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将图像缝合应用于多机位VR导播台的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10577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将图像缝合应用于多机位VR导播台的实现方法。它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一场多VR机位直播场景环境,由导播在多个VR摄像机信号间切换;(2)VR云导播台用于导播通过可视化界面切换控制输入与输出视频内容,并在可视化界面调整VR画面角度;(3)VR视频缝合服务器用于将导播调整的画面进行焦点调整和重新输出;(4)VR播放终端用于接收VR视频流进行最终观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视频画面拼接的方式改变VR视频观看焦点,可以有效的提升用户的观感,让VR拍摄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通过导播的人工干预实现多个VR摄像机的首帧入射角度的一致性,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观看体验。体验。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将图像缝合应用于多机位VR导播台的实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处理相关
,尤其是指一种将图像缝合应用于多机位VR导播台的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的政策支持,5G商业应用已经开始落地,而VR全景直播作为5G应用的首选场景,已经广泛应用于体育赛事、热点新闻、演唱会、发布会等场景,通过VR技术直播,能给用户带来无与伦比的沉浸感,让用户感觉宛如在现场一般。越来越多的直播场景下采用多个VR全景摄像机来完成一场直播活动。
[0003]但正如普通视频以中心焦点作为展示内容核心一样,VR视频在用户观看体验上也需要有首帧焦点画面概念以便观众观看VR直播时明白场景要展现的核心内容。但大多数VR摄像机采用的是多目采集方式,VR摄像机安装部署人员并不知道中心镜头是那一个,并且在多个VR画面切换时也很有可能将有关联关系的画面角度调转造成观众不能流畅观看VR内容,造成VR体验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实现VR拍摄资源利用率最大化的将图像缝合应用于多机位VR导播台的实现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将图像缝合应用于多机位VR导播台的实现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0007](1)一场多VR机位直播场景环境,由导播在多个VR摄像机信号间切换;
[0008](2)VR云导播台用于导播通过可视化界面切换控制输入与输出视频内容,并在可视化界面调整VR画面角度;
[0009](3)VR视频缝合服务器用于将导播调整的画面进行焦点调整和重新输出;
[0010](4)VR播放终端用于接收VR视频流进行最终观看。
[001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将图像缝合技术应用于多机位VR导播台的实现方法,包括多台VR摄像机、VR云导播台、VR视频缝合服务器、VR播放终端,利用视频画面拼接的方式改变VR视频观看焦点,可以有效的提升用户的观感,让活动直播增加直播范围,并通过多VR机位实现全场景无死角直播,实现VR拍摄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利用多VR机位切换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用户的观看感,让用户不在局限于小范围内的VR观看,可以更自由的以多角度多维度的方式去观看VR视频,实现VR视频世界的“自由行”式观看体验,并且让VR拍摄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通过该方法可以将需要具有关联关系的VR视频通过导播的人工干预实现多个VR摄像机的首帧入射角度的一致性,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观看体验。
[0012]作为优选,在步骤(1)中,具体为:多台VR摄像机用于拍摄VR内容,并转化为VR视频流,输出视频为标准2:1VR画面,编码参数性能指标根据实际网络情况进行定义,包括视频高宽、视频帧率、视频码率。
[0013]作为优选,在步骤(2)中,具体为:VR云导播台接收VR摄像机拍摄的VR云导播台,并通过web页面监控所有VR视频流,导播在切换过程中为让观众观看视角在VR摄像机之间切换保持一致,需要在VR云导播台中可见并可随时调整VR摄像机焦点位置,VR云导播台通过webRTC协议将VR视频流以低延时方式用于导播快速预览,并通过可视化界面调整焦点位置。
[0014]作为优选,在步骤(2)中,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0015](21)VR云导播台接收的多台VR摄像机IP信号分辨率码率需保持一致,VR云导播台接收IP信号后将原信号重新编码为同比例低码率、低分辨率、低延时预览代理流webRTC协议流用于监看和操作;
[0016](22)用户在web界面中通过可视化界面可预览并挑选需要切换的备播信号,将此信号选入PVW预监窗口,并在PVW预监窗口中通过可视化操作标记焦点位置,即标记点在webRTC代理流分辨率中的X轴、Y轴坐标位置;
[0017](23)通过输入IP流分辨率与webRTC代理流分辨率的比值可得到在原始分辨率下焦点对应位置。
[0018]作为优选,在步骤(3)中,具体为:VR云导播台将需要调整VR视频流及位置信息传递给VR视频缝合服务器,由VR视频缝合服务器将源流进行解码,并将画面按照焦点位置数据进行遮罩和切割,将两个原始视频按切割位参数进行缝合拼接,缝合拼接后取与输入信号相同分辨率输出,通过编码按输出要求最终形成全新VR视频流,通过编码传给VR播放终端。
[0019]作为优选,在步骤(3)中,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0020](31)为保证切割缝合后画面中各区域实现帧同步让观众感受不到画面经过切割缝合处理,VR视频缝合服务器将IP流信号复制为两份同时进行解码;
[0021](32)因视频需要调整焦点位置,即将标记点汇聚到焦点位置即视频分辨率的1/2位置左右两个拼接图像需要重新计算获得,当标记点在Y轴左侧代表标记点需向右移动,需补充图像填充至画布左侧补充画面大小为标记点X轴坐标到视频宽度的1/2分辨率位置图像大小;同理,当标记点在Y轴右侧则代表标记点需要向左移动,利用切割拼接标准将右侧视频遮罩掉X轴0点到视频宽减标记点数值;
[0022](33)在得到两个被遮罩保留的画面后,新建与输入IP信号相同分辨率、码率会话作为输出,将保留图像数据缝合成完整的全新的,经过人工调节焦点过后的VR视频。
[0023]作为优选,在步骤(3)中,在获得全新VR视频流后,在VR导播台可对全新VR视频流进行预览。
[0024]作为优选,在步骤(4)中,具体为:VR播放终端通过VR视频缝合服务器提供的编码后VR视频流进行观看,体验多机位VR直播的乐趣。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视频画面拼接的方式改变VR视频观看焦点,可以有效的提升用户的观感,让VR拍摄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通过导播的人工干预实现多个VR摄像机的首帧入射角度的一致性,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观看体验。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
[0027]图2是VR摄像机的分布示意图;
[0028]图3是VR视频拼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30]如图1所述的实施例中,一种将图像缝合应用于多机位VR导播台的实现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0031](1)一场多VR机位直播场景环境,由导播在多个VR摄像机信号间切换,如图2所示;具体为:多台VR摄像机用于拍摄VR内容,并转化为VR视频流,输出视频为标准2:1VR画面,编码参数性能指标根据实际网络情况进行定义,包括视频高宽、视频帧率、视频码率;
[0032](2)VR云导播台用于导播通过可视化界面切换控制输入与输出视频内容,并在可视化界面调整VR画面角度;具体为:VR云导播台接收VR摄像机拍摄的VR云导播台,并通过web页面监控所有VR视频流,导播在切换过程中为让观众观看视角在VR摄像机之间切换保持一致,需要在VR云导播台中可见并可随时调整VR摄像机焦点位置,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将图像缝合应用于多机位VR导播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是,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一场多VR机位直播场景环境,由导播在多个VR摄像机信号间切换;(2)VR云导播台用于导播通过可视化界面切换控制输入与输出视频内容,并在可视化界面调整VR画面角度;(3)VR视频缝合服务器用于将导播调整的画面进行焦点调整和重新输出;(4)VR播放终端用于接收VR视频流进行最终观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将图像缝合应用于多机位VR导播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1)中,具体为:多台VR摄像机用于拍摄VR内容,并转化为VR视频流,输出视频为标准2:1VR画面,编码参数性能指标根据实际网络情况进行定义,包括视频高宽、视频帧率、视频码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将图像缝合应用于多机位VR导播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2)中,具体为:VR云导播台接收VR摄像机拍摄的VR云导播台,并通过web页面监控所有VR视频流,导播在切换过程中为让观众观看视角在VR摄像机之间切换保持一致,需要在VR云导播台中可见并可随时调整VR摄像机焦点位置,VR云导播台通过webRTC协议将VR视频流以低延时方式用于导播快速预览,并通过可视化界面调整焦点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将图像缝合应用于多机位VR导播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2)中,具体操作方法如下:(21)VR云导播台接收的多台VR摄像机IP信号分辨率码率需保持一致,VR云导播台接收IP信号后将原信号重新编码为同比例低码率、低分辨率、低延时预览代理流webRTC协议流用于监看和操作;(22)用户在web界面中通过可视化界面可预览并挑选需要切换的备播信号,将此信号选入PVW预监窗口,并在PVW预监窗口中通过可视化操作标记焦点位置,即标记点在webRTC代理流分辨率中的X轴、Y轴坐标位置;(23)通过输入IP流分辨率与webRTC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鹤晏仁强郎建彬段长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当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