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集型母线槽的装配参数自适应优化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10717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集型母线槽的装配参数自适应优化方法及系统,获得第一母线槽和第一配合部件的基础信息;通过基础信息和第一环境参数信息构建第一影响因子;获得第一图像采集结果;根据第一图像采集结果进行位置分析,获得第一定位影响因子;将第一受力采集集合进行均衡性评估,获得第一评估结果;将第一评估结果和第一定位影响因子输入装配修正模型,获得第一修正装配参数;根据第一影响因子进行第一修正参数调整,获得第二修正装配参数,通过第二修正装配参数进行第一母线槽的装配。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进行母线槽安装装配的过程中,存在缺少对于装配母线槽和环境的准确监督,进而导致安装导致装配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导致安装导致装配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导致安装导致装配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集型母线槽的装配参数自适应优化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母线槽智能装配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集型母线槽的装配参数自适应优化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母线槽是由铜、铝母线柱构成的一种封闭的金属装置,用来为分散系统各个元件分配较大功率。在高层建筑、工厂等各种建筑中逐渐开始使用,具有电流容量大、寿命长、安全和占用面积小且美观的特点。在进行密集型母线槽装配的过程中,受到环境因素、工艺信息等的影响,容易导致母线槽的安装出现偏差,进而影响母线槽的安全性和使用的稳定性。
[0003]现有技术在进行母线槽安装装配的过程中,存在缺少对于装配母线槽和环境的准确监督,进而导致安装导致装配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密集型母线槽的装配参数自适应优化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进行母线槽安装装配的过程中,存在缺少对于装配母线槽和环境的准确监督,进而导致安装导致装配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达到通过进行当前母线槽进行信息采集,并结合当前环境参数,对母线槽的安装装配进行参数适应调整,实现智能安装的技术效果。
[0005]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提供一种密集型母线槽的装配参数自适应优化方法及系统。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密集型母线槽的装配参数自适应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装配参数智能优化系统,所述装配参数智能优化系统与图像采集装置、力传感器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第一母线槽和第一配合部件的基础信息;获得第一环境参数信息,通过所述基础信息和所述第一环境参数信息构建第一影响因子;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所述第一母线槽和所述第一配合部件图像采集,获得第一图像采集结果;根据所述第一图像采集结果进行位置分析,获得第一定位影响因子;通过所述力传感器获得第一受力采集集合,将所述第一受力采集集合进行均衡性评估,获得第一评估结果;将所述第一评估结果和所述第一定位影响因子输入装配修正模型,获得第一修正装配参数;根据所述第一影响因子进行所述第一修正参数调整,获得第二修正装配参数,通过所述第二修正装配参数进行所述第一母线槽的装配。
[0007]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密集型母线槽的装配参数自适应优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母线槽和第一配合部件的基础信息;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环境参数信息,通过所述基础信息和所述第一环境参数信息构建第一影响因子;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通过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所述第一母线槽和所述第一配合部件图像采集,获得第一图像采集结果;第一分析单元,所述第一分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图像采集结果进行位置分析,获得第一定位影响因子;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通过力传感器获得第一受力采集
集合,将所述第一受力采集集合进行均衡性评估,获得第一评估结果;第一评估单元,所述第一评估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评估结果和所述第一定位影响因子输入装配修正模型,获得第一修正装配参数;第一装配单元,所述第一装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影响因子进行所述第一修正参数调整,获得第二修正装配参数,通过所述第二修正装配参数进行所述第一母线槽的装配。
[0008]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0009]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0]由于采用了通过进行所述第一母线槽和第一配合部件的基础信息采集,并基于所述基础信息和第一环境参数信息构建第一影响因子,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所述第一母线槽和所述第一配合部件的图像采集,对第一图像采集结果进行特征识别,基于特征识别结果进行位置分析,获得第一定位影响因子,通过力传感器获得第一受力集合,基于受力分析结果和所述第一定位影响因子进行修正参数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获得所述第一修正装配参数,通过所述第一影响因子进行所述第一修正装配参数进行调整,基于调整结果进行所述第一母线槽的装配,达到通过进行当前母线槽进行信息采集,并结合当前环境参数,对母线槽的安装装配进行参数适应调整,实现智能安装的技术效果。
[0011]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申请一种密集型母线槽的装配参数自适应优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3]图2为本申请一种密集型母线槽的装配参数自适应优化方法的获得第一定位影响因子的流程示意图;
[0014]图3为本申请一种密集型母线槽的装配参数自适应优化方法的获得第一影响因子的流程示意图;
[0015]图4为本申请一种密集型母线槽的装配参数自适应优化方法的关联属性计算的流程示意图;
[0016]图5为本申请一种密集型母线槽的装配参数自适应优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本申请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第一获得单元11,第二获得单元12,第三获得单元13,第一分析单元14,第四获得单元15,第一评估单元16,第一装配单元17,电子设备50,处理器51,存储器52,输入装置53,输出装置54。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密集型母线槽的装配参数自适应优化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进行母线槽安装装配的过程中,存在缺少对于装配母线槽和环境的准确监督,进而导致安装导致装配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达到通过进行当前母线槽进行信息采集,并
结合当前环境参数,对母线槽的安装装配进行参数适应调整,实现智能安装的技术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场景的出现,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0020]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这仅仅是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对相同属性的对象在描述时所采用的区分方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以便包含一系列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那些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单元。
[0021]申请概述
[0022]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母线槽产品正向着高性能、高质量方向发展,在国内外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高层建筑、大型公共设施、超高建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现有技术在进行母线槽安装装配的过程中,存在缺少对于装配母线槽和环境的准确监督,进而导致安装导致装配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0023]针对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集型母线槽的装配参数自适应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装配参数智能优化系统,所述装配参数智能优化系统与图像采集装置、力传感器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第一母线槽和第一配合部件的基础信息;获得第一环境参数信息,通过所述基础信息和所述第一环境参数信息构建第一影响因子;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进行所述第一母线槽和所述第一配合部件图像采集,获得第一图像采集结果;根据所述第一图像采集结果进行位置分析,获得第一定位影响因子;通过所述力传感器获得第一受力采集集合,将所述第一受力采集集合进行均衡性评估,获得第一评估结果;将所述第一评估结果和所述第一定位影响因子输入装配修正模型,获得第一修正装配参数;根据所述第一影响因子进行所述第一修正参数调整,获得第二修正装配参数,通过所述第二修正装配参数进行所述第一母线槽的装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基础信息构建所述第一母线槽和所述第一配合部件的定位特征集合;根据所述定位特征集合进行所述第一图像采集结果特征识别,获得第一特征识别结果;根据所述第一特征识别结果构建定位分析三维坐标系,根据所述定位分析三维坐标系获得所述第一母线槽和所述第一配合部件的坐标信息;根据所述坐标信息进行位置分析,获得所述第一定位影响因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得第一标定产品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标定产品信息进行产品环境影响分析,构建第一产品环境影响集合;根据所述基础信息和所述第一标定产品信息获得第一差异参数集合;根据所述第一差异参数集合获得第一映射属性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映射属性信息和所述第一差异参数集合对所述第一产品环境影响集合分析,获得所述第一影响因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得所述第一映射属性信息的属性权重分布结果;根据所述属性权重分布结果和所述第一差异参数集合进行影响计算分析,获得第一计算结果;根据所述第一计算结果获得对所述第一环境影响集合进行匹配计算,获得所述第一影响因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得所述力传感器的第一分布位置坐标信息;获得所述力传感器的具有时间标识的传感器受力集合;根据所述第一分布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宁陶大庆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西门子母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