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泥旋流装置,其包括:外壳,外壳包括上半部和下半部,上半部与下半部相连接,上半部呈直筒状,下半部呈锥状,上半部的内壁上设置进水管,进水管被配置为将待分离的流体引入外壳的内腔的中;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流道板,螺旋流道板呈三维螺旋状,螺旋流道板具有相对的上板面和下板面,上板面上设置突出结构,多个突出结构沿螺旋流道板的长度延伸方向分布。通过在螺旋流道板的上板面上设置突出结构,使螺旋流道板的上板面呈非光滑状,而是不平的状态,这样不仅可以分离颗粒,同时可以进一步制造颗粒,即将流体中粒径较大的颗粒污泥切割成较小的颗粒,从而有利保证形成的好氧颗粒污泥的稳定性。的稳定性。的稳定性。
Sludge cycl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泥旋流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泥旋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好氧颗粒污泥是通过微生物自凝聚作用形成的颗粒状活性污泥。与普通活性污泥相比,它具有不易发生污泥膨胀、抗冲击能力强、能承受高有机负荷,集不同性质的微生物(好氧、兼氧和厌氧微生物)于一体等特点,近年的研究成果表明好氧颗粒污泥能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高含盐度废水及许多工业废水。但是由于颗粒污泥粒径较大时,颗粒容易出现破碎,影响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污泥旋流装置,以解决专利技术人认识到的由于颗粒污泥粒径较大时,颗粒容易出现破碎,影响稳定性的技术问题。
[0004]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污泥旋流装置,其包括:
[0005]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上半部和下半部,所述上半部与所述下半部相连接,所述上半部呈直筒状,所述下半部呈锥状,所述上半部的内壁上设置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被配置为将待分离的流体引入所述外壳的内腔的中;
[0006]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流道板,所述螺旋流道板呈三维螺旋状,所述螺旋流道板具有相对的上板面和下板面,所述上板面上设置突出结构,多个所述突出结构沿所述螺旋流道板的长度延伸方向分布。
[000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刺突结构,所述刺突结构具有尖端,多个所述刺突结构位于所述螺旋流道板的长度延伸方向布设。
[000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流道板的宽度方向的截面呈直线形、弧形或波浪形。
[000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流道板具有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与外壳的内壁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边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侧边的高度,以使所述螺旋流道板上的流体能够向所述外壳的轴线所在的方向流动。
[001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螺旋流道板上还设置有条状突出,所述条状突出的长度沿所述螺旋流道板的宽度方向延伸。
[001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条状突出的数量为多个。
[001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突出结构呈圆锥状。
[001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突出结构为柱状结构。
[001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上半部还设置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轴向与所述上半部的轴向相平行。
[001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下半部连接有沉砂管。
[0016]本公开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0017]本公开提供的污泥旋流装置,其包括:外壳,外壳包括上半部和下半部,上半部与下半部相连接,上半部呈直筒状,下半部呈锥状,上半部的内壁上设置进水管,进水管被配置为将待分离的流体引入外壳的内腔的中;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流道板,螺旋流道板呈三维螺旋状,螺旋流道板具有相对的上板面和下板面,上板面上设置突出结构,多个突出结构沿螺旋流道板的长度延伸方向分布。通过在螺旋流道板的上板面上设置突出结构,使螺旋流道板的上板面呈非光滑状,而是不平的状态,这样不仅可以分离颗粒,同时可以进一步制造颗粒,即将流体中粒径较大的颗粒污泥切割成较小的颗粒,从而有利保证形成的好氧颗粒污泥的稳定性。
[0018]应当理解,前述的一般描述和接下来的具体实施方式两者均是为了举例和说明的目的并且未必限制本公开。并入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公开的主题。同时,说明书和附图用来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污泥旋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污泥旋流装置的剖开外壳顶部后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污泥旋流装置的剖开外壳顶部后的又一示意图;
[0023]图4为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螺旋流道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图7为本公开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螺旋流道板的局部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101
‑
上半部;102
‑
下半部;103
‑
进水管;104
‑
螺旋流道板;105
‑
上流道板;106
‑
突出结构;107
‑
条状突出;108
‑
第一侧边;109
‑
第二侧边;110
‑
溢流管;111
‑
沉砂管;112
‑
刺突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0]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0031]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
“
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2]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0033]参见图1至图7所示,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本公开提供的污泥旋流装置,其包括:外壳,外壳包括上半部101和下半部102,上半部101与下半部102相连接,上半部101呈直筒状,下半部102呈锥状,上半部101的内壁上设置进水管103,进水管103被配置为将待分离的流体引入外壳的内腔的中;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流道板104,螺旋流道板104呈三维螺旋状,螺旋流道板104具有相对的上板面和下板面,上板面上设置突出结构106,多个突出结构106沿螺旋流道板104的长度延伸方向分布。
[0034]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旋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上半部(101)和下半部(102),所述上半部(101)与所述下半部(102)相连接,所述上半部(101)呈直筒状,所述下半部(102)呈锥状,所述上半部(101)的内壁上设置进水管(103),所述进水管(103)被配置为将待分离的流体引入所述外壳的内腔的中;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流道板(104),所述螺旋流道板(104)呈三维螺旋状,所述螺旋流道板(104)具有相对的上板面和下板面,所述上板面上设置突出结构(106),多个所述突出结构(106)沿所述螺旋流道板(104)的长度延伸方向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旋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刺突结构,所述刺突结构具有尖端,多个所述刺突结构位于所述螺旋流道板(104)的长度延伸方向布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旋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流道板(104)的宽度方向的截面呈直线形、弧形或波浪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旋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流道板(1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强,宋昀达,曹天宇,薛晓飞,关春雨,任璐,蒋红与,高世雄,张佩瑶,
申请(专利权)人: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