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伤肢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1964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伤肢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高原寒区烧伤患者难以兼顾患处的保暖与防止二次伤害的问题。一种伤肢支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扣合围成两端开口的柱状腔体;第一壳体上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壳体上的第二连接部连接;第一壳体的一端设置第一限位部,另一端设置第三限位部;第二壳体的一端设置第二限位部,另一端设置第四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扣合形成第一限位环;第三限位部与第四限位部扣合形成第二限位环;第一限位环用于限定伤肢一端,第二限位环用于限定伤肢另一端。第二限位环用于限定伤肢另一端。第二限位环用于限定伤肢另一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伤肢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
,尤其是涉及一种伤肢支架。

技术介绍

[0002]高原寒区环境气候恶劣,在海拔3500米左右的高原冬季温度可降到零下50度左右,在高原寒区作战中,火器伤、冲击伤、烧伤等导致伤病员血容量不足,病情复杂严重需及时输液治疗。
[0003]烧伤患者,伤肢包扎后为了保暖需要穿保暖护具或盖棉被,但在移动过程中,保暖护具或棉被易与患处摩擦、牵连伤口,造成二次伤害,以上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伤肢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高原寒区烧伤患者难以兼顾患处的保暖与防止二次伤害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伤肢支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扣合围成两端开口的柱状腔体;
[0006]所述第一壳体上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壳体上的第二连接部连接;
[0007]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设置第一限位部,另一端设置第三限位部;
[0008]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设置第二限位部,另一端设置第四限位部;
[0009]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扣合形成第一限位环;
[0010]所述第三限位部与所述第四限位部扣合形成第二限位环;
[0011]所述第一限位环用于限定伤肢一端,所述第二限位环用于限定伤肢另一端。
[0012]可选的,
[0013]所述柱状腔体内设有至少一个支撑件;
[0014]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连接;
[0015]所述支撑件为可塑形材料。
[0016]可选的,
[0017]所述第一壳体外壁或所述第二壳体外壁与至少一根绑带连接;
[0018]所述绑带设置魔术贴、卡扣和/或按扣。
[0019]可选的,
[0020]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为轻塑料材料。
[0021]可选的,
[0022]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包括透明部。
[0023]可选的,
[0024]所述第一壳体内壁和所述第二壳体内壁设置保护垫;
[0025]所述保护垫为柔软海绵材料。
[0026]可选的,
[0027]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组成的柱状腔体包括圆柱、棱柱和不规则柱体中至少一种。
[0028]可选的,
[0029]所述柱状腔体截面面积由中部向两端逐渐缩小。
[0030]可选的,
[0031]所述柱状腔体与生物肢体轮廓匹配。
[0032]可选的,
[0033]所述第一限位部或所述第二限位部与至少一根绑带连接;
[0034]所述第三限位部或所述第四限位部与至少一根绑带连接;
[0035]所述绑带设置魔术贴、卡扣和/或按扣。
[003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扣合围成两端开口的柱状腔体,该柱状腔体可包住烧伤伤肢。以小臂烧伤为例进行说明,在包扎完小臂后,将该伤肢支架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打开,将小臂放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并扣合,保证伤患处被该伤肢支架包裹住,达到防风保暖的效果,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在伤患处两端,如第一限位环卡在胳膊处,第二限位环卡在手腕处,共同限定该伤肢支架与伤患小臂的相对位置,防止迁移过程中该伤肢支架与小臂发生位移、造成摩擦,避免伤患处的二次伤害。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可以设计成大小相同或不同的尺寸,便于应用在不同的烧伤部位。柱状腔体的结构可设置成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壁距离伤肢5公分,防止内壁与伤患处摩擦、减少压力。
[0037]应当理解,前述的一般描述和接下来的具体实施方式两者均是为了举例和说明的目的并且未必限制本公开。并入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公开的主题。同时,说明书和附图用来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附图说明
[003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9]图1为本技术一种伤肢支架实施例的主视图;
[0040]图2为本技术一种伤肢支架实施例的展开图;
[0041]图3为本技术一种伤肢支架实施例的侧视图。
[0042]图标:1

第一壳体;2

第二壳体;3

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44]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
[0045]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4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伤肢支架实施例,包括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扣合围成两端开口的柱状腔体;第一壳体上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壳体上的第二连接部连接;第一壳体1的一端设置第一限位部,另一端设置第三限位部;第二壳体2的一端设置第二限位部,另一端设置第四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扣合形成第一限位环;第三限位部与第四限位部扣合形成第二限位环;第一限位环用于限定伤肢一端,第二限位环用于限定伤肢另一端。
[0049]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扣合围成两端开口的柱状腔体,该柱状腔体可包住烧伤伤肢。以小臂烧伤为例进行说明,在包扎完小臂后,将该伤肢支架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打开,将小臂放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并扣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伤肢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扣合围成两端开口的柱状腔体;所述第一壳体上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壳体上的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设置第一限位部,另一端设置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设置第二限位部,另一端设置第四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扣合形成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三限位部与所述第四限位部扣合形成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用于限定伤肢一端,所述第二限位环用于限定伤肢另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伤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腔体内设有至少一个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连接;所述支撑件为可塑形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伤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外壁或所述第二壳体外壁与至少一根绑带连接;所述绑带设置魔术贴、卡扣和/或按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斌王莹李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