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杂异形非连续钢结构屋面抗风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1550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复杂异形非连续钢结构屋面抗风夹具,对设置有固定支座的两屋面板进行固定,所述固定支座包括底座、连接杆和梅花头,所述梅花头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两所述屋面板的边缘重叠并通过扣合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梅花头位置处,所述复杂异形非连续钢结构屋面抗风夹具包括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通过连接件连接,两所述屋面板边缘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之间;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复杂异形非连续钢结构屋面抗风夹具对所述屋面板的边缘进行加固使所述屋面板和所述固定支座贴合紧密,以提高屋面整体抗风性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杂异形非连续钢结构屋面抗风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复杂异形非连续钢结构屋面抗风夹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金属围护系统屋面在机场、火车站、大型展馆等建筑屋面的广泛应用,但是面对台风等各种自然灾害,屋面板的抗风性能越来越重要,根据现有的直立锁边系统无法满足沿海地区屋面的抗风要求,尤其是对于具有非连续的直立锁边结构,由于部分咬合边较短,会抗风性能下降,影响屋面的正常使用。
[0003]鉴于上述缺陷,本技术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复杂异形非连续钢结构屋面抗风夹具,对设置有固定支座的两屋面板进行固定,所述固定支座包括底座、连接杆和梅花头,所述梅花头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两所述屋面板的边缘重叠并通过扣合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梅花头位置处;
[0005]所述复杂异形非连续钢结构屋面抗风夹具包括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通过连接件连接,两所述屋面板边缘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之间。
[0006]较佳的,所述第一夹持板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夹持板包括第二固定部、第二夹持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一卡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两端,所述第二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两端,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均设置为半圆弧板,且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对应夹持所述梅花头位置处的所述屋面板,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均设置为直板并对应夹持所述连接杆位置处的所述屋面板,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固定。
[0007]较佳的,所述连接件设置为连接螺栓和连接螺母,所述第一卡接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卡接部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并与所述连接螺母螺纹连接。
[0008]较佳的,所述第一卡接部上设置有卡接块,所述第二卡接部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卡接块设置在所述卡接槽内。
[0009]较佳的,所述卡接块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接部端部的矩形块,所述第二卡接部上设置有第一设置块和第二设置块,所述第一设置块和所述第二设置块均设置为矩形块,所述第一设置块和所述第二设置块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设置块和所述第二设置块之间形成所述卡接槽。
[0010]较佳的,所述第二设置块设置在所述第一设置块和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间,所述第一设置块的横截面长度大于所述卡接块的横截面长度,所述第二设置块的横截面长度小于所述卡接块的横截面长度。
[0011]较佳的,所述卡接块的横截面宽度小于所述卡接槽的槽宽。
[0012]较佳的,所述卡接块表面设置有橡胶层,所述卡接块通过所述橡胶层与所述卡接槽的内壁接触。
[0013]较佳的,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之间还设置有减震块,所述减震块采用橡胶材质,且所述减震块的两表面分别与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贴合接触。
[0014]较佳的,所述减震块上设置有通过孔,所述连接螺栓设置在所述通过孔内。
[0015]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技术所述复杂异形非连续钢结构屋面抗风夹具对所述屋面板的边缘进行加固使所述屋面板和所述固定支座贴合紧密,以提高屋面整体抗风性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所述复杂异形非连续钢结构屋面抗风夹具的安装示意图;
[0017]图2为所述复杂异形非连续钢结构屋面抗风夹具的结构视图。
[0018]图中数字表示:
[0019]1‑
复杂异形非连续钢结构屋面抗风夹具;2

屋面板;3

固定支座;11

第一固定部;12

第一夹持部;13

第一卡接部;14

第二固定部;15

第二夹持部;16

第二卡接部;17

连接螺栓;18

连接螺母;19

卡接块;20

第一设置块;21

第二设置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0021]如图1、图2所示,图1为所述复杂异形非连续钢结构屋面抗风夹具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所述复杂异形非连续钢结构屋面抗风夹具的结构视图。
[0022]直立锁边屋面结构包括屋面钢梁、屋面主檩条、屋面次檩条、金属屋面底板、隔汽层、保温层、防水透汽膜、防水卷材层和屋面板,屋面排水坡度方向为纵向,垂直屋面排水坡度方向为横向,所述屋面钢梁沿横向间隔通长设置;所述屋面主檩条沿纵向间隔通长设置,屋面主檩条固定连接在屋面钢梁的上侧;所述屋面次檩条沿横向间隔通长设置,屋面次檩条固定连接在屋面主檩条的上侧;所述金属屋面底板满铺于所述屋面次檩条的上侧,所述金属屋面底板的横截面包括交替设置的底板波峰段和底板波谷段,所述底板波谷段的下侧紧贴所述屋面次檩条的上侧;所述隔汽层满铺于所述金属屋面底板的上侧表面;所述保温层满铺在所述隔汽层上部,所述保温层包括错缝铺设的上下两层,所述保温层的厚度高于所述Z型龙骨的高度;所述防水透汽膜满铺在保温层的上侧;所述屋面板为铝镁锰板直立锁边屋面,所述固定支座沿所述Z型龙骨的长度方向间隔固定连接。
[0023]一般的,所述屋面板2采用直立锁边铝镁锰合金板,所述屋面板2厚度为0.9mm。固定所述屋面板2的压槽密封装置采用所述固定支座与檩条固定,再将所述屋面板2与所述固定支座的梅花头用锁边机扣合。
[0024]所述固定支座3包括底座、连接杆和梅花头,所述梅花头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底
座固定连接,两所述屋面板2的边缘重叠并通过扣合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梅花头位置处。
[0025]本技术所述复杂异形非连续钢结构屋面抗风夹具1包括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通过连接件连接,两所述屋面板2边缘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之间,通过所述复杂异形非连续钢结构屋面抗风夹具1对所述屋面板2的边缘进行加固使所述屋面板2和所述固定支座3贴合紧密,以提高屋面整体抗风性能。
[0026]所述第一夹持板包括第一固定部11、第一夹持部12和第一卡接部13,所述第二夹持板包括第二固定部14、第二夹持部15和第二卡接部16,所述第一夹持部12和所述第一卡接部13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11的两端,所述第二夹持部15和所述第二卡接部16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部14的两端,所述第一固定部1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14均设置为半圆弧板,且所述第一固定部11和所述第二固定部14对应夹持所述梅花头位置处的所述屋面板2,所述第一夹持部12和所述第二夹持部15均设置为直板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杂异形非连续钢结构屋面抗风夹具,对设置有固定支座的两屋面板进行固定,所述固定支座包括底座、连接杆和梅花头,所述梅花头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两所述屋面板的边缘重叠并通过扣合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梅花头位置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杂异形非连续钢结构屋面抗风夹具包括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通过连接件连接,两所述屋面板边缘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异形非连续钢结构屋面抗风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板包括第一固定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二夹持板包括第二固定部、第二夹持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一卡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两端,所述第二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两端,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均设置为半圆弧板,且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对应夹持所述梅花头位置处的所述屋面板,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均设置为直板并对应夹持所述连接杆位置处的所述屋面板,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固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杂异形非连续钢结构屋面抗风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设置为连接螺栓和连接螺母,所述第一卡接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卡接部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并与所述连接螺母螺纹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杂异形非连续钢结构屋面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根谢福美李昕施旭光孙凯程勋明陆孟杰张海韵章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