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低位直肠手术的穿刺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0361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1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低位直肠手术的穿刺定位装置,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所述用于低位直肠手术的穿刺定位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上固定连接有B超穿刺探头,所述装置主体的下半部分呈半环状;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与装置主体相连,且B超穿刺探头设置于定位机构的中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低位直肠手术的穿刺定位装置具有使用方便,定位精度高的优点,可以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推动手术顺利进行。动手术顺利进行。动手术顺利进行。

A puncture positioning device for low rectal surg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低位直肠手术的穿刺定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低位直肠手术的穿刺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直肠手术属于临床治疗的一种方式,其主要围绕结肠、直肠和肛门疾病进行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在手术过程中,为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会使用到多种医疗器材,其中B超穿刺探头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设备。
[0003]目前,在手术前一般是采用B超穿刺探头对穿刺位置进行确定,之后抬起探头,医护人员大致确定探头小孔对应的位置,并用笔进行标记,此过程会导致后续进行穿刺时定位不够精准,且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用于低位直肠手术的穿刺定位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低位直肠手术的穿刺定位装置,其使用方便,定位精度高,可以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推动手术顺利进行。
[0006]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用于低位直肠手术的穿刺定位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上固定连接有B超穿刺探头,装置主体的下半部分呈半环状;定位机构,定位机构与装置主体相连,且B超穿刺探头设置于定位机构的中部,定位机构包括电磁铁,装置主体的内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电磁铁,通过定位机构、装置主体及B超穿刺探头等结构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后续对穿刺位置的精准定位,在B超穿刺探头对穿刺位置进行首次确定后,无需抬起探头,也不用采取人工的方式大致确定探头小孔对应的位置,此时开启控制开关,使得定位机构发生相应的运动,在定位机构与患者身体接触后会在患者身上留下两个同心圆环的印记,此时取走装置,借助两个同心圆可以确定圆心的位置,后续用穿刺装置进行穿刺手术时,定位将更加准确,且此过程医护人员不用消耗大量的精力确定穿刺位置,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升了手术效率。
[000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电磁铁的中部贯穿有圆形孔洞,圆形孔洞内固定连接有环状连接柱,通过环状连接柱可以避免弹簧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电磁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弹簧远离电磁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铁质连接块,通过铁质连接块的运动,可以带动着第一活动柱和第二活动柱进行同步运动,便于在人体留下印记,便于最终确定穿刺位置。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铁质连接块的侧端活动连接有保护壳,保护壳与装置主体固定连接,且电磁铁位于保护壳的上方,通过保护壳可以将定位机构整体与装置
主体固定连接,保证了铁质连接块、第一活动柱和第二活动柱运动时的稳定性。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环状连接柱的下方固定连接有限位环,限位环与铁质连接块接触连接,通过限位环可以避免铁质连接块脱离装置,便于后续电磁铁磁性改变时铁质连接块回归原位,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铁质连接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柱和第二活动柱,铁质连接块运动时,将带动第一活动柱和第二活动柱进行同步运动,最终在人体上留下同心环印记,后续确定圆心的位置既可确定穿刺的位置,不需要确定穿刺位置时,电磁铁与工作时的磁性相反,此时铁质连接块受到磁力影响将朝向电磁铁所在位置偏移,此时第一活动柱和第二活动柱的下表面均与保护壳的下表面持平,且保护壳的下表面高于B超穿刺探头的下表面。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活动柱和第二活动柱同心设置,且第一活动柱和第二活动柱均呈环状,第二活动柱的半径小于第一活动柱,第一活动柱和B超穿刺探头同心设置,此种设置保证后续人体上的两个同心环的圆心就是穿刺点所在位置,提高了穿刺的精准度。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装置主体的侧端固定安装有把手,使用装置时,医护人员手持把手即可带动装置发生位移。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把手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控制开关,通过控制开关可以控制电磁铁的磁性,进而改变铁质连接块的运动方向。
[0016]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通过定位机构、装置主体及B超穿刺探头等结构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后续对穿刺位置的精准定位,在B超穿刺探头对穿刺位置进行首次确定后,无需抬起探头,也不用采取人工的方式大致确定探头小孔对应的位置,此时开启控制开关,使得定位机构发生相应的运动,在定位机构与患者身体接触后会在患者身上留下两个同心圆环的印记,此时取走装置,借助两个同心圆可以确定圆心的位置,后续用穿刺装置进行穿刺手术时,定位将更加准确,且此过程医护人员不用消耗大量的精力确定穿刺位置,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升了手术效率。
[0018]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低位直肠手术的穿刺定位装置在工作时,首先手持把手移动装置,并通过B超穿刺探头首次确定穿刺位置,穿刺位置确定后,保持装置整体不发生偏移,并手动开启控制开关,使得电磁铁的磁性发生改变,此时铁质连接块收到磁力影响将垂直向下运动,此过程将带动弹簧发生伸长,弹簧可以抵消铁质连接块运动时产生的部分冲击力,第一活动柱和第二活动柱将随着铁质连接块同步向下运动,并最终与人体接触,留下两个同心环印记,之后取走装置,通过这些印记可以确定穿刺位置,提高了穿刺的精准度,通过限位环可以避免铁质连接块脱离装置,便于后续电磁铁磁性改变时铁质连接块回归原位,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低位直肠手术的穿刺定位装置的整体外观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机构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机构的整体外观示意图。
[0023]图标:1、把手;2、控制开关;3、定位机构;31、电磁铁;32、环状连接柱;33、弹簧;34、保护壳;35、铁质连接块;36、第一活动柱;37、第二活动柱;38、限位环;4、装置主体;5、B超穿刺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5]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低位直肠手术的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4),所述装置主体(4)上固定连接有B超穿刺探头(5),所述装置主体(4)的下半部分呈半环状;定位机构(3),所述定位机构(3)与装置主体(4)相连,且B超穿刺探头(5)设置于定位机构(3)的中部,所述定位机构(3)包括电磁铁(31),所述装置主体(4)的内部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电磁铁(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低位直肠手术的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31)的中部贯穿有圆形孔洞,圆形孔洞内固定连接有环状连接柱(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低位直肠手术的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33),所述弹簧(33)远离电磁铁(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铁质连接块(3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低位直肠手术的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质连接块(35)的侧端活动连接有保护壳(34),所述保护壳(34)与装置主体(4)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曙冉张懿刚邱权威刘牧林吴华彰郝博温贺新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