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淮阴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永磁体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3030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永磁体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包括定子与转子,所述定子为模块化结构,其包括沿圆周均匀间隔分布的若干模块定子结构,各模块定子结构包括圆弧形定子轭部、圆弧形定子轭部两端及中间端向圆心方向凸起的定子齿以及设置于定子齿末端的定子齿部极靴,相邻模块定子结构之间设置间隙,圆弧形定子轭部中间端向圆心方向凸起的定子齿上绕制有电枢绕组;所述转子包括转子铁芯,转轴贯穿所述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上沿圆周边开设有若干永磁单元槽,所述永磁单元槽内嵌设有永磁单元,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之间设有气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降低电机气隙磁场谐波含量,提高机电能量转换效率。率。率。

A permanent magnet embedded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永磁体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
,特别涉及一种永磁体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

技术介绍

[0002]分数槽集中绕组永磁电机,是每极每相槽数q为分数,用永磁体励磁去取代传统的电励磁,且绕组采用集中绕组(线圈节距等1)的永磁电机。该电机的端部绕组较短,使得电机的体积、质量、铜耗减小;具有提高功率密度,抑制故障电流,降低齿槽转矩,提高故障容错能力等特点。
[0003]内嵌式分数槽集中绕组永磁电机在功率密度和弱磁调速能力方面表现优异,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工程领域;转子结构方面永磁体变化各式各样,诸如“C”型或者“一”字型,但是气隙磁场正弦度不高,稳定性能不理想,谐波稍大,无法更好应用于高精度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永磁体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有效降低电机气隙磁场谐波含量,提高机电能量转换效率。
[0005]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永磁体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包括定子与转子,所述定子为模块化结构,其包括沿圆周均匀间隔分布的若干模块定子结构,各模块定子结构包括圆弧形定子轭部、圆弧形定子轭部两端及中间端向圆心方向凸起的定子齿以及设置于定子齿末端的定子齿部极靴,相邻模块定子结构之间设置间隙,圆弧形定子轭部中间端向圆心方向凸起的定子齿上绕制有电枢绕组;所述转子包括转子铁芯,转轴贯穿所述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上沿圆周边开设有若干永磁单元槽,所述永磁单元槽内嵌设有永磁单元,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之间设有气隙。
[0006]进一步地,所述永磁单元由三个磁极组成,包括双矩形磁极构成的V字型第一永磁体、十字型第二永磁体以及扇环型第三永磁体,第一永磁体、第三永磁体、第二永磁体沿转子的径向由内至外依次设置且三者形成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三永磁体位于所述第二永磁体内侧。
[0007]进一步地,所述十字型第二永磁体、扇环型第三永磁体构成双层磁极,两者之间有一定间距,所述间距为0.2mm。
[0008]进一步地,所述双矩形磁极构成的V字型第一永磁体的夹角为70度。
[0009]进一步地,所述十字型第二永磁体为十字型中心部分分段的Halbach磁极结构,其中间的磁极为主磁极,左右两侧的磁极为边界磁极,三块磁极共同构成一极,主磁极中心部分分段,边界磁极与主磁极不等宽且不等厚。
[0010]进一步地,所述扇环型第三永磁体与转子铁芯对应圆心角角度为18度。
[0011]进一步地,所述V字型第一永磁体的两端设有隔磁桥。
[0012]进一步地,各模块定子结构圆弧形定子轭部两端向圆心方向凸起的定子齿宽度是
圆弧形定子轭部中间端向圆心方向凸起的定子齿宽度的一半,各模块定子结构的相邻定子齿之间形成定子槽,每个所述模块定子结构上设置一对定子槽。
[0013]进一步地,位于永磁单元内侧的所述转子铁芯上、沿其圆周边间隔均匀开减重孔。
[0014]进一步地,所述模块定子结构和转子铁芯均采用硅钢片叠制,所述永磁单元采用钕铁硼永磁体或铁氧体永磁体制成。
[0015]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永磁体采用三段式Halbach充磁方式能有效降低电机气隙磁场谐波含量,提高机电能量转换效率。相比于普通Halbach,第一永磁体采用十字型中心部分分段Halbach磁极结构的主磁极部分分段可以大幅度降低涡流损耗。同时可以在保证电机有稳定输出性能的前提下,有效减小转矩脉动和齿槽转矩幅值。
[0017]2)本技术设计的模块化定子结构电机,定子由六部分模块定子结构拼接而成,定子采用在非绕线定子齿之间加入间隙实现模块化设计,间隔的宽度为2mm,在应用现场,可以选择在定子间隙内填充隔磁材料或者加入水冷散热管路,一方面提高电机容错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带走电机运行时机壳内难以散出的热量,防止退磁现象的发生,最终提高电机功率密度及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永磁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Halbach磁极阵列结构图,其中(a)为三段式Halbach磁极阵列结构;(b)为十字型Halbach磁极阵列结构;(c)为十字型中心部分分段的Halbach磁极阵列结构;
[0021]图4为十字型中心部分分段的Halbach磁极阵列结构充磁方式示意图。
[0022]其中,101

转子铁芯,102

永磁单元,103

第一永磁体,104

第二永磁体,105

第三永磁体,106

隔磁桥,107

减重孔,201

模块定子结构,202

定子轭部,203

定子齿,204

定子齿部极靴,205

间隙,206

定子槽,3

电枢绕组,4

转轴,5

气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永磁体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包括定子与转子,定子和转
子同轴心安装。定子为模块化结构,采用在非绕线齿之间加入间隙实现模块化设计,其包括沿圆周均匀间隔分布的若干模块定子结构201,本实施方式中,模块定子结构201为6个,沿圆周分布,各模块定子结构201包括圆弧形定子轭部202、圆弧形定子轭部202两端及中间端向圆心位置凸起的定子齿203以及设置于定子齿203末端的定子齿部极靴204,相邻模块定子结构201之间设置间隙205,本实施方式中,间隙205宽度为2mm。圆弧形定子轭部202中间端向圆心方向凸起的定子齿203上绕制有电枢绕组3,电枢绕组3采用单层分数槽集中式绕制方式。
[0027]转子包括转子铁芯101,转轴4贯穿转子铁芯101;转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磁体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包括定子与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为模块化结构,其包括沿圆周均匀间隔分布的若干模块定子结构(201),各模块定子结构(201)包括圆弧形定子轭部(202)、圆弧形定子轭部(202)两端及中间端向圆心方向凸起的定子齿(203)以及设置于定子齿(203)末端的定子齿部极靴(204),相邻模块定子结构(201)之间设置间隙(205),圆弧形定子轭部(202)中间端向圆心方向凸起的定子齿(203)上绕制有电枢绕组(3);所述转子包括转子铁芯(101),转轴(4)贯穿所述转子铁芯(101);所述转子铁芯(101)上沿圆周边开设有若干永磁单元槽,所述永磁单元槽内嵌设有永磁单元(102),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之间设有气隙(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体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单元(102)由三个磁极组成,包括双矩形磁极构成的V字型第一永磁体(103)、十字型第二永磁体(104)以及扇环型第三永磁体(105),第一永磁体(103)、第三永磁体(105)、第二永磁体(104)沿转子的径向由内至外依次设置且三者形成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三永磁体(105)位于所述第二永磁体(104)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体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型第二永磁体(104)、扇环型第三永磁体(105)构成双层磁极,两者之间有一定间距,所述间距为0.2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体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钰莹莫丽红张健康王龙涛钱周赵泽卿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