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结构的喷射掩膜、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12662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导电结构的喷射掩膜、制备方法及应用,导电结构的喷射掩膜制备方法包括:采用3D打印方法利用支撑材料打印得到所需导电图案,再进行金属离子溅射,并将溅射后支撑材料进行溶解,得到所需导电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是3D打印与离子溅射相结合的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简便,通过在支撑材料上覆盖一层金属膜,理论上可以制作任意形状导电结构;离子溅射的金属无需固化即可导电,相对于直接3D打印金属效率更高,可定制化更强;采用水溶性支撑材料,对水溶解度极高,对金属薄膜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去除时由于其对水有很好的溶解性,极易去除且不破坏金属表面。面。面。

A spray mask with conductive structure,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电结构的喷射掩膜、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3D打印
,尤其涉及一种导电结构的喷射掩膜、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导电图案是由导电材料在物体表面形成的具有特定形状和功能的导电图形,从而形成具有电磁性能的结构件。导电图形的应用范围也很广泛,包括天线、频率选择表面、RFID(射频识别)标签、pcb电路板和柔性电子等。
[0003]传统的导电图形制备方式有丝网印刷、激光刻蚀和热转印法。激光刻蚀的基本原理是将高光束质量的小功率激光束(一般为紫外激光、光纤激光)聚焦成极小光斑,在焦点处形成很高的功率密度,使材料在瞬间汽化蒸发,形成孔、逢、槽。丝网印刷属于传统印刷方式,工厂中批量化印刷电路板生产最常用的方法是丝网印刷法。丝网印刷是指在印刷时,通过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印料或油墨透过图案部分网孔漏印到承印物上的一种印刷方式。其缺点是工艺流程较为复杂。热转印法的主要工艺流程是用打印机在热转印纸上打印电路图形将带有图形的热转印纸覆在覆铜板上经过热转印机撕掉热转印纸用药水腐蚀出图形用台钻手工钻孔用砂纸将线路表面的碳粉打磨掉。其缺点很明显,只能做很简单的电路,并且工艺复杂。其传统的制作工艺存在流程复杂,制作周期较长等问题,已逐渐成为制约电子产品快速开发的瓶颈。
[0004]传统工艺激光刻蚀、丝网印刷、热转印法都存在的问题是工艺复杂、制作周期长。例如丝网印刷,其工艺流程如下已绷网——脱脂——烘干——剥离片基——曝光——显影——烘干——修版——封网,工艺流程及其繁琐;现有的3D打印纳米银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应用较为广泛,打印出的纳米银不具备导电性能,必须烧结导电图案,以确保导电性和与基板的粘附性,导电图案的烧结质量直接影响其电磁性能。纳米银的烧结过程需要消耗大量时间。
[0005]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技术工艺复杂、制作周期长、成本高、不能满足特定形状的要求且成型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电结构的喷射掩膜、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7]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导电结构的喷射掩膜制备方法,所述导电结构的喷射掩膜制备方法包括:
[0008]采用喷墨式3D打印方法按照导电图案进行支撑材料打印,打印厚度按需定制,支撑材料厚度最小为6um左右。打印完成后,将样品放入金属离子溅射仪中进行金属离子溅射,可选择不同金属进行离子溅射,溅射时间范围可变,范围为5min至20min,离子溅射后样品表面形成一层金属薄膜;最后将离子溅射后的样品浸泡在水中,静置30min,直至支撑材
料完全去除;得到所需导电结构。
[0009]进一步,所述采用3D打印方法利用支撑材料打印得到所需导电图案包括:采用喷墨打印方法或光固化3D打印方法在基板上将支撑材料打印为所需导电图案。
[0010]进一步,所述支撑材料为水溶性支撑材料。
[0011]进一步,所述进行金属离子溅射包括:利用离子溅射仪对表面进行金属溅射。
[0012]进一步,所述金属离子的粒径大小为5

20nm。
[0013]进一步,所述将支撑材料进行溶解包括:将溅射后的基板放入水中进行浸泡溶解。
[0014]进一步,所述导电结构的喷射掩膜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步骤一,采用喷墨、光固化3D打印方法将水溶性支撑材料喷射成所需导电结构的形状;
[0016]步骤二,将打印好的支撑材料以及基板送入离子溅射仪中进行金属离子溅射,于支撑材料表面形成一层金属膜后静置一段时间;
[0017]步骤三,将溅射后的支撑材料以及基板放置于水中静置一段时间溶解水溶性支撑材料得到一层导电金属薄膜。
[0018]进一步,所述将打印好的支撑材料以及基板送入离子溅射仪中进行金属离子溅射包括:利用离子溅射仪将金属粒子溅射在支撑材料表面。
[0019]进一步,所述导电金属薄膜为所需导电结构。
[0020]进一步,所述将溅射后的支撑材料以及基板放置于水中静置一段时间溶解水溶性支撑材料包括:
[0021]将溅射后的支撑材料以及基板放置于水中静置30min溶解水溶性支撑材料。
[002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所述导电结构的喷射掩膜制备方法制备的导电结构的喷射掩膜。
[002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所述导电结构的喷射掩膜的导电图形,所述导电图形在天线、频率选择表面、射频识别标签、pcb电路板或柔性电子上使用。
[0024]结合上述的技术方案和解决的技术问题,请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本专利技术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0025]第一、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解决该问题的难度,紧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以及研发过程中结果和数据等,详细、深刻地分析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何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问题之后带来的一些具备创造性的技术效果。具体描述如下:
[0026]本专利技术采用先打印支撑结构再利用离子喷射在表面,由于3D打印的多维性,理论情况下可以打印出任意导电结构。可以根据不同应用需求制作出相应的导电结构。
[0027]本专利技术采用离子喷施进行喷射掩膜过,可用于离子喷射的金属种类较多,金、银、铜、铁、镍为常用的几种溅射材料,可根据不同应用场合选择合适的溅射材料,合理控制成本。
[0028]本专利技术用离子溅射过程代替了直接3D打印金属的过程,弥补了3D打印其他金属如铁、镍等技术不太成熟,不能满足特殊需求以及3D打印金属之后要对金属进行烧结,金属烧结导电会消耗大量时间的缺陷,极大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0029]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支撑材料上进行金属离子溅射形成金属薄膜,实现高效率制造导电结构,解决了目前工艺复杂和制作周期长的问题,满足了高效率高定制化需求。
[0030]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是3D打印与离子溅射相结合的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简便,通过在支撑材料上覆盖一层金属膜,理论上可以制作任意形状导电结构;离子溅射的金属无需固化即可导电,相对于直接3D打印金属效率更高,可定制化更强;采用水溶性支撑材料,对水溶解度极高,对金属薄膜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去除时由于其对水有很好的溶解性,极易去除且不破坏金属表面。
[0031]第二,把技术方案看做一个整体或者从产品的角度,本专利技术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具备的技术效果和优点,具体描述如下:
[0032]本专利技术具有高精度、周期短、个性化高等优点。本专利技术使用喷墨打印技术来制作导电图案比传统方法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将导电图案与3D打印技术进行结合,可以将产品的制作周期降低到很小的范围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以3D打印作为技术手段,可以制作出微米甚至纳米级别的电路,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导电图案的成型精度,更加扩大了导电图案的应用范围;由于3D打印为增材制造,故导电图形的制作比传统方法成本也更低。
[0033]第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的创造性辅助证据,还体现在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结构的喷射掩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结构的喷射掩膜制备方法包括:采用3D打印方法利用支撑材料打印得到所需导电图案,再进行金属离子溅射,并将溅射后支撑材料进行溶解,得到所需导电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导电结构的喷射掩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3D打印方法利用支撑材料打印得到所需导电图案包括:采用喷墨打印方法或光固化3D打印方法在基板上将支撑材料打印为所需导电图案。3.如权利要求1所述导电结构的喷射掩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材料为水溶性支撑材料。4.如权利要求1所述导电结构的喷射掩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金属离子溅射包括:利用离子溅射仪对支撑材料表面进行金属溅射。5.如权利要求1所述导电结构的喷射掩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离子的粒径大小为5

20nm。6.如权利要求1所述导电结构的喷射掩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溶解包括:将溅射后的基板放入水中进行浸泡溶解。7.如权利要求1所述导电结构的喷射掩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军黄进曹锐奇龚宏萧郭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