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部件压合防左右串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2655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胶部件压合防左右串动装置,属于轮胎生产设备领域。设有中间伸缩机构,圆筒形的中间伸缩机构两端分别固定有圆筒形的左胶囊鼓及右胶囊鼓,中间伸缩机构与左胶囊鼓及右胶囊鼓轴线重合,中间伸缩机构的后方安装有两个尖压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现胶部件在鼓上压合后不左右串动,有效排除胶部件内部气泡的同时保证胶部件定位精度,自动压合取代人工手动压合,提高设备效率,减轻人员劳动强度。减轻人员劳动强度。减轻人员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胶部件压合防左右串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轮胎生产设备领域,详细地讲是一种胶部件压合防左右串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在轮胎成型工序生产中,在胶囊鼓表面贴合胶部件后,目前都是采用人工手持压辊配合转鼓方式进行辊压胶部件,排出胶部件中的气体,此种方式不仅压合效率低,压合过程中由于胶部件下方鼓表面不平整并且直径不一致易导致压合时胶部件在鼓上左右串动,影响胶部件定位精度,压合全程需要人工压合并处理,劳动强度大,压合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胶部件压合防左右串动装置,提高生产效率及压合质量,保证胶部件定位精度,防止胶部件左右串动,降低劳动强度。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胶部件压合防左右串动装置,设有中间伸缩机构,其特征是,圆筒形的中间伸缩机构两端分别固定有圆筒形的左胶囊鼓及右胶囊鼓,中间伸缩机构与左胶囊鼓及右胶囊鼓轴线重合,中间伸缩机构的后方安装有两个尖压辊。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现胶部件在鼓上压合后不左右串动,有效排除胶部件内部气泡的同时保证胶部件定位精度,自动压合取代人工手动压合,提高设备效率,减轻人员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0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技术进行胶部件压合时的示意图。
[0009]图中1.左胶囊鼓,2.中间伸缩机构,3.尖压辊,4.充气控制系统,5.胶部件,6.右胶囊鼓。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在图中,本技术设有中间伸缩机构2,圆筒形的中间伸缩机构2两端分别固定有圆筒形的左胶囊鼓1及右胶囊鼓6,中间伸缩机构2与左胶囊鼓1及右胶囊鼓6轴线重合,中间伸缩机构2的后方安装有两个尖压辊3,采用尖压辊在辊压时减小压辊和胶部件表面的接触面积,可以有效赶走胶部件间的气泡。
[0011]开始压合前(见附图1),胶部件5贴合在左胶囊鼓1、右胶囊鼓6及中间伸缩机构2上,尖压辊3在压合等待位等待压合。开始压合时(见附图2),充气控制系统4控制左胶囊鼓1
及右胶囊鼓6进行预充气,胶部件5与左胶囊鼓1及右胶囊鼓6接触的位置膨胀,此时左胶囊鼓1及右胶囊鼓6与胶部件5之间形成一个锥面,并且充气后的左胶囊鼓1及右胶囊鼓6表面形成两个向内侧倾斜的锥面,通过左胶囊鼓1、右胶囊鼓6预充气,增大左胶囊鼓1、右胶囊鼓6表面和胶部件5的摩擦力,此时两个尖压辊3由中间向两侧分别辊压胶部件5,这种左胶囊鼓1及右胶囊鼓6预充气的方式可以保证胶部件5在辊压时不左右串动。压合结束后(见附图1),左胶囊鼓1、右胶囊鼓6、胶部件5、尖压辊3回到初始位置,压合结束。左胶囊鼓1及右胶囊鼓6的充气、胶部件5的压合、左胶囊鼓1及右胶囊鼓6的放气等通过充气控制系统4进行动作控制,保证胶部件5压合结束后左胶囊鼓1及右胶囊鼓6立即放气,防止胶部件5被拉伸变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部件压合防左右串动装置,设有中间伸缩机构,其特征是,圆筒形的中间伸缩机构两端分别固定有圆筒形的左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凤娟王健王生全林威杜朋
申请(专利权)人: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