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抹茶制备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3425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抹茶制备装置,其包括:电机;介质磨研磨部;进料组件;销棒,其用于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以对碾茶片以及研磨介质进行搅拌,以通过研磨介质完成对碾茶片的初次研磨;气流分级机,其通过第一管道组件与所述介质磨研磨部的出料口连通;存储装置,其连通所述气流分级机的第一出口;集料部,其通过第二管道组件连通所述气流分级机的第二出口;第一阀门组件以及控制部,且所述第一阀门组件与控制部连接;以及引风机。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可在工厂中实现连续化地生产品质优良、安全卫生的抹茶粉。生的抹茶粉。生的抹茶粉。

A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Match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抹茶制备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抹茶制备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抹茶是碾茶经过超微粉碎工艺制成的纯天然、超微细的粉末状茶产品。在传统抹茶的加工过程中,关键的两项步骤为蒸汽杀青和低温研磨,在研磨时,天然石磨受限于其生产效率低,操作繁琐逐渐被现代加工淘汰。
[0003]由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以球磨机替代人工进行研磨的方案,但其存在如下缺陷:无法实现连续化生产,生产效率较低;研磨产热较为严重,导致腔体内局部温度过高,茶粉色泽、香气和滋味发生变化,导致品质下降等。
[0004]进一步的,为解决上述球磨机使用所带来的缺陷,又发展出介质磨技术,但是其仅适用于分散于液体中的固体悬浮颗粒物料、高黏度浆料以及难于分散的物料加工。将其运用到干粉研磨加工时,普遍产生物料与介质难以分开、收料困难、出料率低、耗时较长且不能连续化生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抹茶制备装置,其自动化程度高,可在工厂中实现连续化地生产品质优良、安全卫生的抹茶粉。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抹茶制备装置,其包括:电机;介质磨研磨部,其具有内部研磨腔体;进料组件,其连通所述内部研磨腔体,碾茶片以及研磨介质通过所述进料组件进入至所述内部研磨腔体;销棒,其设置于所述内部研磨腔体中,且一端与电机的转动动力输出端连接,用于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以对所述内部研磨腔体中碾茶片以及研磨介质进行搅拌,以通过研磨介质完成对碾茶片的初次研磨;且所述销棒内部中空,且外周面开设有与所述内部研磨腔体连通的开孔;气流分级机,其通过第一管道组件与所述介质磨研磨部的出料口连通;存储装置,其连通所述气流分级机的第一出口;集料部,其通过第二管道组件连通所述气流分级机的第二出口;第一阀门组件以及控制部,且所述第一阀门组件与控制部连接;以及引风机,其出风口通过第三管道组件分别连通出料口以及存储装置内部,用于形成负压环境。
[0007]优选的,所述进料组件包括:进料斗;
进料管道,其两端分别对应连通所述进料斗以及内部研磨腔体;进料挡板,其设置在所述进料斗内部;进料挡板控制器,其分别连接所述挡板以及控制部。
[0008]优选的,所述进料组件还包括:斜挡片,其连接所述进料管道的内壁,且朝向内部研磨腔体倾斜。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阀门组件包括:第一阀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组件上,且连接所述控制部;以及第二阀门,其连通所述引风机的出风口,且连接所述控制部。
[0010]优选的,所述抹茶制备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销棒内部的筛网,所述筛网与销棒同轴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介质磨研磨部包括:外壳、内壳以及冷却夹套,所述冷却夹套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壳之间,所述内壳内部形成有所述内部研磨腔体。
[0012]优选的,所述抹茶制备装置还包括:滤网,其罩设在所述引风机的进风口上;第二阀门组件,其设置在所述第三管道组件上,且连接所述控制部;集料箱,其用于容纳所述集料部、滤网的全部/部分,且所述引风机的进风口位于所述集料箱内、出风口位于所述集料箱外。
[0013]优选的,所述抹茶制备装置还包括:出料挡板,其可开合的设置在所述集料箱上;出料挡板控制器,且分别连接所述控制部以及出料挡板。
[0014]优选的,所述第二阀门组件包括:第三阀门,其设置在所述第三管道组件上,且连接所述控制部;以及第四阀门,其连通所述集料部,且连接所述控制部。
[0015]优选的,所述抹茶制备装置还包括:第一气体净化组件,其连通所述进料组件内部,用于对进入进料组件的气流进行净化;和/或,第二气体净化组件,其连通所述第二管道组件,用于对进入第二管道组件的气流进行净化;和/或,第三气体净化组件,其连通所述第三管道组件,且位于所述第二阀门组件与引风机出风口之间,用于对进入第三管道组件的气流进行净化。
[0016]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介质磨研磨部的外壳、内壳之间装有冷却夹套,冷却效果好,可在抹茶研磨的过程中及时吸收热量,减小抹茶的粒径和保证色泽品质。
[0017]2.整体自动化程度较高,研磨不充分的抹茶能够重新返回内部研磨腔体中继续研磨,且生产过程中物料不会进入空气中,几乎不产生废料。
[0018]3. 通过对不同阀门开关的控制,能够实现内部研磨腔体内气流方向的变化,防止单一的气流方向导致内部研磨腔体内部堵塞,同时使得未达到要求的研磨产物继续进入内部研磨腔体研磨。
[0019]4. 进料时通过控制部自动控制挡板打开的角度,以控制进料量,同时安装净化组件对气流进行过滤和净化。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抹茶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介质磨研磨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实施例1中研磨前后抹茶粒度的变化。
[0023]图4为实施例2中研磨前后抹茶粒度的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抹茶制备装置,其包括:电机1;介质磨研磨部2,其具有内部研磨腔体21;进料组件,其连通所述内部研磨腔体21,碾茶片以及研磨介质(包括氧化锆珠等)通过所述进料组件进入至所述内部研磨腔体21;销棒3,其设置于所述内部研磨腔体21中,且一端与电机1的转动动力输出端连接,用于在所述电机1的驱动下转动,以对所述内部研磨腔体21中碾茶片以及研磨介质进行搅拌,以在搅拌过程中,通过研磨介质完成对碾茶片的初次研磨;本实施例中,所述销棒3内部中空,且外周面开设有与所述内部研磨腔体21连通的开孔201;气流分级机4,其通过第一管道组件41与所述介质磨研磨部2的出料口22连通;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调节气流分级机4的参数,以实现对不同粒径产物的分离;存储装置5,其连通所述气流分级机4的第一出口42;集料部6,其通过第二管道组件61连通所述气流分级机4的第二出口43,且同时与大气连通;本实施例中,在气流分级机4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出口42位于第二出口43下方;第一阀门组件以及控制部7,且所述第一阀门组件与控制部7连接;以及引风机14,其出风口通过第三管道组件15分别连通出料口22以及存储装置5内部,用于形成负压环境;研磨介质完成对碾茶片的初次研磨后,引风机14开启,以形成负压环境,同时,所述控制部7控制第一阀门组件开启,初次研磨产物在负压作用下通过开孔201进入销棒3内部,然后依次经出料口22、第一管道组件41进入所述气流分级机4内,且在气流分级机4的作用下进行分级,使得未满足粒径要求(如粒径大于或等于20μm)的初次研磨产物经第一出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抹茶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介质磨研磨部,其具有内部研磨腔体;进料组件,其连通所述内部研磨腔体,碾茶片以及研磨介质通过所述进料组件进入至所述内部研磨腔体;销棒,其设置于所述内部研磨腔体中,且一端与电机的转动动力输出端连接,用于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以对所述内部研磨腔体中碾茶片以及研磨介质进行搅拌,以通过研磨介质完成对碾茶片的初次研磨;且所述销棒内部中空,且外周面开设有与所述内部研磨腔体连通的开孔;气流分级机,其通过第一管道组件与所述介质磨研磨部的出料口连通;存储装置,其连通所述气流分级机的第一出口;集料部,其通过第二管道组件连通所述气流分级机的第二出口;第一阀门组件以及控制部,且所述第一阀门组件与控制部连接;以及引风机,其出风口通过第三管道组件分别连通出料口以及存储装置内部,用于形成负压环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抹茶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组件包括:进料斗;进料管道,其两端分别对应连通所述进料斗以及内部研磨腔体;进料挡板,其设置在所述进料斗内部;进料挡板控制器,其分别连接所述挡板以及控制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抹茶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组件还包括:斜挡片,其连接所述进料管道的内壁,且朝向内部研磨腔体倾斜。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抹茶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组件包括:第一阀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组件上,且连接所述控制部;以及第二阀门,其连通所述引风机的出风口,且连接所述控制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抹茶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军邓利珍江得禹戴涛涛陈明舜刘成梅梁瑞红李俶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