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带式压机(1),所述双带式压机具有至少一个压制装置(2),所述压制装置(2)具有至少一个压板(3)和用于所述压板(3)的至少一个反压元件(4),所述至少一个压板(3)和所述至少一个反压元件(4)彼此隔开间距地设置,连续的且被驱动的第一金属带(5)的区段和连续的且被驱动的第二金属带(6)的区段彼此对置地引导穿过处于所述压板(3)和板形的反压元件(4)的彼此面对的侧之间的压制间隙(7),所述压制装置(2)具有至少一个朝所述反压元件的方向并且又往回可运动地支承的压模(8、9、10),所述压模具有压制面(11、12、13),连续的第一和第二金属带(5、6)的引导通过所述压制间隙(7)的区段在所述至少一个压模(8、9、10)的压制面(11、12、13)与所述至少一个反压元件(4)之间引导穿过,并且所述压模(8、9、10)的压制面(11、12、13)小于所述至少一个压板(3)的面对所述至少一个反压元件(4)的那侧的面。少一个反压元件(4)的那侧的面。少一个反压元件(4)的那侧的面。
Double belt press with at least one press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至少一个压制装置的双带式压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带式压机,所述双带式压机具有至少一个压制装置,所述压制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压板和用于所述压板的至少一个反压元件,所述至少一个压板和所述至少一个反压元件彼此隔开间距地设置,连续的且被驱动的第一金属带的区段和连续的且被驱动的第二金属带的区段彼此对置地引导穿过处于所述压板和板形的反压元件的彼此面对的侧之间的压制间隙。
技术介绍
[0002]文首提及类型的双带式压机由AT516907A1已知。
[0003]在由复合材料制造层压板、例如由预浸渍的织物、预浸带、纺织材料、纤维复合材料等制造层状的层压板时需要高的压力,以便排出被包围的空气并且获得无气孔的层压板。然而,利用常规的双带式压机不可能的是:在压制间隙中产生需要的压力强度,以便将气套从处于两个带之间的层压板压出,因为为此由于双带式压机的常规压板的大小需要非常大的力,由此存在危险:过于强烈地制动金属带并且使所述金属带停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并且能实现由复合材料连续地制造层压板。
[0005]所述任务利用一种文首提及类型的双带式压机按照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方式解决,即,所述压制装置具有朝所述反压元件的方向并且又往回可运动地支承的至少一个压模,所述压模具有压制面,连续的第一和第二金属带的引导通过所述压制间隙的区段在所述至少一个压模的压制面与所述至少一个反压元件之间引导穿过,并且所述压模的压制面小于所述至少一个压板的面对所述至少一个反压元件的那侧的面。
[0006]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由于应用压模能实现非常高的压力的产生。由于压模的相比于压板较小的面,在这里出现的、垂直于带表面起作用的力对应地减少,由此可以减少或排除金属带的导致停止的制动的危险。通过按照本专利技术地构造所述压制装置,借助于双带式压机能实现由复合材料制造层压板。这具有优点:层压板能够连续地制造,由此简化并且能够较经济地设计生产。此外,也可以制造任意长度的层压板。
[0007]一种实施方式证实为是特别有利的,按照该实施方式,所述至少一个压板具有用于所述至少一个压模的至少一个通孔,所述至少一个压模穿过所述至少一个压板可移动地支承。该实施方式能实现在质量方面特别高质量地制造层压板,因为一方面通过压板可以取得对层压板的预压实并且通过压模可以以非常小的需要的结构空间取得对层压板的非常高的压实。此外,通过将压板与压模组合也可以阻止:直接在压模之前出现材料的扭曲,因为压板阻止要压制的材料沿垂直于带表面的方向偏移。
[0008]为了确保对层压板的良好压制和所述层压板的高质量,可以规定:所述至少一个压模的压制面的长度沿两个金属带的带横向观察大于所述至少一个压模的压制面沿两个
金属带的周向观察的宽度,所述至少一个压模的压制面的长度为金属带的带宽的至少三分之二,并且所述压制面沿两个金属带的带横向观察至少覆盖两个金属带中的每个金属带的带中心和紧接着所述带中心地位于所述带中心的两侧的带区域。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这种变型方案取得优点:在金属带的大宽度上可以在压制间隙的区域中产生非常高的压力。特别优选地,压制面覆盖整个产品宽度。此外可以规定:压制面在整个带宽上延伸。
[0009]对压板和压模的单独操纵以及对最优压制比的实现能够通过以下方式取得,即,所述至少一个压模与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连接,所述压板与独立于所述第一致动器操纵的至少一个第二致动器连接。
[0010]按照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特征在于紧凑的结构方式并且非常有利于向压模的有效力传递)可以规定:所述至少一个压模支承在沿两个金属带的带横向观察侧向突出于所述至少一个压板的框架上。
[0011]在紧凑的结构空间中通过以下方式有利于向压模的良好力传递的取得,即,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铰接到所述框架的沿两个金属带的带横向观察侧向突出于所述压板的区段上。
[0012]最优的力传递能够通过以下方式取得,即,所述框架的直接设置在所述压模上面的区段比所述框架的侧向突出于所述压板的区段在机械上更刚性地构造。
[0013]金属带通过压制装置的尽可能良好且低摩擦的滑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取得,即,在所述压模的所述至少一个压板和所述至少一个压制面上并且在所述至少一个反压元件上分别设置有与两个金属带中的一个金属带的表面区段产生接触的至少一个滑动面。
[0014]为了取得向层压板中的最优的热量输入,可以规定:在所述至少一个压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加热板,在所述至少一个加热板与所述至少一个压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绝缘层,所述至少一个加热板和所述至少一个绝缘层分别具有与所述压板的所述至少一个通孔相对应的用于所述至少一个压模的至少一个通孔和/或在所述至少一个反压元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加热板,在所述至少一个反压元件与在所述至少一个反压元件上设置的所述至少一个加热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绝缘层和/或所述至少一个压模具有至少一个绝缘层。通过设置绝缘层能够明显减少对压板和/或反压元件和/或压模的加热,由此可以避免它们的例如热诱导的形状变化。
[0015]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可以规定:沿所述压制间隙的横向于两个金属带的带宽延伸的纵向相继地设置有至少两个、优选至少三个压模。在本专利技术的这种变型方案中,可以最优地调节压制间隙中的压制力的变化过程。因此,压力可以沿流动方向例如增加,以便取得越来越高的压实度。
附图说明
[0016]为了较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借助后续附图详细解释本专利技术。
[0017]分别在强烈简化的示意图中:
[0018]图1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双带式压机;
[0019]图2示出图1中的双带式压机的压板的俯视图;
[0020]图3示出沿图1中的线III
‑
III的横剖图;
[0021]图4示出通过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变型方案的压制装置的横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首先要指出:在不同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相同部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说相同的构件名称,其中,在整个说明书中包含的公开内容能够按意义转用到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说相同的构件名称的相同部件上。在说明书中所选择的位置说明例如上、下、侧向等等也参考直接描述的以及示出的附图并且这些位置说明在位置改变时按意义转用到新的位置上。
[0023]按照图1,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双带式压机1具有压制装置2。压制装置2实施为滑动压机或滑动压制模块并且具有压板3和用于压板3的反压元件4。反压元件4例如可以同样板状地构造。压板3和反压元件4彼此隔开间距地设置。连续的且被驱动的第一金属带5的区段和连续的且被驱动的第二金属带6的区段彼此对置地引导穿过处于压板3和板形的反压元件4的彼此面对的侧之间的压制间隙7。压制装置2具有朝反压元件4的方向并且又往回可运动地支承的压模8、9、10,各所述压模分别具有一个压制面11、12、13。压模8、9、10的运动方向在图1中以双箭头标明。
[0024]压模8、9、10沿横向于压制间隙7的两个金属带的在图3中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双带式压机(1),所述双带式压机具有至少一个压制装置(2),所述压制装置(2)具有至少一个压板(3)和用于所述压板(3)的至少一个反压元件(4),所述至少一个压板(3)和所述至少一个反压元件(4)彼此隔开间距地设置,连续的且被驱动的第一金属带(5)的区段和连续的且被驱动的第二金属带(6)的区段彼此对置地引导穿过处于压板(3)和板形的反压元件(4)的彼此面对的侧之间的压制间隙(7),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制装置(2)具有至少一个朝所述反压元件的方向并且又往回可运动地支承的压模(8、9、10),所述压模具有压制面(11、12、13),连续的第一和第二金属带(5、6)的引导通过所述压制间隙(7)的区段在所述至少一个压模(8、9、10)的压制面(11、12、13)与所述至少一个反压元件(4)之间引导穿过,并且所述压模(8、9、10)的压制面(11、12、13)小于所述至少一个压板(3)的面对所述至少一个反压元件(4)的那侧的面。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带式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压板(3)具有用于所述至少一个压模(8、9、10)的至少一个通孔(15、16、17),所述至少一个压模(8、9、10)穿过所述至少一个压板(3)可移动地支承。3.按照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带式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压模(8、9、10)的压制面的长度(l)沿两个金属带(5、6)的带横向(q)观察大于所述至少一个压模的压制面沿两个金属带(5、6)的周向(u)观察的宽度,所述至少一个压模(8、9、10)的压制面(11、12、13)的长度(l)为金属带(5、6)的带宽(m)的至少三分之二,并且所述压制面(11、12、13)沿两个金属带(5、6)的带横向(q)观察至少覆盖两个金属带(5、6)中的每个金属带的带中心和紧接着所述带中心地位于所述带中心的两侧的带区域。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带式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压模(8、9、10)与至少一个第一致动器(18a、18b)连接,所述压板(3)与独立于所述第一致动器(18a、18b)地操纵的至少一个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
申请(专利权)人:百德福钢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