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分离式热管的集成自流冷却装置,其包括:连接于舱壁外侧的换热壳体,其内部设有同外部空间隔绝的换热腔,且其上设有连通舱壁内侧和所述换热腔的工质进口与工质出口;热交换管束,其设于所述换热壳体内,且两端管口均穿过所述换热壳体外壁并连通外部空间,以在所述换热腔内形成与换热腔隔绝的冷却流道。实现直接将热源介质的热量排至外部水环境中,达到降温冷却热源介质的目的,其结构简单且不占用舱内空间,显著降低冷却过程中的能耗,同时,避免了相关技术中使用循环泵等器件,不会对舱室和水域造成噪声污染。不会对舱室和水域造成噪声污染。不会对舱室和水域造成噪声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分离式热管的集成自流冷却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流体换热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分离式热管的集成自流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船舶和海洋平台等均设置有冷却系统,其功能是将动力系统做功、空调和电气等设备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导出舷外,以维持装置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出于防腐和安全性考虑,通常采用闭式循环对设备进行直接冷却,直接冷却介质通常为洁净淡水,再利用换热器将淡水热量传递至环境空气或冷却水。传统的冷却系统主要包括引水口、循环泵、换热器、排出口和管路及附件等。冷却介质经引水口由循环泵增压泵入换热器,在换热器中与热源介质(闭式回路内洁净淡水)完成热量交换后排出。
[0003]传统冷却系统所有设备均布置于舱内,占用大量舱室空间。冷却介质由引水口从舷外引水进入舱内,完成换热后经排出口排出舷外,导致系统管道长度增加、流阻增大,需配置循环泵对介质进行增压以克服系统阻力。如此配置的冷却系统重量较大,复杂程度较高,不利于减轻系统整体重量和提高舱室空间利用率,且将降低给定排水量下的有效负载能力。采用循环泵进行强迫循环,增加了系统运行时的功率消耗,同时水泵振动向环境传播,将对舱室和水域造成噪声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分离式热管的集成自流冷却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作为冷却介质的外部水流需要配置动力设备以实现在换热器与外部环境中进行循环,影响舱室内空间利用以及造成振动、噪声污染的问题。
[0005]一种基于分离式热管的集成自流冷却装置,其包括:
[0006]蒸发器,其内设有热源换热腔,所述热源换热腔上设有介质进口与介质出口,所述热源换热腔内设有多根内含热管工质的蒸发段换热管,且所述蒸发段换热管两端管口延伸至所述蒸发器外壁;
[0007]设于舱壁外侧的换热壳体,其内部设有同外部空间隔绝的工质换热腔,所述工质换热腔的顶端与底端分别设有连通舱壁内侧空间的工质进口与工质出口,且所述工质出口处于所述蒸发段换热管底端管口的上方;
[0008]第一管道,其连通所述蒸发段换热管的顶端管口和所述工质进口,以供所述蒸发段换热管内的热管工质吸热蒸发后进入所述工质换热腔内;
[0009]第二管道,其连通所述蒸发段换热管的底端管口和所述工质出口,以供所述工质换热腔内冷凝的热管工质回流至所述蒸发段换热管内。
[00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壳体内间隔设有多根热交换管束,所述热交换管束两端管口均穿过所述换热壳体外壁并连通外部空间,以在所述工质换热腔内形成与工质换热腔隔绝的冷却流道。
[00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管束布设方向平行于船体航行方向。
[00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壳体至少包括:
[0013]两个端板,其间隔连接于舱壁外壁;
[0014]罩壳,其连接于两所述端板远离舱壁的一端,同所述端板、舱壁围设形成所述工质换热腔,且其在船体航行方向上呈流线型曲面结构。
[00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罩壳的端部在船体航行方向上延伸至所述端板的两端外并形成流入腔、流出腔,所述流入腔与所述流出腔远离所述端板的一端分别设有流入口与流出口;
[0016]所述流入腔内设有至少一个入口导流板,通过所述入口导流板在垂直舱壁的方向上形成两个导流腔,且靠近所述舱壁的所述导流腔在接近所述端板的方向上截面积逐渐减小。
[001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入口呈椭圆形,且其长轴垂直于舱壁。
[001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罩壳在船体高度方向上呈曲面结构,且所述罩壳在船体高度方向上的两端与舱壁贴触连接,以同两所述端板和舱壁一同围设形成所述工质换热腔。
[001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壳体内设有多个支撑板件,所述支撑板件上开设有直径等于所述热交换管束外径的穿孔,以用于支撑各所述热交换管束。
[002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道内设吸液结构,以用于将所述工质出口处的冷凝工质通过毛细作用输送至所述蒸发段换热管内。
[002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介质进口与所述介质出口分别处于所述蒸发器的两端,且所述介质进口靠近所述蒸发段换热管的顶端,所述介质出口靠近所述蒸发段换热管的底端。
[0022]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分离式热管的集成自流冷却装置,由于船舱内对相关设备进行降温的的热源介质可在进入蒸发器内后,同其内的蒸发段换热管进行热量交换,蒸发段换热管内的热管工质将吸热蒸发,并最终从顶部管口通过第一管道进入至舱壁外的换热壳体内,在换热壳体可直接同外部环境中的水流进行热量交换,得到降温冷凝,最终通过第二管道再次回流至蒸发器内的蒸发段换热管中,实现循环降温热源介质。在此过程中,实现将热源介质的热量通过热管工质传递至舱壁外部环境中,达到降温冷却热源介质的目的,其避免了相关技术中使用循环泵等动力设备,不会对舱室和水域造成噪声污染,同时在热管工质的热量交换过程中未产生能耗,更加环保安全;
[0024]此外,由于外部环境中的水流未直接与热源介质进行热量交换,在换热壳体出现破碎时外部环境中的水流也无法混入到船舱内的热源介质,进而避免对热源介质所作用的相关设备造成影响,实现提高本装置在使用时的安全效果。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竖剖图;
[0027]图2为图1中A
‑
A线的剖面示意图;
[0028]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流入腔与流出腔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
[0030]1、蒸发器;10、热源换热腔;100、介质进口;101、介质出口;11、蒸发段换热管;
[0031]2、换热壳体;20、工质换热腔;200、工质进口;201、工质出口;21、端板;22、罩壳;23、流入腔;230、流入口;231、入口导流板;232、导流腔;24、流出腔;240、流出口;241、出口导流板;
[0032]3、第一管道;
[0033]4、第二管道;
[0034]5、热交换管束;
[0035]6、支撑板件;
[0036]7、舱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分离式热管的集成自流冷却装置,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作为冷却介质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分离式热管的集成自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蒸发器(1),其内设有热源换热腔(10),所述热源换热腔(10)上设有介质进口(100)与介质出口(101),所述热源换热腔(10)内设有多根内含热管工质的蒸发段换热管(11),且所述蒸发段换热管(11)两端管口延伸至所述蒸发器(1)外壁;设于舱壁(7)外侧的换热壳体(2),其内部设有同外部空间隔绝的工质换热腔(20),所述工质换热腔(20)的顶端与底端分别设有连通舱壁(7)内侧空间的工质进口(200)与工质出口(201),且所述工质出口(201)处于所述蒸发段换热管(11)底端管口的上方;第一管道(3),其连通所述蒸发段换热管(11)的顶端管口和所述工质进口(200),以供所述蒸发段换热管(11)内的热管工质吸热蒸发后进入所述工质换热腔(20)内;第二管道(4),其连通所述蒸发段换热管(11)的底端管口和所述工质出口(201),以供所述工质换热腔(20)内冷凝的热管工质回流至所述蒸发段换热管(1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离式热管的集成自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壳体(2)内间隔设有多根热交换管束(5),所述热交换管束(5)两端管口均穿过所述换热壳体(2)外壁并连通外部空间,以在所述工质换热腔(20)内形成与工质换热腔(20)隔绝的冷却流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分离式热管的集成自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束(5)布设方向平行于船体航行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分离式热管的集成自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壳体(2)至少包括:两个端板(21),其间隔连接于舱壁(7)外壁;罩壳(22),其连接于两所述端板(21)远离舱壁(7)的一端,同所述端板(21)、舱壁(7)围设形成所述工质换热腔(20),且其在船体航行方向上呈流线型曲面结构。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俊杰,陶海坤,韩灿峰,郑开元,陈聪,田春平,李帅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