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2062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通风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外壳,外壳内部设有安装部,安装部内安装有电机,电机的驱动轴上固定有风扇,风扇与电机的驱动轴通过螺钉连接,风扇外侧设有盖合在外壳侧面的防尘架,防尘架外侧设有防尘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可拆卸式风扇和防尘网,便于风扇和防尘网的清洁,节约能源,结构简单,实用性好。实用性好。实用性好。

A green building ventil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建筑通风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通风
,尤其是涉及一种绿色建筑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建筑施工时,特别是工人在室内施工,仅靠几个窗户无法及时有效的排出室内污浊的空气,工人长时间吸入污浊的空气容易引发工人的呼吸道疾病,影响身体健康,现有的解决办法大多是通过通风扇,加快室内空气流动并将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通风扇在使用过程中,空气中的灰尘容易黏在风机中,不易清理,时间一久,不仅影响排风效果,还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因此急需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绿色建筑通风装置,通过设置可拆卸式风扇和防尘网,便于风扇和防尘网的清洁,节约能源,结构简单,实用性好。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绿色建筑通风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内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上固定有风扇,所述风扇与电机的驱动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风扇外侧设有盖合在外壳侧面的防尘架,所述防尘架外侧设有防尘网,所述外壳靠近防尘架的一侧设有第一环形筋,所述防尘架位于第一环形筋内侧,所述第一环形筋侧面靠近底座处设有第一缺口,所述防尘架侧面设有与第一缺口对应的凸起,所述凸起插入第一缺口内限位,所述防尘架侧面顶部设有U型卡,所述外壳侧面插入U型卡内并通过螺钉固定。
[0006]所述防尘架包括第一环形面,所述第一环形面外侧与第一环形筋内侧间隙配合,所述第一环形面内侧设有第二环形面,所述第一环形面与第二环形面通过多条连接筋连接,所述第一环形面侧面朝防尘网处延伸设有第二环形筋,所述防尘网位于第二环形筋内侧且与第二环形筋间隙配合,所述第二环形筋远离第一环形面的一端向内延伸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限位片,所述防尘网位于第一环形面与限位片之间且通过限位片限位。
[0007]所述防尘网设有与限位片对应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尺寸大于限位片尺寸,所述第二缺口可与限位片正对或错位。
[0008]所述第二环形面上设有对称的弧形导向孔,所述第二环形面朝风扇的一侧设有环形套,所述环形套朝第二环形面处延伸设有与弧形导向孔对应的圆柱台,所述圆柱台依次贯穿弧形导向孔和防尘网,所述圆柱台可沿弧形导向孔移动,所述圆柱台穿出防尘网的一端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可抵接或远离防尘网。
[0009]所述风扇中间设有方形限位孔,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上设有方形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插入限位孔内限位,所述风扇外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抵接风扇,所述挡板与限位柱通过螺钉连接。
[0010]所述第一缺口数量为两个且沿着第一环形筋中心轴对称。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当电机工作时,风扇与电机的驱动轴同步转动,实现排气功能;当需要清洁风扇时,先将防尘架拆下,并拧下挡板处的螺钉即可取下风扇,通过上述设计,风扇不仅固定牢靠,还便于风扇的安装拆卸,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好;
[0013]2.当需要取下防尘网时,拧下螺纹套,使得防尘网和环形套分别与第二环形面产生间隙,此时,推动螺纹套使得圆柱台沿着弧形导向孔移动,使得第二缺口正对限位片,并取下防尘网,操作方便快捷,结构简单合理,便于防尘网拆卸清洁。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7]图4为图3在A处的放大图;
[0018]图5为图3在B处的放大图。
[0019]图中:底座1、外壳2、安装部21、第一环形筋22、第一缺口23、风扇3、限位孔31、挡板4、防尘架5、第一环形面51、第二环形面52、第二环形筋53、凸起54、U型卡55、限位片56、弧形导向孔57、电机6、限位柱61、防尘网7、第二缺口71、环形套8、圆柱台81、螺纹套9。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1]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绿色建筑通风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外壳2,所述外壳2内部设有安装部21,所述安装部21内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驱动轴上固定有风扇3,所述风扇3与电机6的驱动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风扇3外侧设有盖合在外壳2侧面的防尘架5,所述防尘架5外侧设有防尘网7,在本技术中,防尘架5和防尘网7均为可拆卸结构,通过设置可拆卸的风扇3和防尘架5,便于风扇3和防尘架5的清洁,使得本技术具有良好的、可持续的排气效果,节省了电量的浪费,节约了能源;通过设置防尘网7不仅可以阻挡较大的灰尘进入外壳2内部影响排气效果,还可以防止使用人员直接触碰风扇3,使得防尘网7不仅具有防尘作用,还可以保护风扇3和人身安全,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好。
[0023]具体为,所述风扇3中间设有方形限位孔31,所述电机6的驱动轴上设有方形限位柱61,所述限位柱61插入限位孔31内限位,所述风扇3外侧设有挡板4,所述挡板4抵接风扇3,所述挡板4与限位柱61通过螺钉连接,当电机6工作时,风扇3与电机6的驱动轴同步转动,实现排气功能;当需要清洁风扇3时,先将防尘架5拆下,并拧下挡板4处的螺钉即可取下风扇3,通过上述设计,风扇3不仅固定牢靠,还便于风扇3的安装拆卸,结构简单合理,实用性好;
[0024]所述外壳2靠近防尘架5的一侧设有第一环形筋22,所述防尘架5位于第一环形筋22内侧,所述第一环形筋22侧面靠近底座1处设有第一缺口23,所述第一缺口23数量为两个且沿着第一环形筋22中心轴对称,所述防尘架5侧面设有与第一缺口23对应的凸起53,所述凸起53插入第一缺口23内限位,所述防尘架5侧面顶部设有U型卡52,所述外壳2侧面插入U型卡52内并通过螺钉固定,安装防尘架5时,首先将防尘架5的两个凸起53插入第一缺口23内,盖合外壳2,螺钉从上往下穿过U型卡52并与外壳2螺纹连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使得防尘架5只需要一颗螺钉就能固定,不仅固定牢靠,还便于安装和拆卸,从而便于风扇3的清洁。
[0025]当本技术工作时,防尘网7容易堆积灰尘,为了保证良好的通风换气效果,需要定期拆卸防尘网7进行清洁,具体结构为,所述防尘架5包括第一环形面51,所述第一环形面51外侧与第一环形筋22内侧间隙配合,所述第一环形面51内侧设有第二环形面52,所述第一环形面51与第二环形面52通过多条连接筋连接,所述第一环形面51侧面朝防尘网7处延伸设有第二环形筋53,所述防尘网7位于第二环形筋53内侧且与第二环形筋53间隙配合,所述第二环形筋53远离第一环形面5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建筑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外壳(2),所述外壳(2)内部设有安装部(21),所述安装部(21)内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驱动轴上固定有风扇(3),所述风扇(3)与电机(6)的驱动轴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风扇(3)外侧设有盖合在外壳(2)侧面的防尘架(5),所述防尘架(5)外侧设有防尘网(7),所述外壳(2)靠近防尘架(5)的一侧设有第一环形筋(22),所述防尘架(5)位于第一环形筋(22)内侧,所述第一环形筋(22)侧面靠近底座(1)处设有第一缺口(23),所述防尘架(5)侧面设有与第一缺口(23)对应的凸起(54),所述凸起(54)插入第一缺口(23)内限位,所述防尘架(5)侧面顶部设有U型卡(55),所述外壳(2)侧面插入U型卡(55)内并通过螺钉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绿色建筑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架(5)包括第一环形面(51),所述第一环形面(51)外侧与第一环形筋(22)内侧间隙配合,所述第一环形面(51)内侧设有第二环形面(52),所述第一环形面(51)与第二环形面(52)通过多条连接筋连接,所述第一环形面(51)侧面朝防尘网(7)处延伸设有第二环形筋(53),所述防尘网(7)位于第二环形筋(53)内侧且与第二环形筋(53)间隙配合,所述第二环形筋(53)远离第一环形面(51)的一端向内延伸设有多个均匀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勇勇朱莉莉李伟刚贺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