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薄玻璃棱边抛光用夹具,包括底撑和顶撑,其中,所述底撑包括底板、由所述底板的第一端面向上延伸的第一侧壁、由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向上延伸的第二侧壁,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形成敞开式凹槽;所述底撑还包括在背离所述凹槽的方向上由所述第一侧壁的上端面延伸的第一延伸端面和在背离所述凹槽的方向上由所述第二侧壁的上端面延伸的第二延伸端面;所述顶撑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延伸端面和所述第二延伸端面的上表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超薄玻璃棱边抛光用夹具确保夹紧玻璃时不会出现玻璃碎裂的情况,并且确保抛光到堆叠的每片玻璃的棱边。玻璃的棱边。玻璃的棱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玻璃棱边抛光用夹具
[0001]本技术属于玻璃夹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薄玻璃棱边抛光用夹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超薄玻璃逐渐受到青睐,在玻璃切割后需要夹具夹持固定来对玻璃边部进行抛光以改善边部质量。传统的夹持装置直接与玻璃接触,因玻璃较薄会把玻璃压碎,且无玻璃边部定位对齐机构,因而,出现玻璃堆叠后无法抛光到某些玻璃棱边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玻璃棱边抛光用夹具。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超薄玻璃棱边抛光用夹具,包括底撑和顶撑,其中,
[0006]所述底撑包括底板、由所述底板的第一端面向上延伸的第一侧壁、由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向上延伸的第二侧壁,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形成敞开式凹槽;
[0007]所述底撑还包括在背离所述凹槽的方向上由所述第一侧壁的上端面延伸的第一延伸端面和在背离所述凹槽的方向上由所述第二侧壁的上端面延伸的第二延伸端面;
[0008]所述顶撑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延伸端面和所述第二延伸端面的上表面上。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的底撑缓冲板。
[0010]进一步地,所述底撑缓冲板的长度小于所述凹槽的长度,所述底撑缓冲板的宽度等于或小于所述凹槽的宽度。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顶撑的下表面上的顶撑缓冲板。
[0012]进一步地,所述顶撑缓冲板的长度小于所述凹槽的长度,所述顶撑缓冲板的宽度等于或小于所述顶撑的宽度。
[0013]进一步地,所述底撑还包括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设置在与所述底板的第一端面相邻的第三端面上,所述定位槽设计为由所述第三端面向内凹进;所述定位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横截面为L形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包括水平部和由所述水平部的一端向上延伸的竖直部,所述水平部的自由端插入所述定位槽内。
[0015]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槽的深度设计为当所述水平部的自由端插入所述定位槽内时,所述水平部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定位槽的外部。
[0016]进一步地,所述底撑的第一延伸端面和所述第二延伸端面分别通过蝶形螺母与所述顶撑的两端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底撑缓冲板和所述顶撑缓冲板均由聚氨酯或橡胶制成。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19](1)设置底撑、底撑缓冲板、顶撑、顶撑缓冲板和蝶形螺母能够实现夹紧超薄玻璃,松紧蝶形螺母使得底撑缓冲板和顶撑缓冲板对玻璃进行夹紧,底撑缓冲板和顶撑缓冲板由具有一定缓冲作用的材质构成,因而夹紧时不会出现玻璃碎裂的情况。
[0020](2)由于设置定位板,在放置玻璃时,每片玻璃的待抛光的棱边都与定位板的定位面接触,从而确保每片玻璃的待抛光的棱边对齐地层叠,使得堆叠的玻璃的待抛光的棱边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在抛光时不会出现因玻璃边部参差不齐而出现无法抛光到某些玻璃的棱边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的超薄玻璃棱边抛光用夹具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超薄玻璃棱边抛光用夹具的底撑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超薄玻璃棱边抛光用夹具的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如图1
‑
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薄玻璃棱边抛光用夹具,包括底撑1和顶撑2。
[0027]底撑1包括底板11、由底板11的第一端面向上延伸的第一侧壁12、由与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向上延伸的第二侧壁13,底板11、第一侧壁12和第二侧壁13形成敞开式凹槽。底撑1还包括在背离凹槽的方向上由第一侧壁12的上端面延伸的第一延伸端面14和在背离凹槽的方向上由第二侧壁13的上端面延伸的第二延伸端面15。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底撑1为一体式结构,底板11为长方体结构。
[0028]顶撑2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延伸端面14和第二延伸端面15的上表面上。在一优选实施例中,顶撑2为长方体结构,底撑1的第一延伸端面14和第二延伸端面15分别通过蝶形螺母与顶撑2的两端连接。
[0029]本技术的超薄玻璃棱边抛光用夹具还包括底撑缓冲板3,底撑缓冲板3为设置在凹槽内的长方体结构,并且可拆卸地安装在底板11的上表面上。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底撑缓冲板3通过紧固件例如螺钉与底板11的上表面可拆卸地连接。底撑缓冲板3的长度小于凹槽的长度以便于进行安装,底撑缓冲板的宽度等于或小于凹槽的宽度。
[0030]本技术的超薄玻璃棱边抛光用夹具还包括顶撑缓冲板4,顶撑缓冲板4为长方体结构,并且可拆卸地安装在顶撑2的覆盖凹槽的下表面上。在一优选实施例中,顶撑缓冲板4通过紧固件例如螺钉与顶撑2的覆盖凹槽的下表面可拆卸地连接。顶撑缓冲板4的长度小于凹槽的长度以便于进行安装,顶撑缓冲板4的宽度等于或小于顶撑2的宽度。在一优选
实施例中,底撑缓冲板3和顶撑缓冲板4均由聚氨酯或橡胶制成。
[0031]如图2所示,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底撑1还包括定位槽16,定位槽16设置在与底板11的第一端面或第二端面相邻的第三端面上,定位槽16设计为由第三端面向内凹进,定位槽16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底板11的上表面。
[0032]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超薄玻璃棱边抛光用夹具还包括横截面为L形的定位板5,定位板5包括水平部51和由水平部51的一端向上延伸的竖直部52,水平部51的自由端插入定位槽16内。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定位槽16的深度设计为当水平部51的自由端插入定位槽16内时,水平部51的一部分位于定位槽16的外部。换句话说,这样的设计使得定位板5的竖直部52的面向凹槽的定位面53与底撑1的定位槽16所在的第三端面相隔一定的距离,从而使得玻璃被定位后可以漏出待抛光的玻璃棱边。
[0033]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底撑缓冲板3和顶撑缓冲板4相对布置,并且两者之间形成了容纳玻璃的空间。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底撑1、顶撑2、底撑缓冲板3和顶撑缓冲板4的面向定位面53的一侧在竖直方向上均对齐设置。
[0034]本技术的超薄玻璃棱边抛光用夹具的使用方法为:
[0035]将底撑缓冲板3安装在底板11的上表面上,将定位板5的水平部51插入底撑1的第三端面上的定位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玻璃棱边抛光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撑和顶撑,其中,所述底撑包括底板、由所述底板的第一端面向上延伸的第一侧壁、由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向上延伸的第二侧壁,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形成敞开式凹槽;所述底撑还包括在背离所述凹槽的方向上由所述第一侧壁的上端面延伸的第一延伸端面和在背离所述凹槽的方向上由所述第二侧壁的上端面延伸的第二延伸端面;所述顶撑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延伸端面和所述第二延伸端面的上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玻璃棱边抛光用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上的底撑缓冲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玻璃棱边抛光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撑缓冲板的长度小于所述凹槽的长度,所述底撑缓冲板的宽度等于或小于所述凹槽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薄玻璃棱边抛光用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顶撑的下表面上的顶撑缓冲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薄玻璃棱边抛光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撑缓冲板的长度小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申,胡恒广,闫冬成,张占永,姜杰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光兴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