅套,利用经热交换的热风对软化后的座椅套进行多次烘干定型,再通过速冷定型组件对烘干定型后的座椅套进行速冷定型,提升定型效果;(4)整个设备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整烫定型效率高且定型效果好,减轻了劳动强度,填补了座椅套整烫设备的市场空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视角立体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视角立体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
[0019]图4为图3中A

A向的剖视图;
[0020]图5为图4中D处的放大图;
[0021]图6为图3中B

B向的剖视图;
[0022]图7为图3中C

C向的剖视图;
[0023]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要体现输送结构的立体图;
[0024]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要体现座椅套模具安装的立体图;
[0025]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套模具进入隧道腔的示意图;
[0026]图11为图10中E处的放大图;
[0027]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体现软化机构的立体图;
[0028]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加热管道、喷气管道安装至第二隔板件的立体图;
[0029]图14为图13中F处的放大图;
[0030]图15为本专利技术的体现挡件安装结构的立体图;
[0031]图16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要体现驱动轴结构的立体图;
[0032]图17为本专利技术的末段定型机构的立体图;
[0033]图18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隔板件的立体图;
[0034]图19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套示意图。
[0035]图中:机箱1、软化腔11、第一侧板件111、第一隔板件112、A板113、定型腔12、第二
侧板件121、第二隔板件122、第三隔板件123、冷风孔124、凹槽部125、外侧板件13、侧箱板14、隔板15、风室16、出风口161、顶板17、抽气机18、输送机构2、传送结构3、传动带31、安装板32、转轴33、齿轮34、输送电机35、滑轨36、滑槽361、座椅套模具4、椅背架41、上背侧板411、横杆412、连板413、上铰接件414、通孔415、椅座架42、下座侧板421、连杆422、下铰接件423、直角片4231、铰连片4232、圆柱件424、连接架43、连接块44、滚轮45、软化机构5、喷汽管道51、加热管道52、喷嘴53、定型机构6、风箱61、主箱体611、扇筒箱612、导向板613、扇叶组件62、热交换组件63、加热箱631、翅片式电加热管632、烘干电机64、速冷定型组件65、连通件66、推送组件7、翻转气缸71、推件72、挡件8、驱动轴81、布筒套82、上轮盘83、下轮盘84、开孔85、布筒风机86、座椅套9。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37]如图1~图19所示,一种隧道式座椅套整烫设备,包括机箱1、输送机构2、分别设于机箱1内的软化机构5和若干定型机构6,所述机箱1包括侧箱板14和均位于侧箱板14内侧的软化腔11和若干定型腔12,所述软化腔11与若干定型腔12依次连通而形成隧道腔,隧道腔两端开口设置,所述软化腔11包括位于外侧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式座椅套整烫设备,包括机箱(1)、输送机构(2)、分别设于机箱(1)内的软化机构(5)和若干定型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包括侧箱板(14)和均位于侧箱板(14)内侧的软化腔(11)和若干定型腔(12),所述软化腔(11)与若干定型腔(12)依次连通而形成隧道腔,所述软化腔(11)包括位于外侧的第一侧板件(111),所述定型腔(12)包括第二侧板件(121),所述第一侧板件(111)与若干第二侧板件(121)一直线依次排列构成隧道腔的外侧板件(13),所述输送机构(2)包括传送结构(3)和用于套设座椅套(9)的多个座椅套模具(4),多个所述座椅套模具(4)通过传送结构(3)输送并逐步通过软化腔(11)和若干定型腔(12),所述软化机构(5)用于边加热边喷出蒸汽至进入软化腔的座椅套(9),所述定型机构(6)用于将冷风进行热交换处理并输送热风至烘干定型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隧道式座椅套整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套模具(4)包括上下铰接的椅背架(41)和椅座架(42),所述椅背架(41)与椅座架(42)在自然状态下均处于竖直状态。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隧道式座椅套整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箱板(14)外侧壁上安装有多个推送组件(7),所述推送组件(7)用于推动椅座架(42)向外并向上旋转至椅座架(42)与椅背架(41)垂直。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隧道式座椅套整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结构(3)包括上下两道各自围绕外侧板件(13)和侧箱板(14)一圈设置的传动带(31),所述座椅套模具(4)还包括与椅背架(41)固连的连接架(43),所述座椅套模具(4)通过连接架(43)固定安装至两道传动带(31)的带体。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隧道式座椅套整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结构(3)还包括两对横向滑轨(36),一对所述滑轨(36)的一个设置在外侧板件(13)面向隧道腔的侧壁,一对滑轨(36)的另一个设置在侧箱板(14)外侧壁上,所述传动带(31)的带体对应滑动穿过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谋王芳祥张德鑫陈守刚
申请(专利权)人:丸三浩联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