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力自锁锚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27068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重力自锁锚头结构,包括:锚盘、锚索和扩张片;所述锚索的底端可拆卸安装有所述锚盘;所述扩张片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扩张片围合呈管状设置,多个所述扩张片的底部通过连接绳连接在一起,且多个扩张片套设于所述锚索并置于所述锚盘上,所述扩张片在自重的作用下可绕所述连接绳向外转动至呈张开状态。态。态。

A gravity self-locking anchor head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力自锁锚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力自锁锚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抗浮锚杆是一种常见的抵抗地下水对建筑物上浮力的构件,采用扩大头式抗浮锚杆作为一种新型抗浮锚杆施工方式可在满足抗拉力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节省材料用量,因此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施工中。
[0003]现有的涨壳式锚头包括锚杆,锚杆的端部安装有涨壳头,该涨壳头一般包括涨壳片及涨壳内楔。在锚固过程中,需将锚杆安装有涨壳头的一端伸入锚孔,然后用户拉动锚杆朝向锚孔开口方向移动提供预应力以使涨壳片涨开,进而涨壳头可抵紧锚孔壁。但是,在锚杆带动涨壳内楔朝向锚孔开口方向移动时,涨壳片容易与涨壳内楔同时朝向锚孔开口方向移动,造成其锚固性能较差,严重的会导致装设有涨壳头的锚杆不能起到锚固效果。并且现有涨壳式抗浮锚杆安装较为复杂,施工进度缓慢,且进行涨壳式锚头扩胀时往往因扩胀不到位导致后期进行张拉时张拉力达不到设计要求,若此时如果底板已施工完成,处理难度很大。涨壳式锚头呈圆锥形,上口小,下口大,极易与孔壁接触,轻则导致孔底沉渣较多,涨壳式锚头位置夹泥,重则导致塌孔。且现有的涨壳式锚头耗材多,难制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重力自锁锚头结构,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和上手,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调整本技术的锚盘与扩大锚头的大小。
[0005]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重力自锁锚头结构,包括:锚盘、锚索和扩张片;
[0006]所述锚索的底端可拆卸安装有所述锚盘;
[0007]所述扩张片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扩张片围合呈管状设置,多个所述扩张片的底部通过连接绳连接在一起,且多个扩张片套设于所述锚索并置于所述锚盘上,所述扩张片在自重的作用下可绕所述连接绳向外转动至呈张开状态。
[0008]进一步的,所述扩张片的底面为斜面,且所述扩张片的底面与内侧面的连接端的标高低于底面与外侧面的连接端的标高。
[0009]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所述扩张片的侧面相紧贴,且所述扩张片的侧面为斜面。
[0010]进一步的,所述扩张片在闭合状态下的外轮廓为六边形。
[0011]进一步的,所述扩张片在张开状态下的外轮廓尺寸大于容置所述锚索的锚孔的最大直径。
[0012]进一步的,所述扩张片为钢片。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通过锚盘与扩张片的组合搭配,可以节省耗材。因为所述的锁固锚头使用的是重力自锁结构,所以在下放的过程中会因为重力的作用自动张开。相较于传统的
扩大头式锚头,免去了扩胀施压,精简了工艺,从技术层面来时候,简化了流程。总体而言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重力自锁锚头结构的锁固锚头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重力自锁锚头结构的锚盘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重力自锁锚头结构的闭合状态的俯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种重力自锁锚头结构的闭合状态的左视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一种重力自锁锚头结构的施工流程的下放过程中状态图。
[0020]图6为本技术一种重力自锁锚头结构的施工流程的达到底部的状态图。
[0021]图7为本技术一种重力自锁锚头结构的施工流程的注浆过程中状态图。
[0022]图8为本技术一种重力自锁锚头结构的施工流程的注浆完成后状态图。
[0023]图例说明:1、扩张片;2、锚盘;3、锚索。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5]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重力自锁锚头结构,包括:锚盘2、锚索3和扩张片1;所述锚索3的底端可拆卸安装有所述锚盘2;所述扩张片1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扩张片1围合呈管状设置,多个所述扩张片1的底部通过连接绳连接在一起,且多个扩张片1套设于所述锚索3并置于所述锚盘2上,所述扩张片1在自重的作用下可绕所述连接绳向外转动至呈张开状态。
[0026]参阅图5和图6所述,在本技术中,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是:在地面开设固定锚孔,并对所述固定锚孔的底部进行扩张形成一扩大端;根据现场的实际的要求,对所述锚盘2和所述扩张片1进行制作,在所述扩张片1的靠近底部的位置沿所述扩张片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钻孔,将多个所述扩张片1使用连接绳进行连接,较佳的,所述的连接绳为具有一定的弹性、韧性、耐磨性以及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的钢丝绳。所述扩张片1连接后为环形管状且套设于所述锚索3并放置于所述锚盘2。所述扩张片1可以绕所述钢丝绳转动。下放本技术,由于所述固定锚孔的外径要大于多个所述扩张片1闭合所形成的环形管状并且所述扩张片1呈张开状态下的直径比所述固定锚孔的直径要大,所以在下放本技术的过程中不会使所述扩张片1绕所述钢丝绳转动至张开状态。所述扩张片1处于贴靠与所述固定锚孔的孔壁缓缓下滑。当所述锚盘2下放至所述扩大端的底部时,所述扩大端的空间足够所述扩张片1向下转动,所述扩张片1受重力的作用下绕所述钢丝绳转动并且转动至张开状态,多个所述扩张片1张开后延伸出所述锚盘2部分形成锚固端且抵住所述扩大端的孔壁,多个所述扩张片1张开后在所述锚盘2部分形成支撑端,所述支撑端抵住所述锚盘2阻止其上浮。
[0027]进一步的,所述扩张片1的底面为斜面,且所述扩张片1的底面与内侧面的连接端的标高低于底面与外侧面的连接端的标高。所述斜面可以更好的让所述扩张片1张开。
[0028]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所述扩张片1的侧面相紧贴,且所述扩张片1的侧面为斜面。所述扩张片1的侧面为斜面可以更好的让多个所述扩张片1围合形成管状。
[0029]进一步的,所述扩张片1在闭合状态下的外轮廓为六边形。在六边形的外轮廓的扩
张片1绕所述连接绳向外转动呈张开状态后,所述六边形的扩张片1可以提供六个所述支撑端,能更好的阻止所述锚杆上浮。
[0030]进一步的,所述扩张片1在张开状态下的外轮廓尺寸大于容置所述锚索3的锚孔的最大直径。所述扩张片1可以完全打开并套设在所述锚索3外侧,所述锚索3可以限制所述扩张片1向脱离所属锚盘2方向进行移动。
[0031]进一步的,所述扩张片1为钢片。所述钢片具有一定的韧性,且钢片在实际施工时容易获得,即大幅降低材料的获取成本与渠道,可根据现场的实际需求进行切割与调整。
[0032]下面对本技术一种重力自锁锚头结构的使用过程进行说明。
[0033]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打孔,在所述孔的底部使用扩张器进行扩大底部的空间。将本技术组装好,将所述扩张片1合拢并缓缓的降下,所述扩张片1由于张开后的尺寸大于所述孔的直径,所以扩张片1在降下的过程中始终处于闭合状态,所述锚盘2接触到达所述孔的底部的扩大空间时,所述扩张片1会张开,并抵住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力自锁锚头结构,其特征是:包括:锚盘、锚索和扩张片;所述锚索的底端可拆卸安装有所述锚盘;所述扩张片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扩张片围合呈管状设置,多个所述扩张片的底部通过连接绳连接在一起,且多个扩张片套设于所述锚索并置于所述锚盘上,所述扩张片在自重的作用下可绕所述连接绳向外转动至呈张开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力自锁锚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扩张片的底面为斜面,且所述扩张片的底面与内侧面的连接端的标高低于底面与外侧面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正坤花海南靳太湖朱安平李攀李赟牛辉吴光辉杨媛鹏吴振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