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脚手架上的三角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1684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脚手架上的三角撑结构,包括三角撑、交叉连接的脚手架横管和脚手架竖管,三角撑上侧与脚手架横管之间、左侧与脚手架竖管之间分别通过固定结构连接固定,三角撑包括首尾依次固定连接的横杆、竖杆和斜杆,固定结构包括挡泥罩、T形杆、齿轮、蜗轮和蜗杆。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T形杆穿过穿孔后,通过顺时针旋动旋钮便可实现对T形杆的固定,从而能够实现三角撑的安装,通过逆时针旋动旋钮便可解除对T形杆的固定,然后将T形杆从穿孔中抽离后,便可实现三角撑的拆卸,装卸都非常便捷,不需要借助螺丝刀等额外的工具,且挡泥罩能够有效防止齿轮和蜗轮等结构遭受泥沙的侵蚀。轮和蜗轮等结构遭受泥沙的侵蚀。轮和蜗轮等结构遭受泥沙的侵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脚手架上的三角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用具
,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建筑脚手架上的三角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脚手架是建筑施工过程中常用的工具之一,而三角撑又是脚手架上的重要部件之一,其能够起到增加脚手架的基面强度的作用。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用于脚手架上的三角撑一般是通过螺栓固定到脚手架上的,这种固定方式虽然牢固,但装卸时施工人员需要借助螺丝刀等工具才能完成装卸,不够便捷,且脚手架长时间使用后,螺栓与螺孔的连接处容易受到泥沙等的侵蚀,从而导致三角撑很难拆卸。在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建筑脚手架上的三角撑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困难,提供一种装卸更加便捷容易的一种用于建筑脚手架上的三角撑结构。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用于建筑脚手架上的三角撑结构,包括三角撑、交叉连接的脚手架横管和脚手架竖管,所述三角撑上侧与脚手架横管之间、左侧与脚手架竖管之间分别通过固定结构连接固定,所述三角撑包括首尾依次固定连接的横杆、竖杆和斜杆,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挡泥罩、T形杆、齿轮、蜗轮和蜗杆,所述横杆、脚手架横管、竖杆和脚手架竖管上分别开设有T形杆穿过的穿孔,上侧的所述T形杆同时贯穿横杆和脚手架横管,下侧的T形杆同时贯穿竖杆和脚手架竖管,所述横杆下侧和竖杆上侧对应各穿孔的位置分别固定有挡泥罩,所述T形杆尾端延伸至挡泥罩内侧且靠近尾部的侧壁上开设有与齿轮相配合的齿条槽,所述齿轮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挡泥罩内侧,所述转轴上固定套接有蜗轮,所述挡泥罩内侧转动设置有与蜗轮相配合的蜗杆。
[0006]作为改进,所述横杆和竖杆上的固定结构的个数分别为两个。为了让三角撑在脚手架上的安装更加牢固。
[0007]作为改进,所述蜗杆下端延伸至挡泥罩外侧且固定有旋钮。
[0008]作为改进,所述三角撑为直角三角形。
[000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在T形杆穿过穿孔后,通过顺时针旋动旋钮便可实现对T形杆的固定,从而能够实现三角撑的安装,通过逆时针旋动旋钮便可解除对T形杆的固定,然后将T形杆从穿孔中抽离后,便可实现三角撑的拆卸,装卸都非常便捷,不需要借助螺丝刀等额外的工具,且挡泥罩能够有效防止齿轮和蜗轮等结构遭受泥沙的侵蚀。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建筑脚手架上的三角撑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0011]图2是本技术一种用于建筑脚手架上的三角撑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0012]如图所示:1、脚手架横管;2、脚手架竖管;3、横杆;4、竖杆;5、斜杆;6、挡泥罩;7、T形杆;8、齿轮;9、蜗轮;10、蜗杆;11、齿条槽;12、旋钮,13、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5]一种用于建筑脚手架上的三角撑结构,包括三角撑、交叉连接的脚手架横管1和脚手架竖管2,所述三角撑上侧与脚手架横管1之间、左侧与脚手架竖管2之间分别通过固定结构连接固定。
[0016]所述三角撑为直角三角形,三角撑包括首尾依次固定连接的横杆3、竖杆4和斜杆5,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挡泥罩6、T形杆7、齿轮8、蜗轮9和蜗杆10,所述横杆3、脚手架横管1、竖杆4和脚手架竖管2上分别开设有T形杆7穿过的穿孔(图中未画出),上侧的所述T形杆7同时贯穿横杆3和脚手架横管1,下侧的T形杆7同时贯穿竖杆4和脚手架竖管2,值得注意的是,T形杆7因形状与字母“T”类似而得名,其具体形状结构与螺栓的形状相同,所述横杆3下侧和竖杆4上侧对应各穿孔的位置分别固定有挡泥罩6,所述T形杆7尾端延伸至挡泥罩6内侧且靠近尾部的侧壁上开设有与齿轮8相配合的齿条槽11,所述齿轮8通过转轴13转动设置在挡泥罩6内侧,所述转轴13上固定套接有蜗轮9,所述挡泥罩6内侧转动设置有与蜗轮9相配合的蜗杆10,所述蜗杆10下端延伸至挡泥罩6外侧且固定有旋钮12。所述横杆3和竖杆4上的固定结构的个数分别为两个。
[0017]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在建筑脚手架组装好以后,将三角撑放置到图1或2中所示的位置,然后让T形杆7穿过穿孔并将其安装到脚手架和三角撑上,此时T形杆7上的齿条槽11开始与齿轮8相配合,然后通过顺时针转动旋钮12来让蜗杆10转动,从而带动蜗轮9转动,进而带动齿轮8转动,从而带动T形杆7的末端慢慢的向挡泥罩6的内底部移动,直至T形杆7将横杆3和脚手架横管1、竖杆4和脚手架竖管2分别牢固的连接固定在一起,自此,三角撑安装完毕。
[0018]逆时针转动旋钮12便可带动T形杆7向远离挡泥罩6的方向移动,直至T形杆7能够从穿孔中直接抽出来后,三角撑即为从脚手架上拆卸下来了。
[0019]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脚手架上的三角撑结构,包括三角撑、交叉连接的脚手架横管(1)和脚手架竖管(2),所述三角撑上侧与脚手架横管(1)之间、左侧与脚手架竖管(2)之间分别通过固定结构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撑包括首尾依次固定连接的横杆(3)、竖杆(4)和斜杆(5),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挡泥罩(6)、T形杆(7)、齿轮(8)、蜗轮(9)和蜗杆(10),所述横杆(3)、脚手架横管(1)、竖杆(4)和脚手架竖管(2)上分别开设有T形杆(7)穿过的穿孔,上侧的所述T形杆(7)同时贯穿横杆(3)和脚手架横管(1),下侧的T形杆(7)同时贯穿竖杆(4)和脚手架竖管(2),所述横杆(3)下侧和竖杆(4)上侧对应各穿孔的位置分别固定有挡泥罩(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同新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鹏晖劳务分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