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光热减量零排放中空纤维膜蒸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130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资源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光热减量零排放中空纤维膜蒸发装置,包括门帘式蒸发膜组件、限位机构、循环供液机构和集液槽,其中,门帘式蒸发膜组件包括膜壳和固定设置在所述膜壳上的门帘式膜组件本体,所述门帘式膜组件本体的进水端均与所述膜壳内部的通道连通,所述门帘式膜组件本体的出水端为自由端,并与所述集液槽连通;所述循环供液机构的一端与所述膜壳内部的通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集液槽连通;所述限位机构沿所述膜壳的长边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门帘式膜组件本体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中空纤维膜蒸发装置可不依赖风能进行长时摆动工作,膜丝间不会发生重叠,显著提高了中空纤维膜表面集热性能与蒸发效率。能与蒸发效率。能与蒸发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光热减量零排放中空纤维膜蒸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领域水资源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光热减量零排放中空纤维膜蒸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和能源是与生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的关键因素,然而伴随着气候变化、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地球上可供人类持续发展的清洁水和能源供应将面临巨大压力。
[0003]目前,全球污水处理、海水淡化技术已超过20余种,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法、低温多效蒸馏、电渗析法以及利用核能、风能、潮汐能技术等。其中,太阳能是最基本的可再生绿色能源,是最大的无碳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利用太阳能、风能实现污水蒸发以达到减量零排放迫在眉睫。
[0004]太阳能表面光热蒸发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的太阳能蒸发技术,该技术将光热材料集成到水源表面,吸收太阳能,进行热转换,并将热能限制在空气/液体界面中,实现液体表面的低温蒸发。
[0005]然而,目前太阳能表面光热蒸发装置普遍使用海绵、泡沫、棉花和平板膜,但是上述材料均存在集热性能差、蒸发效率低的问题。
[0006]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开发一种新型的太阳能光热减量零排放中空纤维膜蒸发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一项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光热减量零排放用中空纤维膜蒸发装置,该装置具有优异的集热性能,显著提高了光热蒸发效率。
[0008]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光热减量零排放中空纤维膜蒸发装置,包括门帘式蒸发膜组件、限位机构、循环供液机构和集液槽,
[0009]其中,所述门帘式蒸发膜组件包括膜壳和固定设置在所述膜壳上的门帘式膜组件本体,所述门帘式膜组件本体的进水端均与所述膜壳内部的通道连通,所述门帘式膜组件本体的出水端为自由端,并与所述集液槽连通;
[0010]所述循环供液机构的一端与所述膜壳内部的通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集液槽连通;
[0011]所述限位机构沿所述膜壳的长边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门帘式膜组件本体的两侧。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门帘式膜组件本体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的编织管或中空纤维膜,且所述编织管或所述中空纤维膜的进水端均与所述膜壳内部的通道连通,所述编织管或所述中空纤维膜的出水端均为自由端,并与所述集液槽连通。
[0013]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沿所述膜壳的长边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门帘式膜组件本体的两侧的限位网,且所述限位网的高度大于所述编织管或所述中空纤
维膜高度的1/2。
[0014]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还包括摆动器,所述摆动器固设在所述膜壳上用于驱动所述膜壳摆动。
[0015]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还包括投药部件,所述投药部件固设在所述膜壳上,并与所述膜壳内部的通道连通。
[0016]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还包括反光部件,所述反光部件包括沿所述集液槽长边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集液槽两侧的反光镜,且所述反光镜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30
°
≤α≤60
°

[0017]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还包括红外探测器,所述红外探测器悬挂设置在所述膜壳上,且所述红外探测器的探测端正对所述编织管或所述中空纤维膜的表面。
[0018]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任意相邻所述编织管或所述中空纤维膜之间的间距为0.50

3cm。
[0019]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循环供液机构包括蠕动泵,所述蠕动泵的一端与所述集液槽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膜壳内部的通道连通。
[0020]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还包括清水池,所述蠕动泵的一端与所述清水池连通,以用于对所述编织管或所述中空纤维膜进行清洗。
[0021]本技术的太阳能光热减量零排放中空纤维膜蒸发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22]1、本技术的太阳能光热减量零排放中空纤维膜蒸发装置,包括门帘式蒸发膜组件、限位机构、循环供液机构和集液槽,其中,门帘式蒸发膜组件包括膜壳和门帘式膜组件本体,门帘式膜组件本体的进水端均与膜壳内部的通道连通,出水端为自由端,并与集液槽连通,因此,门帘式膜组件本体可不依赖风能进行长时摆动工作,门帘式膜组件本体中的膜丝间不会发生重叠、粘连,进而显著提高了门帘式膜组件表面集热性能与蒸发效率;此外,限位机构的设置有效避免了中空纤维膜因摆动过程中角度过大而出现弯折或断丝问题。
[0023]2、本技术的太阳能光热减量零排放中空纤维膜蒸发装置,具有更加稳定的光热蒸发效率,为太阳能驱动蒸发浓缩装置的小型化、便携式、稳定性技术革新提供了新思路;
[0024]3.本技术的太阳能光热减量零排放用中空纤维膜蒸发装置,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能耐受复杂污水体系乃至有机溶剂体系,可应用但不限于诸如污染海水、制药废水、有机溶剂、化工废水、反渗透浓废水、垃圾渗透液废水、污泥减量挤出浓废水等各种复杂难以净化处理污水的减量或零排放应用领域。
附图说明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太阳能光热减量零排放中空纤维膜蒸发装置的主视图;
[0027]图2是本技术太阳能光热减量零排放中空纤维膜蒸发装置的左视图;
[0028]图3是本技术太阳能光热减量零排放中空纤维膜蒸发装置的仰视图。
[0029]附图标记:
[0030]1:集液槽;2:膜壳;3:中空纤维膜;4:限位网;5:摆动器;6:投药部件;7:反光镜;8:红外探测器;9:蠕动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31]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32]如图1

3所示,本技术的太阳能光热减量零排放中空纤维膜蒸发装置,包括门帘式蒸发膜组件、限位机构、循环供液机构和集液槽1,其中,所述门帘式蒸发膜组件包括膜壳2和固定设置在所述膜壳2上的门帘式膜组件本体,所述门帘式膜组件本体的进水端均与所述膜壳2内部的通道连通,所述门帘式膜组件本体的出水端为自由端,并与所述集液槽1连通;所述循环供液机构的一端与所述膜壳2内部的通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集液槽1连通;所述限位机构沿所述膜壳2的长边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门帘式膜组件本体的两侧。
[0033]本技术的太阳能光热减量零排放中空纤维膜蒸发装置,包括门帘式蒸发膜组件、限位机构、循环供液机构和集液槽1,其中,门帘式蒸发膜组件包括膜壳2和门帘式膜组件本体,门帘式膜组件本体的进水端均与膜壳2内部的通道连通,出水端为自由端,并与集液槽1连通,因此,门帘式膜组件本体可不依赖风能进行长时摆动工作,门帘式膜组件本体中的膜丝间不会发生重叠、粘连,进而显著提高了门帘式膜组件表面集热性能与蒸发效率;此外,限位机构的设置有效避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光热减量零排放中空纤维膜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门帘式蒸发膜组件、限位机构、循环供液机构和集液槽(1),其中,所述门帘式蒸发膜组件包括膜壳(2)和固定设置在所述膜壳(2)上的门帘式膜组件本体,所述门帘式膜组件本体的进水端均与所述膜壳(2)内部的通道连通,所述门帘式膜组件本体的出水端为自由端,并与所述集液槽(1)连通;所述循环供液机构的一端与所述膜壳(2)内部的通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集液槽(1)连通;所述限位机构沿所述膜壳(2)的长边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门帘式膜组件本体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热减量零排放中空纤维膜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帘式膜组件本体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的编织管或中空纤维膜(3),且所述编织管或所述中空纤维膜(3)的进水端均与所述膜壳(2)内部的通道连通,所述编织管或所述中空纤维膜(3)的出水端均为自由端,并与所述集液槽(1)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光热减量零排放中空纤维膜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沿所述膜壳(2)的长边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门帘式膜组件本体的两侧的限位网(4),且所述限位网(4)的高度大于所述编织管或所述中空纤维膜(3)高度的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热减量零排放中空纤维膜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摆动器(5),所述摆动器(5)固设在所述膜壳(2)上用于驱动所述膜壳(2)摆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红张清程陈大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巨之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