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孔恒力磨削的可回转式机械臂末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1297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业自动化打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内孔恒力磨削的可回转式机械臂末端设备,包括连接板,连接板的端面上固定安装连接柱,连接柱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固定安装缸体,缸体与连接柱之间设置缓冲垫,缸体底部活动连接回转外壳,回转外壳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打磨条,缸体内部固定连接电机,电机的末端安装轴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内孔恒力磨削的可回转式机械臂末端设备,当接通气源和电源,缸体内流入气体并通入电机内部,形成压力,推动活塞轴向运作,运动到一定距离后,打磨盘通过楔型槽径向滑动顶出,电机接通电流,带动回转外壳整体顺时针转动,便可进行内孔打磨,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件的一致性。保证工件的一致性。保证工件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孔恒力磨削的可回转式机械臂末端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自动化打磨
,具体为一种内孔恒力磨削的可回转式机械臂末端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打磨是制造业中的一道不可或缺的基础工序,目前中国政府大力引导和支持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下游制造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十分旺盛,如今都可以看到机器人忙碌的身影。市场上的末端打磨装置基本上都是针对工件的外表面进行打磨,现普遍自动化打磨装置都是针对工件外表面的,对于内孔的自动化打磨装置少之又少。在遇到内孔打磨时,工人只能依靠电动打磨机进行作业,需要更换打磨头进行不同要求的打磨作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效率;人工打磨的一致性差,易造成和影响产品的合格率,如内孔呈椭圆。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内孔恒力磨削的可回转式机械臂末端设备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孔恒力磨削的可回转式机械臂末端设备,具备可对工件的内孔进行有效的打磨,保证工件打磨后的工件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从而提高产品合格率,提高了打磨的效率等优点,解决了目前对于工件内孔打磨主要依靠人工打磨而导致效率低,同时打磨时候稳定性差而导致工件不良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可对工件的内孔进行有效的打磨,保证工件打磨后的工件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从而提高产品合格率,提高了打磨效率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孔恒力磨削的可回转式机械臂末端设备,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端面上固定安装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固定安装缸体,所述缸体与连接柱之间设置缓冲垫,所述缸体底部活动连接回转外壳,所述回转外壳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打磨条,所述缸体内部固定连接电机,所述电机的末端安装轴承,所述回转外壳内安装活塞,所述活塞轴面上固定安装YX密封圈,所述回转外壳内安装弹簧、弹簧活塞和弹簧堵头。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与连接柱之间安装若干个螺丝,所述缸体与连接柱之间安装有螺丝。
[0008]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使用螺丝可将连接板与连接柱固定连接起来,连接板的端面上开设安装孔便于将连接板与机械臂设备对接;连接柱与缸体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便于拆卸缸体。
[0009]优选的,所述缸体与连接柱之间的夹角为45
°
,所述缓冲垫设置于缸体和连接柱中间层。
[0010]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缸体与连接柱之间形成45
°
的夹角,便于在打磨时候打磨条能够充分与内孔接触,在打磨工作时回转外壳会有一定的震动,安装缓冲垫便于缓冲回转外
壳产生的冲击力对连接柱造成影响。
[0011]优选的,所述回转外壳与缸体之间卡扣式连接,所述回转外壳的外轴面上等间距开设三个腰槽,所述腰槽上设有两个对称的楔形凹槽,所述楔形凹槽水平角度呈30
°
,所述打磨条与回转外壳通过楔形凹槽滑动连接。
[0012]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缸体的底部与回转外壳的顶部通过卡扣相互卡接,达到便于安装的目的,同时缸体的外表面开设有接气口,接通气源后缸体内流入气体并通入电机内部而形成压力,从而推动活塞轴向运作,运动到一定距离后,打磨条通过回转外壳的楔型槽径向滑动从而被顶出,整体结构便于将打磨条从回转外壳的楔型槽内顶出,从而使打磨条外表面接触到工件的内壁。
[0013]优选的,所述活塞设有一处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YX密封圈。
[0014]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活塞的顶端轴面上开设凹槽,凹槽内安装YX密封圈能够紧密贴合在回转外壳的内壁上,使得气体进入到回转外壳内后能够对活塞产生足够的压力,避免气体泄漏的情况。
[0015]优选的,所述电机与缸体之间通过法兰连接,且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回转外壳。
[0016]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将回转外壳放入到需要打磨的内孔中后,并且将打磨条顶出,通过启动电机在轴承的配合下带动回转外壳转动,从而带动打磨条转动对内孔进行打磨,提高了内孔打磨效率,并且保证了工件内孔打磨的一致性。
[0017]优选的,所述活塞底部螺纹连接弹簧堵头,所述弹簧活塞与回转外壳之间安装螺丝,所述弹簧活塞和弹簧堵头之间安装弹簧。
[0018]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当内孔打磨工作结束后,通过断开缸体上的气源与电机的电源,此时缸体腔内无气流,并且弹簧没有了活塞轴向的压力,依靠弹簧弹性将活塞轴向运作至初始位置,打磨条因与活塞卡扣式衔接和回转外壳的楔形凹槽滑动连接,从而径向回收至初始状态,与回转外壳的直径平齐。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孔恒力磨削的可回转式机械臂末端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内孔恒力磨削的可回转式机械臂末端设备,通过设置有缸体,将缸体接通气源后气体通入电机内部而形成压力,从而推动活塞轴向运作,运动到一定距离后,打磨条通过回转外壳的楔型槽径向滑动从而被顶出,整体结构便于将打磨条从回转外壳的楔型槽内顶出,从而使打磨条外表面接触到工件的内壁。
[002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内孔恒力磨削的可回转式机械臂末端设备,通过将回转外壳放入到需要打磨的内孔中后,并且将打磨条顶出,通过启动电机在轴承的配合下带动回转外壳转动,从而带动打磨条转动对内孔进行打磨,提高了内孔打磨效率,并且保证了工件内孔打磨的一致性。
[002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内孔恒力磨削的可回转式机械臂末端设备,通过在回转外壳内安装弹簧、弹簧活塞与弹簧堵头,当内孔打磨工作结束后,通过断开缸体上的气源与电机的电源,此时缸体腔内无气流,并且弹簧没有了活塞轴向的压力,依靠弹簧弹性将活塞轴向运作至初始位置,打磨条因与活塞卡扣式衔接和回转外壳的楔形凹槽滑动连接,从而径向回收至初始状态,与回转外壳的直径平齐。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正面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2中B

B的剖视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立体剖视示意图。
[0027]其中:1、连接板;2、连接柱;3、缓冲垫;4、缸体;5、回转外壳;6、打磨条;7、电机;8、轴承;9、YX密封圈;10、活塞;11、弹簧;12、弹簧活塞;13、弹簧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请参阅图1

4,一种内孔恒力磨削的可回转式机械臂末端设备,包括连接板1,连接板1的端面上固定安装连接柱2,连接柱2远离连接板1的一端固定安装缸体4,缸体4与连接柱2之间设置缓冲垫3,缸体4底部活动连接回转外壳5,回转外壳5的外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孔恒力磨削的可回转式机械臂末端设备,包括连接板(1),所述连接板(1)的端面上固定安装连接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2)远离连接板(1)的一端固定安装缸体(4),所述缸体(4)与连接柱(2)之间设置缓冲垫(3),所述缸体(4)底部活动连接回转外壳(5),所述回转外壳(5)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打磨条(6),所述缸体(4)内部固定连接电机(7),所述电机(7)的末端安装轴承(8),所述回转外壳(5)内安装活塞(10),所述活塞(10)轴面上固定安装YX密封圈(9),所述回转外壳(5)内安装弹簧(11)、弹簧活塞(12)和弹簧堵头(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孔恒力磨削的可回转式机械臂末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与连接柱(2)之间安装若干个螺丝,所述缸体(4)与连接柱(2)之间安装有螺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孔恒力磨削的可回转式机械臂末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4)与连接柱(2)之间的夹角为45
°
,所述缓冲垫(3)设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玲施丰鸣季素萍
申请(专利权)人:索菲丝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