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翻转装置、挂秧架及水稻移栽机械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1902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杆翻转装置、挂秧架及水稻移栽机械。该连杆翻转装置包括:四连杆机构,包括竖向间隔布置且等长的上连架杆、下连架杆以及中间连杆;锁止部件,能够沿中间连杆滑移以在解锁位置与锁止位置之间切换。其中,四连杆机构包括上翻状态和下翻状态,在上翻状态,下连架杆向上枢转呈竖直状态,锁止部件沿中间连杆向下滑移至锁止位置以锁止下连架杆和中间连杆;在下翻状态,锁止部件沿中间连杆向上滑移至解锁位置以使下连架杆向下枢转。该装置结构简单可靠,通过单手操作完成连杆翻转装置的状态切换。换。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杆翻转装置、挂秧架及水稻移栽机械


[0001]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具体地,涉及一种连杆翻转装置、挂秧架及水稻移栽机械。

技术介绍

[0002]农业机械因考虑其在田间行驶时的车辆通过性,有时需将外侧某些部件进行收缩或调整以缩小其整机尺寸。比如,水稻移栽机械,在路上行走和整机发运状态时,其承载秧苗的挂秧架最好翻转收起,以缩小整机宽度、提升通过性,而在作业状态时挂秧架需打开,以将秧苗悬置在外侧,为机上操作人员腾出作业空间。
[0003]对于此类可翻转的杆架部件的锁定问题,现有技术往往通过卡扣或卡销类零部件对可翻转杆架进行锁定,其卡扣或销轴的作用方式大致分为以下两种:
[0004]1、具备弹性元件,可依靠弹性元件实现自动入扣锁定。
[0005]2、不具备弹性元件,需手动拔插销轴或卡扣以完成锁定。
[0006]其中,具备弹性元件的机构存在一定精密性,与弹性元件相配合的结构件往往复杂且寿命低,不够简单可靠;不具备弹性元件的锁定机构结构简单,但无法自动落锁,操作不便利。并且,现有以上两种技术方案往往需要双手操作以完成解锁及改变可翻转杆架的状态,操作不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杆翻转装置、挂秧架及水稻移栽机械,结构简单可靠,通过单手操作完成连杆翻转装置的状态切换。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杆翻转装置,该连杆翻转装置包括:
[0009]四连杆机构,包括竖向间隔布置且等长的上连架杆、下连架杆以及中间连杆;以及
[0010]锁止部件,能够沿中间连杆滑移以在解锁位置与锁止位置之间切换;
[0011]其中,四连杆机构包括上翻状态和下翻状态,在上翻状态,下连架杆向上枢转呈竖直状态,锁止部件沿中间连杆向下滑移至锁止位置以锁止下连架杆和中间连杆;在下翻状态,锁止部件沿中间连杆向上滑移至解锁位置以使下连架杆向下枢转。
[0012]可选地,在锁止位置,锁止部件的竖向两端分别与中间连杆以及下连架杆相连以阻止中间连杆和下连架杆相对枢转。
[0013]可选地,中间连杆上设有用于确定锁止位置以及解锁位置的止挡限位部。
[0014]可选地,下连架杆以及中间连杆均为直杆,在上翻状态,下连架杆的杆长方向中心线与中间连杆的杆长方向中心线共线。
[0015]可选地,四连杆机构翻转装置还包括限位块,限位块位于于上连架杆的下方和/或下连架杆的下方。
[0016]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挂秧架,该挂秧架包括上述的连杆翻转装置并包
括:
[0017]立柱,呈竖直布置;
[0018]下挂秧杆,作为下连架杆且第一端与立柱枢转连接;
[0019]上挂秧杆,作为上连架杆且第一端与立柱枢转连接;
[0020]秧杆连杆,作为中间连杆且两端分别与下挂秧杆的第二端和上挂秧杆的第二端枢转连接;以及
[0021]锁定板,作为锁止部件能够沿秧杆连杆滑移以在锁止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切换。
[0022]可选地,锁定板包括平板、从平板上垂直伸出的折板以及与折板的伸出方向相向伸出并与秧杆连杆滑动连接的滑块部,平板与折板形成滑槽部,在上翻状态下,下挂秧杆与滑槽部相对滑移。
[0023]可选地,秧杆连杆上设有沿竖向布置的条状通孔,滑块部贯穿条状通孔且能够相对条状通孔滑移。
[0024]可选地,在滑块部位于条状通孔的底端的状态,折板的底端位于下挂秧杆与秧杆连杆的枢转轴线的下方;在滑块部位于条状通孔的顶端的状态,折板的底端位于下挂秧杆与秧杆连杆的枢转轴线的上方。
[0025]可选地,滑块部上形成有把手。
[0026]可选地,折板的底端设有与下挂秧杆形成滚动摩擦的滚动部。
[0027]可选地,立柱上还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位于上挂秧杆的下方和/或下挂秧杆的下方。
[0028]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水稻移栽机械,该水稻移栽机械包括上述的挂秧架。
[0029]在本技术的连杆翻转装置中,仅在中间连杆上设置能够滑移的锁止部件即可对四连杆机构进行锁止,其结构简单可靠且成本低廉。在上翻状态以及下翻状态的切换过程中,仅需单手操作即可完成对四连杆机构的锁止以维持上翻状态,仅需单手向上滑移锁止部件的同时施加一个向外的翻转作用力即可完成对四连杆机构的解锁并切换至下翻状态。
[0030]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31]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32]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连杆翻转装置的下翻状态示意图;
[0033]图2为图1中的连杆翻转装置的上翻状态示意图;
[0034]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挂秧架的下翻状态示意图;
[0035]图4为图3中的挂秧架的上翻状态示意图;
[0036]图5为图4中的挂秧架中的锁定板位于锁止位置的示意图之一;
[0037]图6为图4中的挂秧架中的锁定板位于解锁位置的示意图;
[0038]图7为图4中的挂秧架中的锁定板位于锁止位置的示意图之二。
[0039]附图标记说明:11、中间连杆;12、下连架杆;13、上连架杆;20、锁止部件;30、限位块;40、立柱;41、限位板;50、下挂秧杆;60、上挂秧杆;70、秧杆连杆;71、条状通孔;80、锁定板;81、平板;82、折板;821、滚动部;83、滑块部;831、把手;832、垫片;833、开口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
[004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
[0043]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示例性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44]图1为根据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连杆翻转装置的下翻状态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连杆翻转装置的上翻状态示意图。如图1和图2 所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连杆翻转装置,该连杆翻转装置包括四连杆机构以及锁止部件20。四连杆机构包括竖向间隔布置且等长的上连架杆13、下连架杆12以及中间连杆11。锁止部件20能够沿中间连杆11滑移以在锁止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切换。
[0045]其中,四连杆机构包括上翻状态和下翻状态,在上翻状态,下连架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杆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翻转装置包括:四连杆机构,包括竖向间隔布置且等长的上连架杆(13)、下连架杆(12)以及中间连杆(11);以及锁止部件(20),能够沿所述中间连杆(11)滑移以在解锁位置与锁止位置之间切换;其中,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上翻状态和下翻状态,在所述上翻状态,所述下连架杆(12)向上枢转呈竖直状态,所述锁止部件(20)沿所述中间连杆(11)向下滑移至所述锁止位置以锁止所述下连架杆(12)和所述中间连杆(11);在所述下翻状态,所述锁止部件(20)沿所述中间连杆(11)向上滑移至所述解锁位置以使所述下连架杆(12)向下枢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止位置,所述锁止部件(20)的竖向两端分别与所述中间连杆(11)以及所述下连架杆(12)相连以阻止所述中间连杆(11)和所述下连架杆(12)相对枢转。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杆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杆(11)上设有用于确定所述锁止位置以及所述解锁位置的止挡限位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架杆(12)以及所述中间连杆(11)均为直杆,在所述上翻状态,所述下连架杆(12)的杆长方向中心线与所述中间连杆(11)的杆长方向中心线共线。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杆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连杆机构翻转装置还包括限位块(30),所述限位块(30)位于所述上连架杆(13)的下方和/或所述下连架杆(12)的下方。6.一种挂秧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秧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杆翻转装置并包括:立柱(40),呈竖直布置;下挂秧杆(50),作为所述下连架杆(12)且第一端与所述立柱(40)枢转连接;上挂秧杆(60),作为所述上连架杆(13)且第一端与所述立柱(40)枢转连接;秧杆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韬加陈建军谭康高一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联重科智能农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