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设计用通风管道架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1072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风管架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设计用通风管道架构。其包括固定组件、连接组件和通风管;固定组件设置在墙体上,通风管通过连接组件设置在固定组件上;固定件B设置在通风管主体上,固定件B上设有限位孔;活动连接管滑动设置在通风管主体上,活动连接管上设有拨环和限位环;限位导向杆滑动设置在通风管主体上并与活动连接管连接,梯形滑台滑动设置在通风管主体上并与限位导向杆连接,弹簧A设置在通风管主体上;限位柱滑动设置在固定件B上并与梯形滑台相贴;通风管主体上设有活动槽和安装槽,限位件滑动设置在通风管主体上,弹性绳套设在限位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方便维护,劳动强度低,密封性好,防止晃动,实用性好。性好。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设计用通风管道架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风管架构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设计用通风管道架构。

技术介绍

[0002]通风管道是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通风与空调工程用金属或复合管道,是为了使空气流通,降低有害气体浓度的一种市政基础设施,通风管道按材质分:一般有:钢板风管、镀锌板风管、不锈钢通风管、玻璃钢通风管、塑料通风管、复合材料通风管等,现有民用建筑的回廊中通常会架设有较长的通风管道,用于导流空气。通常将建筑物里的柔性通风管道与主通风管道或其他连接位点连接安装时,通常采用塑料扎带或是金属扎条来固定,操作繁琐,安装和拆卸的工作量大。
[0003]申请号为CN202110034888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柔性通风管与主通风管道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上通过固定结构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且第一连接座上连接有柔性管道。因闭锁杆为圆柱形杆状结构,且闭锁杆的直径与两个挡环之间的间距相等,并且当卡接槽与卡接凸起卡接相连时闭锁杆的直径与两个挡环呈卡接状,从而可进一步实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的固定;解决了不能够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实现插接以及卡接式固定,且插接和卡接式固定结构不能够与螺栓固定结构的插接相互配合,以实现提高螺栓固定便捷性的目的的问题。
[0004]上述公开文件中,通过多组连接座和卡接凸起,卡接槽与卡接凸起卡接相连,同时配合多组螺丝,对两组管道进行连接,安装拆卸的操作繁琐,不方便维护,劳动强度高,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操作简单,方便维护,劳动强度低,密封性好,防止晃动,实用性好的建筑设计用通风管道架构。
[0006]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建筑设计用通风管道架构,包括固定组件、连接组件和通风管;
[0007]固定组件设置在墙体上,通风管通过连接组件设置在固定组件上;其中通风管包括固定件B、通风管主体、活动连接管、限位导向杆、梯形滑台、弹簧A、限位柱、限位件和弹性绳;固定件B设置在通风管主体上;活动连接管滑动设置在通风管主体上,且活动连接管上设有拨环和限位环;限位导向杆滑动设置在通风管主体上并与活动连接管连接,梯形滑台滑动设置在通风管主体上并与限位导向杆连接,弹簧A设置在通风管主体上并抵住梯形滑台;限位柱滑动设置在固定件B上并伸进通风管主体内与梯形滑台相贴;通风管主体远离活动连接管的一侧设有相互连通的活动槽和安装槽,限位件滑动设置在通风管主体上并伸进安装槽内,弹性绳套设在限位件上。
[0008]优选的,固定组件包括导轨;导轨上设有多组用于固定的安装柱。
[0009]优选的,导轨的横截面呈“工”字状。
[0010]优选的,连接组件包括固定件A、连杆和滑块;固定件A滑动设置在导轨上,连杆两端均设有转动连接件,且一组转动连接件与固定件A连接,滑块设置在转动连接件上并与固定件B滑动连接,且滑块上设有限位孔。
[0011]优选的,限位环远离拨环的一侧设有倒角。
[0012]优选的,还包括密封环、活动柱、弹簧B;密封环滑动设置在通风管主体上并位于活动槽内,活动柱滑动设置在通风管主体上并与密封环连接,弹簧B套设在活动柱上并分别抵住密封环和通风管主体。
[0013]优选的,密封环的内径大于活动连接管的内径并小于限位环的外径。
[0014]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出建筑设计用通风管道架构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15]S1、先将固定组件安装到墙体上,随后将连接组件设置到固定组件上;
[0016]S2、将通风管安装到连接组件上;安装时,先按压拨环带动活动连接管向通风管主体内移动,随后限位导向杆推动梯形滑台并挤压弹簧A,梯形滑台移动后,限位柱下降并缩回到固定件B内;之后将固定件B与连接组件连接并松开拨环;在弹簧A的作用下,梯形滑台移动并推动限位柱上升,从而通过限位柱限制固定件B与连接组件,完成通风管的安装;
[0017]S3、将相邻的通风管连通;连通时,拨动拨环带动活动连接管移动,从而将活动连接管上的限位环移动到相邻通风管主体上的安装槽内限位环伸入后,限位件在弹性绳的作用下抵住限位环防止其脱离;
[0018]S4、依次将相邻通风管连接,从而完成安装。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0]1、将固定件A滑入导轨上,按压拨环带动活动连接管向通风管主体内移动,限位导向杆推动梯形滑台并挤压弹簧A,梯形滑台移动后,限位柱下降并缩回到固定件B内;之后将滑块滑入固定件B上并松开拨环;在弹簧A的作用下,梯形滑台移动并推动限位柱上升,限位柱伸进滑块上的限位孔,从而限制固定件B与滑块移动脱离;安装和拆卸的工作量小,操作简单;
[0021]2、通过拨动拨环带动活动连接管移动,从而将活动连接管上的限位环移动到相邻通风管主体上的安装槽内限位环伸入后,限位件在弹性绳的作用下抵住限位环防止其脱离;完成相邻通风管之间的安装,操作简单,方便维护,劳动强度低,实用性好
[0022]3、通过弹簧B挤压密封环,使得密封环沿着活动柱设置方向移动,从而抵住限位环,提高密封性,防止晃动。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通风管的阶梯剖视图;
[0025]图3为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1、固定组件;2、连接组件;3、通风管;4、安装柱;5、导轨;6、固定件A;7、转动连接件;8、连杆;9、滑块;10、限位孔;11、固定件B;12、通风管主体;13、活动连接管;14、拨环;15、限位环;16、限位导向杆;17、梯形滑台;18、弹簧A;19、限位柱;20、密封环;21、活动柱;22、弹簧B;23、限位件;24、弹性绳;25、活动槽;26、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实施例一
[0028]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设计用通风管道架构,包括固定组件1、连接组件2和通风管3;
[0029]如图1所示,固定组件1设置在墙体上,通风管3通过连接组件2设置在固定组件1上;
[0030]如图2所示,通风管3包括固定件B11、通风管主体12、活动连接管13、限位导向杆16、梯形滑台17、弹簧A18、限位柱19、限位件23和弹性绳24;固定件B11设置在通风管主体12上;活动连接管13滑动设置在通风管主体12上,且活动连接管13上设有拨环14和限位环15;;限位环15远离拨环14的一侧设有倒角;限位导向杆16滑动设置在通风管主体12上并与活动连接管13连接,梯形滑台17滑动设置在通风管主体12上并与限位导向杆16连接,弹簧A18设置在通风管主体12上并抵住梯形滑台17;限位柱19滑动设置在固定件B11上并伸进通风管主体12内与梯形滑台17相贴;通风管主体12远离活动连接管13的一侧设有相互连通的活动槽25和安装槽26,限位件23滑动设置在通风管主体12上并伸进安装槽26内,弹性绳24套设在限位件23上;...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设计用通风管道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组件(1)、连接组件(2)和通风管(3);固定组件(1)设置在墙体上,通风管(3)通过连接组件(2)设置在固定组件(1)上;其中通风管(3)包括固定件B(11)、通风管主体(12)、活动连接管(13)、限位导向杆(16)、梯形滑台(17)、弹簧A(18)、限位柱(19)、限位件(23)和弹性绳(24);固定件B(11)设置在通风管主体(12)上;活动连接管(13)滑动设置在通风管主体(12)上,且活动连接管(13)上设有拨环(14)和限位环(15);限位导向杆(16)滑动设置在通风管主体(12)上并与活动连接管(13)连接,梯形滑台(17)滑动设置在通风管主体(12)上并与限位导向杆(16)连接,弹簧A(18)设置在通风管主体(12)上并抵住梯形滑台(17);限位柱(19)滑动设置在固定件B(11)上并伸进通风管主体(12)内与梯形滑台(17)相贴;通风管主体(12)远离活动连接管(13)的一侧设有相互连通的活动槽(25)和安装槽(26),限位件(23)滑动设置在通风管主体(12)上并伸进安装槽(26)内,弹性绳(24)套设在限位件(2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通风管道架构,其特征在于,固定组件(1)包括导轨(5);导轨(5)上设有多组用于固定的安装柱(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通风管道架构,其特征在于,导轨(5)的横截面呈“工”字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用通风管道架构,其特征在于,连接组件(2)包括固定件A(6)、连杆(8)和滑块(9);固定件A(6)滑动设置在导轨(5)上,连杆(8)两端均设有转动连接件(7),且一组转动连接件(7)与固定件A(6)连接,滑块(9)设置在转动连接件(7)上并与固定件B(11)滑动连接,且滑块(9)上设有限位孔(10)。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维沈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弘石嘉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