烷烃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219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3:15
通过在通式(3)[式中,R3、R4、R5、R6、R7、R8、R9和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烷烃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烷烃化合物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作为卤代烷烃化合物的1种的CF3CHFCHFCF3的合成方法,例如非专利文献1中已知进行全氟
‑2‑
丁烯的氢化反应。CF3CHFCHFCF3存在以下的(S),(R)体、(R),(R)体和(S),(S)体的3种异构体,但根据该合成方法,所得到的CF3CHFCHFCF3基本都为(S),(R)体。
[0003][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非专利文献
[0006]非专利文献1:Journal of Fruorine Chemistry,1992Vol.59p.9

14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以联合生产(S),(R)体、(R),(R)体和(S),(S)体的形式合成R1CHX1CHX2R2所示的烷烃化合物的方法。
[0009]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的方案。
[0011]项1.一种通式(1)所示的烷烃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0012](IIA)在通式(3)所示的环烷烃化合物和催化剂的存在下,使通式(2)所示的烯烃化合物与含有氢的气体反应,将上述通式(2)所示的烯烃化合物氢化的氢化工序。
[0013]R1CHX1CHX2R2(1)
[0014][式中,X1和X2相同或不同,表示卤原子,R1和R2相同或不同,表示烷基或氟代烷基。][0015][0016][式中,R3、R4、R5、R6、R7、R8、R9和R
10
相同或不同,表示卤原子、烷基或氟代烷基。][0017][0018][式中,X1、X2、R1和R2同上。][0019]项2.如项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氢化工序中,通式(3)所示的环烷烃化合
物的使用量相对于通式(2)所示的烯烃化合物1摩尔为0.5~20摩尔。
[0020]项3.如项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氢化工序之前,包括(IA)使通式(3)所示的环烷烃化合物与通式(4)所示的烯烃化合物反应,得到通式(2)所示的烯烃化合物的工序。
[0021][0022][式中,R3、R4、R5、R6、R7、R8、R9和R
10
同上,但在通式(1)中的R1和R2均为烷基的情况下,R3、R4、R5、R6、R7、R8、R9和R
10
相同或不同,表示卤原子或氟代烷基。][0023][0024][式中,X1和X2同上,X3和X4相同或不同,表示卤原子。][0025][0026][式中,X1、X2、R1和R2同上。][0027]项4.一种通式(1)所示的烷烃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0028](IB)使通式(3)所示的环烷烃化合物与通式(4)所示的烯烃化合物反应,得到包含通式(2)所示的环烯烃化合物和上述通式(3)所示的环烷烃化合物的混合物的工序;和
[0029](IIB)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使上述工序(IB)所得到的混合物与含有氢的气体反应,将上述通式(2)所示的环烯烃化合物氢化的氢化工序。
[0030]R1CHX1CHX2R2(1)
[0031][式中,X1和X2相同或不同,表示卤原子,R1和R2相同或不同,表示烷基或氟代烷基。][0032][0033][式中,R3、R4、R5、R6、R7、R8、R9和R
10
相同或不同,表示卤原子、烷基或氟代烷基,但在通式(1)中的R1和R2均为烷基的情况下,R3、R4、R5、R6、R7、R8、R9和R
10
相同或不同,表示卤原子或氟代烷基。][0034][0035][式中,X1和X2同上,X3和X4相同或不同,表示卤原子。][0036][0037][式中,X1、X2、R1和R2同上。][0038]项5.如项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上述氢化工序中,作为原料使用的混合物中的通式(3)所示的环烷烃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通式(2)所示的烯烃化合物1摩尔为0.5~20摩尔。
[0039]项6.如项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气相中进行上述氢化工序。
[0040]项7.如项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所制造的通式(1)所示的烷烃化合物包含通式(1A)、(1B)和(1C)所示的3种烷烃化合物。
[0041][0042][式中,X1、X2、R1和R2同上。][0043]项8.如项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将通过上述氢化工序得到的产物的总量设为100摩尔%,得到上述通式(1A)所示的烷烃化合物20~80摩尔%、上述通式(1B)所示的烷烃化合物10~40摩尔%、上述通式(1C)所示的烷烃化合物10~40摩尔%。
[0044]项9.一种组合物,其包含通式(1A)、(1B)和(1C)所示的3种烷烃化合物,且将组合物的总量设为100摩尔%,上述通式(1A)所示的烷烃化合物的含量为20~80摩尔%,上述通式(1B)所示的烷烃化合物的含量为10~40摩尔%,上述通式(1C)所示的烷烃化合物的含量为10~40摩尔%。
[0045][0046][式中,X1和X2相同或不同,表示卤原子,R1和R2相同或不同,表示烷基或氟代烷基。][0047]项10.如项9所述的组合物,其用作有机合成用中间体、蚀刻气体或沉积气体。
[0048]专利技术的效果
[0049]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以联合生产(S),(R)体、(R),(R)体和(S),(S)体的形式合成R1CHX1CHX2R2所示的烷烃化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50]在本说明书中,“含有”是包括“包含(comprise)”、“实质上由
……
构成(consist essentially of)”和“仅由
……
构成(consist of)”的任一种含义的概念。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以“A~B”表示数值范围的情况下,是指A以上B以下的意思。
[0051]在本专利技术中,“选择率”是指来自反应器出口的流出气体中所含的目标化合物的合计摩尔量相对于该流出气体中的原料化合物以外的化合物的合计摩尔量的比例(摩尔%)。
[0052]在本专利技术中,“转化率”是指来自反应器出口的流出气体中所含的原料化合物以外的化合物的合计摩尔量相对于供给到反应器中的原料化合物的摩尔量的比例(摩尔%)。
[0053]以往,在非专利文献1中,通过进行1,1,1,4,4,4

六氟
‑2‑
丁烯的氢化反应来合成CF3CHFCHFCF3,但是能够合成的异构体基本仅为(S),(R)体。这是因为已知使用催化剂的加氢反应为顺式(syn)加成,基本很难发生2个氢原子从相反方向加成的反式(anti)加成反应的缘故。即,根据现有的方法,基本无法合成(S),(R)体以外的异构体。另一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能够以联合生产(S),(R)体、(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通式(1)所示的烷烃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IIA)在通式(3)所示的环烷烃化合物和催化剂的存在下,使通式(2)所示的烯烃化合物与含有氢的气体反应,将所述通式(2)所示的烯烃化合物氢化的氢化工序,R1CHX1CHX2R2ꢀꢀꢀꢀꢀꢀꢀꢀ
(1)通式(1)中,X1和X2相同或不同,表示卤原子,R1和R2相同或不同,表示烷基或氟代烷基,通式(3)中,R3、R4、R5、R6、R7、R8、R9和R
10
相同或不同,表示卤原子、烷基或氟代烷基,通式(2)中,X1、X2、R1和R2同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氢化工序中,通式(3)所示的环烷烃化合物的使用量相对于通式(2)所示的烯烃化合物1摩尔为0.5~20摩尔。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氢化工序之前,包括(IA)使通式(3)所示的环烷烃化合物与通式(4)所示的烯烃化合物反应,得到通式(2)所示的烯烃化合物的工序,通式(3)中,R3、R4、R5、R6、R7、R8、R9和R
10
同上,但在通式(1)中的R1和R2均为烷基的情况下,R3、R4、R5、R6、R7、R8、R9和R
10
相同或不同,表示卤原子或氟代烷基,通式(4)中,X1和X2同上,X3和X4相同或不同,表示卤原子,通式(2)中,X1、X2、R1和R2同上。4.一种通式(1)所示的烷烃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IB)使通式(3)所示的环烷烃化合物与通式(4)所示的烯烃化合物反应,得到包含通式(2)所示的环烯烃化合物和所述通式(3)所示的环烷烃化合物的混合物的工序;(IIB)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使所述工序(IB)所得到的混合物与含有氢的气体反应,将所述通式(2)所示的环烯烃化合物氢化的氢化工序,
R1CHX1CHX2R2ꢀꢀꢀꢀꢀꢀꢀ
(1)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藤友亮中村新吾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