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屈强比稀土钛耐候钢及其生产方法,低屈强比稀土钛耐候钢的化学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0.10%、Si≤0.50%、Mn≤1.00%、P≤0.02%、S≤0.008%、Ni:0.20~0.50%、Cu:0.35~0.50%、Cr:0.40~0.60%、Ti:0.040~0.065%、Re:0.015~0.10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低屈强比稀土钛耐候钢,具有力学性能稳定、综合性能良好、生产工艺简单的优点,其屈强比低≤0.75,不仅能够满足建筑行业对钢材的力学性能要求还具有良好的耐蚀耐候性,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的推广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屈强比稀土钛耐候钢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炼钢生产工艺
,尤其涉及一种低屈强比稀土钛耐候钢以及一种低屈强比稀土钛耐候钢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耐候钢是介于普通碳钢和不锈钢之间的耐大气腐蚀低合金钢,耐候钢通过在普通碳钢基础上添加少量铜、铬、磷、镍、钼、铌、钒、钛等耐腐蚀元素而制成,耐候钢的抗大气腐蚀性能是普通碳素钢的2~8倍。耐候钢作为一种价格较低、性能良好的钢种,可在许多恶劣的条件下服役,因而耐候钢被广泛应用于铁路货车、公路桥梁、房屋建筑等各种金属结构件中。
[0003]公告号为CN 202010153281.X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钛微合金化经济型高强耐候钢及其生产方法,其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8%~0.14%;Si:0.25%~0.50%;Mn:0.40%~0.70%;P:≤0.012%;S:≤0.005%;Cr:0.40%~0.70%;Ni:0.02%~0.07%;Cu:0.20%~0.40%;Alt:0.020%~0.045%;Ti:0.020%~0.050%;N≤0.004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采用低Mn和Ti微合金化设计,并且其屈强比高。
[0004]公告号为CN 201811154116.5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含稀土元素的免涂装耐候钢及其制备方法,其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3%~0.09%,Si:0.10%~0.30%,Mn:1.00%~1.50%,P:0005%~0.015%,S<0.005%,Cr:0.35%~0.70%,Ni:0.25%~0.55%,Cu:0.25%~0.55%,Mo:0.03%~0.25%,Re:0.05%~0.060%,Nb:0.015%~0.040%,Ti:0.008%~0.025%,A1:0.015%~0.040%,Ca:0.003%~0.018%,O≤0.003%,N≤0.005%,B≤0.0005%,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较长,并且热机械轧制后需要回火处理,屈强比相对较高。
[0005]公告号为CN 201611145619.7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抗拉强度≥600MPa的高韧性低屈强比耐火耐侯钢及其生产方法,其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15%~0.065%,Si:0.05%~0.15%,Mn:1.00%~1.45%,P≤0.005%,S≤0.002%,Mo:0.10%~0.75%,Cr:0.05%~0.80%,Cu:0.10%~0.70%,Ni:0.15%~0.65%,Nb:0.005%~0.060%,V:0.010%~0.065%,Ti:0.005%~0.015%,Als:0.015%~0.035%,Zr:0.0005%~0.0075%,Re:0.0005%~0.0060%,N:0.0015%~0.0050%,O:0.0015%~0.004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添加元素种类较多,不利于焊接性能,且该专利中Mo元素含量较高,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屈强比较低且性能良好的低屈强比稀土钛耐候钢。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屈强比稀土钛耐候钢,
化学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0.10%、Si≤0.50%、Mn≤1.00%、P≤0.02%、S≤0.008%、Ni:0.20~0.50%、Cu:0.35~0.50%、Cr:0.40~0.60%、Ti:0.040~0.065%、Re:0.015~0.10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0008]进一步的是:所述耐候钢的Re/S值≥3。
[0009]进一步的是:所述耐候钢的屈服强度平均值为510MPa,抗拉强度平均值为690MPa,延伸率≥30%,屈强比≤0.75;
‑
40℃时V型缺口冲击功≥120J。
[0010]进一步的是:所述耐候钢的耐大气腐蚀性指数≥6.0,耐候指数为0.57~11.34,腐蚀电位随耐候指数的增大而增大。
[0011]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低屈强比稀土钛耐候钢的生产方法,按照上述低屈强比稀土钛耐候钢的化学成分及配比将原料冶炼成钢坯,依次经过热连轧、层流冷却、卷取的工序后得到成品。
[0012]进一步的是:所述热连轧工序中,钢坯的加热温度为1200~1240℃。
[0013]进一步的是:所述热连轧工序中,在奥氏体未再结晶区进行轧制,精轧开轧温度为950~1050℃,精轧终轧温度为840~880℃。
[0014]进一步的是:所述热连轧工序中,全场全数进行除磷,单道次变形量≥12%,精轧后三道次变形量≥20%。
[0015]进一步的是:所述层流冷却工序中,采用前段冷却,上集管开放60~70%,下集管开放70~90%。
[0016]进一步的是:所述卷取工序中,卷取温度为580~620℃。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低碳中锰稀土钛复合作用的低合金耐候钢成分体系,稀土与钛复合加入钢中时,稀土会和含钛夹杂物复合,改变含钛夹杂物形态,同时减低含硫夹杂,提高钛元素有效含量,细化含钛析出物尺寸,增加含钛析出物析出量,提高钢材强韧性;稀土与钛加入钢中时,可细化焊缝组织和夹杂,改善焊接性能,提高焊接热影响区低温冲击韧性;稀土与钛的加入,会提高钢材内锈层致密度,减少铬元素消耗,提高抗晶间腐蚀能力。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低屈强比稀土钛耐候钢,具有力学性能稳定、综合性能良好、生产工艺简单的优点,其屈强比低≤0.75,不仅能够满足建筑行业对钢材的力学性能要求还具有良好的耐蚀耐候性,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19]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低屈强比稀土钛耐候钢,化学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0.10%、Si≤0.50%、Mn≤1.00%、P≤0.02%、S≤0.008%、Ni:0.20~0.50%、Cu:0.35~0.50%、Cr:0.40~0.60%、Ti:0.040~0.065%、Re:0.015~0.10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耐候钢的Re/S值≥3;所述耐候钢的屈服强度平均值为510MPa,抗拉强度平均值为690MPa,延伸率≥30%,屈强比≤0.75;
‑
40℃时V型缺口冲击功≥120J。所述耐候钢的耐大气腐蚀性指数≥6.0,耐候指数为0.57~11.34,腐蚀电位随耐候指数的增大而增大。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化学成分中,C是钢中主要的合金元素,C可固溶于钢中形成固溶体组织,进行固溶强化提高钢材的强度,也可与钢中其他合金元素如Ti、Nb、V等形成碳化物组织进行析出强化提高钢材强度,随着碳含量的增加,钢的强度提高但塑韧性、焊接性、耐蚀性
降低。本专利技术为获得铁素体和珠光体的组织和产生析出强化,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屈强比稀土钛耐候钢,其特征在于:化学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0.10%、Si≤0.50%、Mn≤1.00%、P≤0.02%、S≤0.008%、Ni:0.20~0.50%、Cu:0.35~0.50%、Cr:0.40~0.60%、Ti:0.040~0.065%、Re:0.015~0.10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屈强比稀土钛耐候钢,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候钢的Re/S值≥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屈强比稀土钛耐候钢,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候钢的屈服强度平均值为510MPa,抗拉强度平均值为690MPa,延伸率≥30%,屈强比≤0.75;
‑
40℃时V型缺口冲击功≥120J。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屈强比稀土钛耐候钢,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候钢的耐大气腐蚀性指数≥6.0,耐候指数为0.57~11.34,腐蚀电位随耐候指数的增大而增大。5.一种低屈强比稀土钛耐候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云凤,李正荣,崔凯禹,汪创伟,熊雪刚,陈述,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