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隧道换拱的移动式临时支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095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隧道换拱的移动式临时支撑,所述移动式临时支撑包括竖直支撑组件、斜撑组件和移动组件;所述竖直支撑组件包括工字钢焊接而成的方柱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内填充木质层;所述斜撑组件为钢管焊接而成的整体结构;所述移动组件通过设置移动单件移动所述移动式临时支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在隧道施工中对拱顶起到较好的支撑效果,同时还设置了移动组件方便转移,便于重复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隧道换拱的移动式临时支撑


[0001]本技术涉及隧道换拱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隧道换拱的移动式临时支撑。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交通事业也得到了不断地进步,隧道工程是交通工程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通常来讲,隧道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质量不仅会影响到隧道工程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还会对企业的形象和社会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做好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具有很大的意义。隧道施工中凿除初支混凝土及拱架重新安装,采用的是三步梯隧道初支拱顶开裂换拱,在上述过程中需要用到临时支撑。
[0003]一般的环向拱架临时支撑工程量大、施工不方便、费用高、安全性不高。一般的环向拱架临时支撑是在初支内侧紧贴一层工字钢,工字钢之间采用连接钢筋进行连接,工字钢与初支之间采用喷射混凝土或木楔进行垫实,对拱顶开裂的支撑效果一般,可能会发生临时拱架再次变形,换拱安全隐患较大。针对该情况,需要在换拱附近对拱顶采用更直接的竖直方向支撑,确保换拱过程中拱顶的稳定。
[0004]综上所述,急需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便宜、安全可靠的支撑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隧道换拱的移动式临时支撑解决现有技术中临时支撑安全性不高、工程量大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隧道换拱的移动式临时支撑,包括竖直支撑组件,所述竖直支撑组件包括竖向支撑件、横向连接件和木质层;其中,所述竖向支撑件和横向连接件组合形成方柱框架结构,组合方式可以是焊接;所述方柱框架结构内填充所述木质层。
[0007]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竖向支撑件可以是竖向支撑工字钢,所述横向连接件可以是横向连接工字钢。
[0008]具体的,所述横向连接工字钢首尾焊接形成方形隔层;所述方形隔层等距水平设置在所述方柱框架结构内,四角与所述竖向支撑工字钢焊接,相邻的所述方形隔层之间填充所述木质层。
[0009]具体的,所述竖直支撑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方柱框架结构上的顶部垫块;所述顶部垫块为楔形方木。
[0010]具体的,所述木质层为由方木横纵交错堆叠而成的支撑结构;异向的所述方木之间使用扒钉连接,同向的所述方木之间设置间隔;间隔距离为方木截断面的边长。
[0011]具体的,所述移动式临时支撑还包括斜撑组件,所述斜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方柱框架结构两侧的两组对应的斜撑件;所述斜撑件是由钢管焊接而成的整体结构。
[0012]具体的,所述斜撑件包含斜撑钢管,斜撑钢管与所述方柱框架结构之间通过横向
固定钢管连接。
[0013]优选的,位于所述方柱框架结构的同一侧并列设有至少两组所述斜撑件,相邻斜撑件之间通过横向连接钢管连接。
[0014]具体的,所述移动式临时支撑还包括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竖直支撑组件上的四个移动单件,所述移动单件包括活动连杆、液压连杆和轮子;所述活动连杆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竖直支撑组件,另外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轮子和所述液压连杆,所述液压连杆远离所述轮子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竖直支撑组件上。
[0015]优选的,所述移动单件还包括活动铰,所述活动铰分别设置在所述活动连杆的两端以及所述液压连杆与所述竖直支撑组件的连接处。
[0016]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所述竖直支撑组件完成对隧道拱顶的支撑。具体而言,所述竖直支撑组件包括由工字钢焊接而成的方柱框架结构,方柱框架结构能够较好地支撑隧道拱顶。所述竖直支撑组件还包括填充方柱框架结构的木质层,所述木质层能够提高方柱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同时起到一定的支撑效果。所述竖直支撑组件还包括顶部垫块,顶部垫块使得竖直支撑组件的顶部面和拱顶的接触面贴合,能够保护拱顶,防止隧道拱顶开裂,同时还能进一步提高支撑效果。
[0018]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所述斜撑组件完成对所述竖直支撑组件的支撑。具体而言,所述斜撑组件是由无缝钢管焊接而成的整体结构,所述斜撑组件焊接在所述竖向支撑组件的侧面。在本技术用于对隧道拱顶支撑的时候,斜撑组件能够给所述竖直支撑组件提供一个侧向的支撑力,保持竖直支撑组件的稳定,防止竖直支撑组件侧倒造成的损失,进一步对隧道拱顶起到更好的支撑效果。
[0019]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移动组件实现隧道换拱临时支撑的重复使用。具体而言,所述移动组件通过设置移动单件来移动所述临时支撑。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单件上设置的活动连杆、液压连杆和活动铰能够灵活转动轮子;在对隧道拱顶支撑的时候,将所述轮子收起,所述竖向支撑组件底部接触地面,在临时支撑结束后,将所述轮子放下,所述竖向支撑组件底部离开地面,此时即可推动所述竖向支撑组件到下一个支撑地点,达到重复使用本技术的目的。
[0020]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2]图1是移动式临时支撑的横断面示意图;
[0023]图2是移动式临时支撑的纵断面示意图;
[0024]图3是移动式临时支撑的俯视示意图。
[0025]其中,1竖向支撑工字钢;2横向连接工字钢;3木质层;3

1方木;3

2扒钉;4顶部垫块;5斜撑件;5

1横向固定钢管;5

2斜撑钢管;5

3横向连接钢管;6移动单件;6

1活动连杆;
6

2液压连杆;6

3轮子;6

4活动铰。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27]参阅图1

3,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隧道换拱的移动式临时支撑来实现隧道内换拱时对隧道拱顶的支撑,所述移动式临时支撑包括竖直支撑组件、斜撑组件和移动组件。
[0028]具体的,所述竖直支撑组件包括竖向支撑件、横向连接件和木质层3;其中,所述竖向支撑件和横向连接件组合形成方柱框架结构,本实施例优选的组合方式为焊接;所述方柱框架结构内填充所述木质层3。
[0029]优选的,竖向支撑件为竖向支撑工字钢1,横向连接件为横向连接工字钢2。
[0030]本实施例优选的工字钢为I20b工字钢。
[0031]进一步地,所述木质层3替代现有技术中的混凝土能够有效减轻临时支撑的重量,减少成本,同时更轻的临时支撑也便于移动重复利用。
[0032]具体的,所述横向连接工字钢2首尾焊接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隧道换拱的移动式临时支撑,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支撑组件,所述竖直支撑组件包括竖向支撑件、横向连接件和木质层(3);其中,所述竖向支撑件和所述横向连接件组合形成方柱框架结构;所述方柱框架结构内填充所述木质层(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临时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件为竖向支撑工字钢(1),所述横向连接件为横向连接工字钢(2);所述横向连接工字钢(2)首尾焊接形成方形隔层;所述方形隔层等距水平设置在所述竖向支撑工字钢(1)之间,四角与所述竖向支撑工字钢(1)焊接,相邻的所述方形隔层之间填充所述木质层(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临时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支撑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方柱框架结构上的顶部垫块(4);所述顶部垫块(4)为楔形方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临时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质层(3)为由方木(3

1)横纵交错堆叠而成的支撑结构;异向的所述方木(3

1)之间使用扒钉(3

2)连接,同向的所述方木(3

1)之间设置间隔;间隔距离为方木(3

1)截断面的边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临时支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撑组件,所述斜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方柱框架结构两侧的两组对应的斜撑件(5);所述斜撑件(5)是由钢管焊接而成的整体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式临时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件(5)包含斜撑钢管(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永尧方永桥李钊罗勋余隆友冉隆君穆焱洪靳俊奇余忠白建雄莫荣智梁勇李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