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调保鲜库制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3425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气调保鲜库的氮气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气调保鲜库制氮机,包括:反应罐、电离网、抽风扇、氮气浓度传感器和吸附部;反应罐具有进气口和出气管;出气管与气调保鲜库相通;氮气浓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出气管中的氮气浓度;电离网用于产生电火花,与反应罐内的氧气反应生产二氧化碳;电离网采用间隔电离产生火花;吸附部包括吸附剂层和活性炭层;活性炭层与吸附剂层用于吸附二氧化碳。综上,该制氮机,结构设计合理,尤其是采用三罐的设计,不同于传统的单罐或双罐,实现了预处理、生成氮气和储存氮气的全流程操作,采用高频电离网,将进入反应罐内氧气完全燃烧,并采用储存罐的形式,实现了能够持续的给气调保鲜库内提过合格的氮气。过合格的氮气。过合格的氮气。

A nitrogen generator for controlled atmosphere fresh-keeping store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调保鲜库制氮机


[0001]本技术涉及气调保鲜库的氮气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气调保鲜库制氮机。

技术介绍

[0002]气调保鲜是指在低温贮藏的基础上,通过人为改变环境气体成分来达到肉、果蔬等贮藏物保鲜贮藏目的的一项技术。具体来说,气调实际上就是在保持适宜低温的同时,降低环境气体中氧的含量,适当改变二氧化碳和氮气的组成比例。水果蔬菜在收获后仍具有生命力,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是通过呼吸作用分解生长期积累的营养物质来获得的。因此,果蔬保鲜的实质是降低果蔬呼吸作用以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
[0003]因此需要稳定的氮气源,保证气调保鲜库内的氮气含量,使其氮气能够稳定且持续的进入气调保鲜库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气调保鲜库制氮机,以提高氮气浓度的稳定性,使氮气持续的进入气调保鲜库中。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气调保鲜库制氮机,包括:反应罐、电离网、抽风扇、氮气浓度传感器和吸附部;所述电离网安装在所述反应罐中,所述吸附部安装在所述反应罐中,并在电离网的下方位置,所述抽风扇安装在所述反应罐的底部,并位于吸附部下方;所述反应罐具有进气口和出气管;所述进气口位于反应罐的下方,所述出气管位于所述反应罐的上方,且出气管与气调保鲜库相通;所述氮气浓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出气管中,所述氮气浓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出气管中的氮气浓度;所所述电离网用于产生电火花,与反应罐内的氧气反应生产二氧化碳;所述电离网采用间隔电离产生火花;所述吸附部表面具有多个贯穿吸附部的通孔;所述吸附部包括吸附剂层和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具有多层,所述吸附剂层具有多层,所述活性炭层与所述吸附剂层间隔设置;所述活性炭层与所述吸附剂层用于吸附二氧化碳。
[0006]进一步的,还包括储备罐和进气罐,所述反应罐的进气口与所述进气罐连接并相通,所述反应罐的出气管与所述储备罐相通,所述储备罐与气调保鲜库相通。实际运用中,所采用的三罐设计,不同于传统的单罐或双罐,对气体进气过程中,多了进气罐,进行预处理。
[0007]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台,所述反应罐、储备罐和进气罐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台中。实际运用中,该设计保证了反应罐、储备罐和进气罐之间能够固定,避免移动造成的各个罐体之间的脱离。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罐包括进气阀、罐体和管路;所述管路安装在所述罐体中,所述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进气阀连接,所述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气口连接。实际运用中,该设计保证了连接畅通,能够实现持续进气,实现了稳定性。
[0009]进一步的,所述管路包括防尘网和集尘盖,所述管路具有集尘口;所述防尘网安装在管路中,并位于靠近进气阀方向;所述集尘口设置在所述管路上,并位于所述防尘网的下方,所述集尘盖可拆卸安装在所述集尘口的下方。实际运用中,该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过滤气体中的杂质,实现初步过滤;同时,当灰尘聚集过多时,就可以取下该集尘盖,实现收集灰尘。
[0010]进一步的,所述管路还包括喷雾口和有收集液套,所述管路还具有收集口;所述喷雾口具有多处,且均布安装在所述管路中,并位于收集口的上方;所述收集液套与所述收集口可拆卸连接。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干燥网,所述干燥网,所述干燥网安装在所述管路中,靠近进气口方向,并位于远离喷雾口和收集口的位置,所述干燥网采用电热干燥,用于干燥管路中的水分。
[0012]进一步的,所述喷雾口与外部水源相通。
[0013]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气调保鲜库制氮机的有益效果:
[0014](1)实际运用中,通过在反应罐电离,产生火花,充分燃烧,消耗反应罐内的氧气,并采用间隔电离的方式,实际所采用的是高频电离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多次电火花,进而实现燃烧,这样就能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充分燃烧,消耗反应罐内的氧气,避免由于燃烧不充分而产生的一氧化碳。
[0015](2)同时还采用的吸附部吸附反应罐内的二氧化碳,实际运用中,该吸附部利用活性炭层和吸附剂层的方式,尤其是吸附剂层中的吸附剂所采用的以LiOH为基础原料,其他添加剂为辅料,用以吸附二氧化碳,极大的降低了反应罐内二氧化碳的含量。
[0016](3)并且为了方便二氧化碳被吸附,还采用了抽风扇,通过该抽风扇将反应罐内的气体,向吸附部聚集,实现了完全吸收二氧化碳。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所示a处放大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所示b处放大示意图;
[0021]图4为图1所示c处放大示意图;
[0022]图5为图1所示d处放大示意图;
[0023]图6为图1所示e处放大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反应罐1、进气口11、出气管12、电离网2、抽风扇3、氮气浓度传感器4、吸附部5、吸附剂层51、活性炭层52、通孔53、储备罐6、进气罐7、进气阀71、罐体72、管路73、防尘网731、集尘盖732、集尘口7300、喷雾口733、收集液套734、收集口7301、干燥网735、固定台8。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7]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至图6所示: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

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调保鲜库制氮机,可以提高氮气浓度的稳定性,保持持续进入气调保鲜库中。
[003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气调保鲜库制氮机,包括:反应罐1、电离网2、抽风扇3、氮气浓度传感器4和吸附部5;所述电离网2安装在所述反应罐1中,所述吸附部5安装在所述反应罐1中,并在电离网2的下方位置,所述抽风扇3安装在所述反应罐1的底部,并位于吸附部下方;所述反应罐1具有进气口11和出气管12;所述进气口11位于反应罐1的下方,所述出气管12位于所述反应罐1的上方,且出气管12与气调保鲜库相通;所述氮气浓度传感器4安装在所述出气管12中,所述氮气浓度传感器4用于监测出气管12中的氮气浓度;所所述电离网2用于产生电火花,与反应罐1内的氧气反应生产二氧化碳;所述电离网2采用间隔电离产生火花;所述吸附部5表面具有多个贯穿吸附部的通孔53;所述吸附部5包括吸附剂层51和活性炭层52;所述活性炭层52具有多层,所述吸附剂层51具有多层,所述活性炭层52与所述吸附剂层51间隔设置;所述活性炭层52与所述吸附剂层51用于吸附二氧化碳。
[0031]实际运用中,通过在反应罐1电离,产生火花,充分燃烧,消耗反应罐1内的氧气,并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调保鲜库制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罐、电离网、抽风扇、氮气浓度传感器和吸附部;所述电离网安装在所述反应罐中,所述吸附部安装在所述反应罐中,并在电离网的下方位置,所述抽风扇安装在所述反应罐的底部,并位于吸附部下方;所述反应罐具有进气口和出气管;所述进气口位于反应罐的下部,所述出气管位于所述反应罐的上方,且出气管与气调保鲜库相通;所述氮气浓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出气管中,所述氮气浓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出气管中的氮气浓度;所述电离网用于产生电火花,以使反应罐内的氧气反应生产二氧化碳;所述电离网采用间隔电离产生火花;所述吸附部表面具有多个贯穿吸附部的通孔;所述吸附部包括吸附剂层和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具有多层,所述吸附剂层具有多层,所述活性炭层与所述吸附剂层间隔设置;所述活性炭层与所述吸附剂层用于吸附二氧化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调保鲜库制氮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备罐和进气罐,所述反应罐的进气口与所述进气罐连接并相通,所述反应罐的出气管与所述储备罐相通,所述储备罐与气调保鲜库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调保鲜库制氮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台,所述反应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思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中思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