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楼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3097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楼盖,包括至少一个楼盖本体单元,楼盖本体单元为预制的一体成型构件,楼盖本体单元的内部设有腔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楼盖本体单元在工厂内一次预制成型并将楼盖本体单元采用空心处理,结构轻薄,便于运输和装配,施工现场不需要现浇层,相应地在施工楼盖时不需要另行搭设脚手架,施工方便、工期短。工期短。工期短。

A fabricated fl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楼盖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是一种装配式楼盖。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楼盖大多采用钢筋桁架叠合板结构,包括底板和现浇顶板,采用普通C30混凝土;其中底板采用预制钢筋桁架楼板,在工厂预制生产后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现浇顶板,使顶板同梁柱固结并使现浇顶板层与底板形成整体一同受力。
[0003]这种楼盖结构整体厚重,需要在施工现场按现浇方式搭设满堂脚手架并支设模板,施工措施繁杂,未达到真正装配的目的。此外,预制钢筋桁架叠合板楼盖在计算楼板强度时未考虑桁架钢筋作用,仅将桁架钢筋作为吊装和脱模使用,楼板(顶板/底板)的钢筋用量大,且钢筋直径通常选用8mm以上,楼盖抗拉强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楼盖结构厚重,施工时需要在施工现场按现浇方式搭设满堂脚手架并支设模板进行浇筑顶板层以形成楼盖结构,施工措施繁杂的问题,提供一种装配式楼盖。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装配式楼盖,包括至少一个楼盖本体单元,楼盖本体单元为预制的一体成型构件,楼盖本体单元的内部设有腔室。一个或一个以上楼盖本体单元用于直接拼装成楼盖结构,不需要另行浇筑楼盖的顶板层。
[0007]本技术将楼盖本体单元在工厂内一次预制成型并将楼盖本体单元采用空心处理,结构轻薄,便于运输和装配,施工现场不需要现浇层,相应地在施工楼盖时不需要另行搭设脚手架,施工方便、工期短。
[0008]优选地,腔室的数量设有多个,相邻腔室之间设有加劲肋,加劲肋连接楼盖本体单元的顶板和底板。在本方案中,顶板为楼盖本体单元中位于腔室上部的楼盖结构,底板为楼盖本体单元中位于腔室下部的楼盖结构。腔室既可为多个,也可为一个或两个,根据具体安装面积及承重要求进行选择和预制加工。
[0009]优选地,加劲肋交错布置,受力性能更好。
[0010]优选地,楼盖本体单元的顶板和底板内分别铺设有构造钢筋,构造钢筋的端部预留于楼盖本体单元外部,以用于连接梁柱或相邻楼盖结构使固结一体。
[0011]优选地,构造钢筋的直径为6mm以下。
[0012]优选地,楼盖本体单元的至少一侧边设有凸出部,凸出部用于与相邻楼盖本体单元的凸出部对接以施工后浇带,现场不需要搭设脚手架和模板进行后浇带施工。凸出部的具体设置形状和位置根据实际工况预制。
[0013]优选地,楼盖本体单元为纤维混凝土结构。在普通混凝土内加入碳纤维、钢纤维、
玄武岩纤维等纤维材料,利于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楼盖抗拉、压强度。
[0014]优选地,楼盖本体单元的顶板厚40mm

50mm,顶板厚度减小。
[0015]优选地,楼盖本体单元的底板厚40mm

50mm,底板厚度减小。
[0016]优选地,楼盖本体单元的平面形状呈矩形,加工统一、运输方便;也可为圆形、三角形、月牙形、四边形或五边形等,或者异形的组合。
[0017]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技术所提供的装配式楼盖,将楼盖在工厂内一次性预制成型,并将楼盖采用空心处理,结构轻薄,便于运输和装配,施工现场不需要现浇层,相应地在施工楼盖时不需要另行搭设脚手架和模板,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现场湿作业,真正达到装配式效果,施工方便,施工工期短。
[0019]2、本技术所提供的装配式楼盖,材料上在普通混凝土内加入纤维材料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利于提高楼盖抗拉、压强度,同时减轻自重。
[0020]3、相比现有实心楼盖的预制底板和现浇顶板,本技术所提供的装配式楼盖,其楼盖底板和顶板厚度均较薄,楼板内钢筋按构造钢筋配置即可,钢用量少。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一种装配式楼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中A

A向剖视图。
[0023]图3是图1中B部的侧视图。
[0024]图4是相邻两个楼盖拼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后浇带形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楼盖与梁柱装配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标:1

楼盖本体单元;1A

顶板;1B

底板;2

腔室;3

加劲肋;4

构造钢筋;5

凸出部;6

后浇带;7

梁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
[002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实施例
[0030]一种装配式楼盖,如图1

图3所示,包括至少一个楼盖本体单元1,楼盖本体单元1为预制的一体成型构件,楼盖本体单元1的内部设有腔室2。一个及以上楼盖本体单元用于直接拼装成楼盖结构,不需要另行浇筑楼盖的顶板层。
[0031]本实施例将楼盖本体单元1在工厂内一次预制成型并将楼盖本体单元1采用空心处理,结构轻薄,便于运输和装配,施工现场不需要现浇层,相应地在施工楼盖时不需要另行搭设脚手架,施工方便、工期短。
[0032]具体地,如图1、2,腔室2的数量设有多个,相邻腔室2之间设有条状的加劲肋3,加
劲肋3连接楼盖本体单元1的顶板1A和底板1B。在本方案中,顶板1A为楼盖本体单元1中位于腔室2上部的楼盖结构,底板1B为楼盖本体单元1中位于腔室2下部的楼盖结构。本实施例中楼盖本体单元的平面形状呈矩形,内部的加劲肋3纵横交错布置,隔离成多个矩形腔室2呈阵列排布,加工简单统一、运输方便;加劲肋3与顶板1A和底板1B为一体成型结构,受力均匀。
[0033]如图2、5、6,本实施例中的楼盖本体单元1不考虑设置呈立体三角形形式的桁架钢筋,分别在腔室2上部的顶板1A结构和下部的底板1B结构内铺设构造钢筋4,构造钢筋4呈平面的钢筋网状形式布置,构造钢筋4的端部预留于楼盖本体单元1四周,供与梁柱7钢筋绑扎或与相邻楼盖拼接时一同浇筑,从而将多个楼盖之间或楼盖与梁柱7之间固结为一体。楼盖本体单元1的顶板1A和底板1B可薄至40mm

50mm;构造钢筋4可选用6mm以下的直径,能够节约钢材用量。
[0034]如图3

图5,楼盖本体单元1的至少一侧边设有凸出部5,凸出部5用于与相邻楼盖本体单元1的凸出部5对接以施工后浇带6,避免现场搭设脚手架和模板进行后浇带6施工。具体地,凸出部5设置于楼盖本体单元1侧边的底部形成台阶状,凸出部5的底面与底板1B的底面平齐,对应侧顶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楼盖,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楼盖本体单元(1),所述楼盖本体单元(1)为预制的一体成型构件,所述楼盖本体单元(1)的内部设有腔室(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2)的数量设有多个,相邻所述腔室(2)之间设有加劲肋(3),所述加劲肋(3)连接所述楼盖本体单元(1)的顶板(1A)和底板(1B)。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肋(3)交错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楼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构造钢筋(4),所述构造钢筋(4)分别铺设在所述楼盖本体单元(1)的顶板(1A)和底板(1B)内,所述构造钢筋(4)的端部预留于所述楼盖本体单元(1)外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楼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构造钢筋(4)的直径为6mm以下。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旭王涛吴波孙春平赖涵朱洪伟倪凡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三局集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