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脑电的疲劳干预系统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041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脑电的疲劳干预系统及装置,其中干预系统包括脑电采集模块,至少包括第一电极,用于通过第一电极采集目标的脑电数据;经颅电刺激模块,至少包括第二电极,用于依据刺激指令通过第二电极对目标实施弱电流的电刺激信号,所述电刺激信号包括直流电刺激信号或交流电刺激信号或随机噪声信号;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脑电采集模块反馈的脑电数据,并依据脑电数据匹配所述刺激指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刺激温和,不易受到干扰,干预效果明显并且可以对疲劳进行有效的恢复的系统和装置。装置。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脑电的疲劳干预系统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基于脑电的疲劳干预设备,特别是关于一种基于脑电的疲劳干预系统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代技术社会依赖工业的24小时经营或轮班工作,比如运输、看护、制造业、军队、航空、医院和许多公共服务业。人们进行轮班主要会破坏睡眠和生理周期节律。生理周期的破坏和睡眠剥夺同样能导致清醒警觉度的降低、表现为受损和疲劳。其次,某些工作压力较大的职业(如核电厂操作工人)也会引起心理上的疲劳。人在生理疲劳或者心理疲劳的状态下,认知能力会下降,对安全生产或者安全工作(如疲劳驾驶)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疲劳进行检测,并实施具体的干预方案,以防止疲劳状态下工作造成安全事故。
[0003]现有技术中《一种针对脑力疲劳的语音疲劳度检测方法》,该专利提供的是根据语音的方式来进行疲劳度的判断检测。《一种疲劳度检测方法及设备》,该专利提供的是基于脑电信号和心电信号来检测疲劳度。《一种眼电与脑电综合判定的疲劳驾驶脑电检测方法》,该专利提供了是基于脑电信号和眼电信号来判断检测疲劳度。《基于图像处理的疲劳驾驶预警系统》,该专利提供的基于面部图像识别的方式进行疲劳度的检测判断,并且在显示模块显示。《一种基于位移电极的脑电波疲劳瞌睡预警和醒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专利也是通过采集人脑的脑电波进行检测判断疲劳度,并且通过音响的方式播放醒脑音乐以及耳垂震动按摩的方式对疲劳进行干预。
[0004]以上现有技术提供了不同的技术手段或者不同技术的组合(多模态)来检测疲劳度,大部分专利主要通过采集脑电信号并辅助采集人体的其他信号(如肌电,眼电和心电等),采用各自的算法实现疲劳度的检测,并把检测到的疲劳度结果在上位机或者显示模块(如显示屏)进行显示,并没有对疲劳进行干预。
[0005]目前主要的疲劳干预方法有:休息,药物(莫达非尼),听觉提醒,视觉提醒等。
[0006]而现有技术中通过后台显示疲劳度的方式是一种视觉提醒干预疲劳的模式,但是该模式只能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干预,这种方式有缺点,就是需要有人不停的监控后台,且需要第三者主动去干预疲劳者。在疲劳驾驶以及核电站等特殊工作场景下,人工方式的干预可能会造成疲劳者的惊吓,造成误操作,从而引发事故。
[0007]而另一个现有技术《一种基于位移电极的脑电波疲劳瞌睡预警和醒脑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中,使用醒脑音乐和耳垂震动的方式来刺激干预疲劳者,首先,有相关文献研究表明,声音刺激来干预疲劳是有效的,但是效果持续时间比较短(持续时间小于10秒)。也就是说,对于疲劳者,突然播放醒脑音乐,会在短时让疲劳者精神一振,打起精神,但是这并不能改变疲劳的本质(也就是说,不能对疲劳进行恢复)。其次,声音刺激对轻度疲劳是有效的,但是,对于重度疲劳,声音刺激的效果是微弱的。有些重度疲劳者可以在嘈杂的环境中保持瞌睡状态。再其次,突然的声音刺激也会造成疲劳者惊吓的可能。最后,这个专利在耳垂震动的实现方式上,需要使用一个夹子夹在耳朵上,这样的体验不太好,在还没有疲劳阶段,
长时间使用一个夹子夹在耳朵上,会使人感觉到疼痛,且挂在脖子上的音响,功耗比较大,不利于嵌入式设备的长时间运行。
[0008]从而可以知道,当前大部分现有技术都是基于对疲劳度的检测,并没有提出对疲劳度的干预方案。少部分技术实现采用了声音刺激或者视觉监控的方式作为疲劳的干预方案。
[0009]研究知道,有效的疲劳度干预方案可以减缓疲劳,修复疲劳造成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创伤。目前的疲劳度干预方案有:休息,药物(莫达非尼等),声音提醒,视觉提醒等。
[0010]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的视觉提醒和声音提醒的方式进行疲劳度的干预。视觉提醒的方式,主要是把疲劳结果在上位机或者显示器上进行后台展示,这种视觉刺激方式不太明显,需要第三方实时监控疲劳状态并进行人工干预。声音提醒的方式比视觉提醒的方式效果更明显,但是干预有效持续时间短(小于10秒钟),对轻度疲劳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重度疲劳效果不太明显。视觉提醒和声音提醒是目前主流的两种疲劳的干预模式,这两种模式都会有造成疲劳者惊吓从而误操作的可能,且这两种方式仅仅对疲劳进行干预,并不能进行疲劳的恢复。
[0011]休息是干预疲劳并且疲劳恢复的最有效的方式,但是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如在高速公路上驾驶的过程中,并不能实时的停车进行休息。
[0012]此外,药物对疲劳干预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药物干预疲劳留下的副作用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0013]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1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脑电的疲劳干预系统及装置,识别判断精度高,反应快,刺激温和,不易受到干扰,干预效果明显并且可以对疲劳进行有效的恢复的系统和装置。
[001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基于脑电的疲劳干预系统,包括脑电采集模块,至少包括第一电极,用于通过第一电极采集目标的脑电数据;经颅电刺激模块,至少包括第二电极,用于依据刺激指令通过第二电极对目标实施弱电流的电刺激信号,电刺激信号包括直流电刺激信号或交流电刺激信号或随机噪声信号;处理模块,用于获取脑电采集模块反馈的脑电数据,并依据脑电数据匹配刺激指令。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为共用电极(共用电极即一个电极既起到第一电极以采集脑电数据的作用也起到第二电极以实施电刺激的作用)。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还包括SVM分类器以获得与脑电数据、疲劳程度相匹配的刺激指令库。SVM是一种二分类的算法,它可以根据脑电特征进行分类,确定匹配是疲劳,还是不疲劳。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处理模块包括云系统,至少用于在云端收集脑电数据和/或输出处理和/或指令匹配。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疲劳干预系统还包括通信模块,通信模块至
少用于传输脑电数据或刺激指令。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通信模块为有线通信模块或无线通信模块。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无线通信模块至少为如下任一:移动通信模块、wifi通信模块、近场通信模块、光通信模块。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近场通信模块包括NFC通信模块或蓝牙通信模块或红外通信模块。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疲劳干预装置,包括如前述的基于脑电的疲劳干预系统。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疲劳干预系统装置,包括控制器,设置有若干电极的脑电帽,电极包括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信号采集装置,至少通信连接到第一电极,用于获取第一电极反馈的脑电数据;电刺激装置,至少包括刺激源,刺激源依据控制器的刺激指令向第二电极释放弱电流。优选地,疲劳干预系统装置还可以设置有终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脑电的疲劳干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脑电采集模块,至少包括第一电极,用于通过第一电极采集目标的脑电数据;经颅电刺激模块,至少包括第二电极,用于依据刺激指令通过第二电极对目标实施弱电流的电刺激信号,所述电刺激信号包括直流电刺激信号或交流电刺激信号或随机噪声信号;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脑电采集模块反馈的脑电数据,并依据脑电数据匹配所述刺激指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脑电的疲劳干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为共用电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脑电的疲劳干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包括SVM分类器以获得与脑电数据、疲劳程度相匹配的刺激指令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脑电的疲劳干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云系统,至少用于在云端收集脑电数据和/或输出处理和/或指令匹配。5.如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基于脑电的疲劳干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疲劳干预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高民顾明袁羽朱佳兰李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集萃脑机融合智能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